【主辦單位】林務局重要水梯田生態保育計劃、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貢寮里山合作農戶

【報名方式】

報名前請先詳閱網頁報名簡章。(請至活動網頁下載)

3/20 前填送報名表,額滿為止。


【主辦單位】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活動日期】102年3月每個星期六、日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

【活動地點】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近年在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下在高山內陸湖沼、溪流及沿海環境等生態系造成程度不一的影響。本研究將先針對上述生態系中建立水生植物、溪流魚類、藻礁、底棲藻類、水鳥、紅樹林及臺灣招潮蟹等基礎資料,評估環境變遷之影響程度。研究成果應有助於採取合宜保育措施來因應未來氣候變遷對生態系的衝擊。

本研究目的,即針對適生於濱海植物加以選拔,透過對早期及近年來濱海地區各類造林試驗地的調查,評估不同樹種在各地區的適應性與更新能力,並撰寫鹽濕地適生樹種技術手冊供海岸造林之參考。依調查評估結果,台中港以白千層、構樹、海檬果及水黃皮等樹種生長與更新能力較高;觀音工業區防風林帶以海檬果、水黃皮、朴樹及海桐等樹種,具有較高適應性及更新能力;至於沿海鹽溼地,建議仍選擇紅樹類的海茄苳及欖李進行栽植為宜。植物耐鹽與耐淹性研究結果,以海檬果成活率最高。

本計劃新增台灣東北區10處重要森林濕地生態調查,包括:水文、水質、植物及動物之關係。其中許多濕地為稀有及頻為物種重要棲息地環境,本研究資料將使我們更瞭解這些濕地的功能及重要性,並進一步採取適當的保育措施。另外,提供作為濕地環境自然生態教育的教材。

本研究計畫擬以光催化作為小型人工濕地之前處理單元,藉由前處理去除難被濕地去除之化學物質,提升人工濕地之處理效能和處理水之水質,探討其對於四環黴素、孔雀綠和一般 水質參數之處理效果,並以三鹵甲烷生成潛勢評估其作為飲用水替代水源之可行性。本研究成果預期可以應用於開發結合光催化和小型人工濕地之養殖用水處理回收再利用系統,未來並可進一步推廣到其他產業之廢水回收處理應用,期能解決南部水資源缺乏之問題。

本先導計畫之目標在於了解台灣森林型濕地之基本資訊、整合其所含生物多樣性資源、訂定出台灣適用的濕地分類與分級,及其評估作業之準則,並將森林型濕地的監測作業標準化、普及化。全程目標擬定如下:

週三, 27 二月 2013 17:33

人工濕地整合型功能之研究

本計劃針對人工濕地機能功能價值進行整體評估,自人工濕地探討不同廢污水源於區域性之淨化效能及對環境教育,以及對濕地藻類在生質酒精及生質柴油技術開發及固碳效能上之評價,以瞭解人工濕地在能源上的機能價值如何?濕地藻類屬非人類食用的生質物,因此不會與民爭食,其土地亦屬邊際土地,不與栽種糧食作物所需土地相衝突,因此對該邊際土地發展再生能源具必要性及可行性。同時亦有助於國家在再生能源的技術開發。

【主辦單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活動日期】2013.05.07-05.12

【活動地點】台灣金門、福建廈門、培田地區

【主辦單位】林務局嘉義林管處

【活動日期】2013.02.11~

【活動地點】鰲鼓濕地森林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