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週三, 25 一月 2017 07:16

柴山湧泉

柴山祭湧泉傳奇。資料來源:柴山生態教育中心

一、濕地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柴山湧泉

溼地類型

湧泉

溼地範圍

行政區域:高雄市鼓山區。

柴山湧泉位於高雄市鼓山區柴山東麓龍泉寺旁。區域因地理位置及環境棲地不同被分為三個區域:北柴山、南柴山及西柴山。

地形

柴山 ( 壽山 ) 主要由隆起的珊瑚礁石灰岩構成,珊瑚礁石灰岩多孔隙的結構,雨水很容易入滲後形成伏流水,雨季時幾次大雨累積足夠的雨量後,伏流水遂從岩石裂縫處流出,形成湧泉群。其中『龍巖冽泉』出泉景象最為壯觀,該處在清朝曾被列為鳳山八景之一。

二、溼地概況與人文歷史

溼地介紹

柴山湧泉位於高雄市鼓山區柴山東麓龍泉寺旁。區域因地理位置及環境棲地不同被分為三個區域:北柴山、南柴山及西柴山。

北柴山:

湧泉水源主要來自龍巖洌泉出水口,環境鄰近內惟多為人工水泥渠道,龍巖洌泉位於高雄市鼓山區柴山東麓龍泉寺旁,柴山地形是經過數百萬年地殼擠壓運動,海底隆起的珊瑚礁所構成,在礁石的岩縫中經常可見有地下泉水湧出,形成不少噴泉。

在登山步道入口處左側有一大水塘,池塘旁邊設有八角亭一座。池塘中的水位隨季節不同,榮枯各異,其水量的來源就是來自上方的一口龍目井,名曰『龍巖洌泉』。龍巖冽泉即昔日柴山東側多處礁岩裂縫有冷泉奔湧而出,汨汨不絕,孕育眾生,從平埔族、到漢人,猶如打狗的血脈,青翠山巒、加上山緣多處奔湧的冷泉,清朝時將此壯觀的地景稱「龍巖冽泉」。如今,因為無節制的開發,到現在僅剩北登山口旁的龍目井在雨季尚有清澈的冷泉奔湧而出,如101612日經過幾日大雨後,及102829日在康芮颱風連日豪雨之後,與103年在西南氣流連日大雨後於88日才湧出泉水,今年則直到828日經幾日的強降雨才出泉水。而石頭公廟位於龍巖冽泉南方,鼓山國中後方,石頭公廟前方水渠。雖此區水淺及水源主要來自社區之民生廢水,但水渠山壁側仍有不少的湧泉滲水匯入,使得水質雖然有優氧化現象及些許臭味,但是部分水體仍屬清澈。到了每年雨季湧泉湧出時段,則是可以看到清澈的水體中出現大量的泉花,形成特殊景觀。

南柴山:

鄰近壽山動物園、壽山國中及柴山國家自然公園,多為人工溝渠及部分為自然溪床,為過去發現鱸鰻、塘鱧、字紋弓蟹、貪氏沼蝦及馬卡道區。本區的樣站萬壽橋,位於壽山動物園及壽管處下方的鼓山區萬壽路上,終年有水,主要水源來自動物園廢水、管理處廢水及山壁滲水。調查樣站為水流型,在水渠水泥坡壁下方尚未水泥化的水潭,其他水渠則已經水泥化,且在短短 100 公尺內便進入下水道系統,實屬可惜。

西柴山:

主要有兩個區域,包含軍管區內仍屬於自然淺流的百年橄仁樹區,以及坡地大部分被山友利用做菜園及水泥地的沙灘湧泉區。百年橄仁樹區位置較偏僻,且位在軍方及國家自然公園範圍,除部分曾被山友整理成休閒區外,目前仍屬自然淺流環境,是馬卡道蟹及米蝦的重要棲地。

屬陸蟹及寄居蟹重要棲地的沙灘湧泉則位於中山大學內,文學院西北方。湧泉水由柴山西側山壁滲出,終年不絕,在較高較平緩的山壁,在較高較平緩的山壁,有民眾攔截泉水飲用及灌溉,開闢菜園,並有具水泥地板的違建休息區

另外在山腳與海岸沙灘交接處,也有幾處泉水滲出,短距離的漫流之後即沒入沙灘,海邊游泳的民眾以礫石及水泥欄水圈造成小池,並搭建了簡易竹棚。

歷史變遷與環境變化

柴山湧泉,水質甘甜,古時曾是附近民眾日常生活、農業及產業用水的主要來源,如往昔日人設立高雄溫泉即運用水源設立牧場,漢人則利用湧泉開墾種植稻米與芋頭,及建立製紙等產業。湧泉形成埤塘濕地,並孕育大量魚類、貝類,成為當時住民的食物重要來源,如柴山上平埔族遺留的貝塚遺址(內惟小溪貝塚遺址),其大量貝殼證實昔日水水打狗的地景。而湧泉聚落周遭景象,則有清朝閩南建築、日式聚落、水井、寺廟、咾咕石溝渠及小巷小弄風情。

柴山有湧泉地圖。資料來源:柴山生態教育中心

柴山有湧泉地圖。資料來源:柴山生態教育中心。

由於水泥產業採礦破壞森林降低水源涵養之緣故,加上現代化都市發展,水泥化取代埤塘遍布的水水打狗地景,部分渠道咾咕石壁也改建成水泥排水道,原有水域環境及渠道系統產生極大改變,大大降低雨水下滲,同時,地面逕流雨水又被快速排出以防淹水,亦導致湧泉補注水源喪失。因此,過去在乾季時仍能看見的湧泉水,逐漸消失不見,出水時期僅侷限於雨季。部分乾季仍持續出水的湧泉,則因家戶排水與湧泉水未分流,使得穩定及良好清澈水質也受到干擾。

目前問題

民國100年農委會林務局委託邱郁文、梁世雄、謝寶森及黃大駿等4位教授執行「全國湧泉濕地生態資源調查」之工作,該調查早期將當時的柴山湧泉分類為人為利用最嚴重之「無水源、封井或棲地因利用而改變」的E級。團隊針對柴山地區生態及環境調查及參與社區活動進行綜合因果關聯分析,發現柴山湧泉現況面臨以下問題:

(一)污水尚未完全接管,民生污水混雜湧泉水,使水質惡化。

(二)都市發展快速,水泥化地面工程與建築物破壞地下水層,減少下滲水源,使湧泉量明顯減少,僅於雨季出現。

(三)年輕居民及外來移民對湧泉意識薄弱,缺乏歷史文化傳承意願。

保育現況與展望

自民國 100 年開始,以林務局湧泉團隊為基底,再加入高師大地理系齊士崢教授及柴山會林雅蓮、楊娉育及許家彰建築師等人,組成復育柴山湧泉團隊,開始積極進行柴山湧泉復育計畫,並收集文史資料及進行社區訪談,自 101 年開始,舉辦許多湧泉生態及文化解說,辦理各類相關活動與課程,藉以推廣湧泉生態,自 101 年起,柴山會在每年 5 月舉辦的「柴山祭」,更是以「湧泉傳奇」、「緣定湧泉」及「山大王與水大將」等湧泉主題,連續 3 年,向高雄市民眾介紹柴山湧泉生態與文化。

柴山祭活動。資料來源:廖靜蕙。

柴山祭活動。資料來源:廖靜蕙。

目前,對於柴山湧泉園區規劃,是以湧泉群方式思考,以水資源及湧泉復育為優先工作,期望以最小工程干擾為原則,改善區域空間、進行友善水資源環境復育工作,並逐步呈現湧泉聚落文化的『新塑與發現』。

柴山東側、龍泉寺後山小溪貝塚遺址與古蹟是高雄生態史與文明發展史的縮影,柴山湧泉若能重新規劃及順利復育,將可與左營舊城、內惟美術館、哈瑪星水岸等區塊,進行觀光區域及文化場址的連結,對於鼓山地區的經濟具有活化作用。以湧泉規劃安全水源及乾淨親水的永續水域,則顯示城市在氣候變遷威脅下,對於乾旱挑戰之適宜與實際的回應。

三、溼地自然環境介紹

動植物分布

原生水生動植物:

北柴山:褐塘鱧、塔蜷、瘤蜷、網蜷、小椎實螺、山椒蝸牛、圓口扁蜷

南柴山:鱸鰻、褐塘鱧、字紋弓蟹、貪食沼蝦、馬卡道澤蟹

西柴山:台灣米蝦、馬卡道澤瀉、貪食沼蝦、字紋弓蟹、奧氏後相手蟹、林頭蟹、肥胖後相手蟹、毛足陸方蟹、斯氏陸方蟹、印痕仿相手蟹、魚眼沙蟹、中華沙蟹、毛足圓軸蟹、紫地蟹、皺紋陸寄居蟹、短掌陸寄居蟹、藍紫陸寄居蟹

馬卡道澤蟹。資料來源:廖靜蕙。

馬卡道澤蟹。資料來源:廖靜蕙。

四、其他相關資訊

相關網站及專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全國湧泉濕地生態資源調查

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高雄市濕地與湧泉保育向下紮根推廣教育計畫

柴山生態教育中心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湧泉幸福學】跟著柴山湧泉走社區推保育好幸福

【跟著水花走濕地】專欄:柴山水源重現水高雄 民間倡議幸福湧泉

盼軍方手下留情民間搶救「牛奶館」湧泉文化老屋群

保存「救命水」高雄民間促清查湧泉、水井

柴山的沒落與再現

資料提供

邱郁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