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濕地日:湊合濕地與農業在一起

每年2月2日的世界溼地日是為紀念在1971年2月2日所舉辦的拉姆薩(Ramsar)溼地會議而設,拉姆薩公約(The Ramsar Convention)的任務在於透過從當地、區域、及國家的行動方案及國際間的整合合作來永續的保育及推廣明智利用的精神。

2014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與農業:成長的夥伴」

今年結合第66屆聯合國大會宣布2014年「國際家庭農業年」的議題,2014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溼地與農業:成長的夥伴」藉此傳達溼地與農業的關係密不可分。從前,溼地的大面積消失與農業發展脫不了關係

自1985年起,歐洲56%~65%的溼地轉型成為密集農業,將更多的溼地開墾作為農業使用,使得溼地消失。而密集農業意味著在同一面積範圍內,投入更高的勞動力與生產成本,期待有更高的糧食產出,這也讓這些溼地缺乏讓土地休養生息、物種恢復的時間和空間。在亞洲27%的溼地、南美洲6%的溼地以及2%的非洲溼地都因為農業開墾而消失。

不過近年來,各國都開始認知溼地價值,紛紛從政策上做改變。比方說,1990年美國溼地保育制度開始改變,美國法律納入「溼地零淨損失」概念,而當「避免開發」、「迴避溼地」等選項不可行,就必須以「溼地銀行」等方式來補償。提供民間溼地保育誘因,且政府也能向私有地主購買或與地主協議(以30年為期)以保育的方式使用土地。

近日位於伊利沼澤一則成功案例,由沿著伊利湖北莫米灣的溼地、農田與開放水域所組成的沼澤。漁業與野生動物局在另一處買入幾十畝玉米及大豆田,將其部分被淹沒以建立溼地和草原,一旦水位上升,溼地將會長滿沼澤植被,成為串聯底特律河和伊利湖長約48英哩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且作為底特律都會區百萬人以上倚賴的飲用水來源。

水量與水質衝擊

當全球水資源利用已經逼近或超過其維持永續的臨界點,未來的農業需要更多水資源,以供養更多人口,而濕地也必須保留足夠的水量,以維持其生態特性及重要的生態系服務;未來的農業需要更多土地,以供養更多人口,但在濕地發展農業將損失重要的濕地生態服務機能。

坦尚尼亞的海藻養殖

對水量的影響:

為灌溉等緣故興建水壩、抽取地表水及地下水等,造成逕流量減少;灌溉水回流或水壩洩洪所造成的水流量增加;河水流動型態與時間點的改變,將大大地影響並危害濕地生態特性,因為不少沿岸濕地仰賴河流帶來的養分、懸浮物以維繫其功能。

對水質的衝擊:

集約養殖等常帶來大量污染,如農藥、化肥、抗生素和消毒劑等,不僅影響內陸及海岸濕地的生態特性,也對人體健康及濕地所供給的飲用水質造成衝擊。

擾亂濕地機能及生態系服務的農業活動,包括:將濕地轉為耕種或養殖使用、引水灌溉行為、引入外來物種、引入人類或動物疾病媒介、干擾濕地動物的遷徙和覓食型態,如集約養蝦池的快速擴張。上述行為大量壓縮許多國家的海岸濕地,諸如海岸保護、漁業及紅樹林產物等濕地生態系提供的服務也一同消失。

數字會說話

農業用水:我們用了多少水?這如何影響濕地?未來數十年將會如何?我們有足夠的水供越來越多的人口使用嗎?

從地表水和地下水抽取的水中,有70%用於農業,大部分用以灌溉,有些會流回河流或地下水層中,其餘的則蒸散到空氣。

大約有40%的灌溉面積以地下水──或配合其他水源──作為灌溉用水的主要來源。
據估計,目前農業用水可滿足灌溉需求者占20%,其餘須依賴降雨。全世界「看天田」和「灌溉田」的比例差異極大。

預測至2050年,全球農業用水─包括看天田和灌溉田─將增加19%,用以生產食物、紡織材料及生質能。而不少水資源已不足的地區,未來將增加灌溉用田水量。

目前全世界用於作物生產的陸地面積比例為11%。農業生產在過去50年成長為近3倍,但總耕地面積僅增加12%,顯示高度的集約農業,灌溉面積亦在這段時間中增加為2倍,占增加40%的產量。

在1970年至2008年,養殖食用魚的產量每年平均增加6.6%,魚隻對土地、水及飼料的需求也因而增加,同時造成內陸和海岸濕地的壓力。

圖一.看天田和灌溉田的水資源運用

圖2:全世界看天田和灌溉田所占比例

註:以農產品生產總值計算,圓餅圖係以呈現各區域作物水分蒸散總量(單位為立方公里)。


台灣農業與濕地的水平衡案例

馬太鞍濕地位於花蓮縣光復鄉馬錫山腳下,是一處天然的湧泉沼澤濕地,屬於馬太鞍溪沖積扇的一部份。源於馬錫山的芙登溪由南向北蜿蜒穿過馬太鞍濕地,一路匯集自地底的伏流湧泉,是濕地的主要水源。濕地的土質為泥岩,屬於山上的沖積土,大部分是黏稠的砂質壤土,適合水生植物生長。

由於芙登溪流的流速與深淺變化,營造出多樣化的生存環境,使得馬太鞍濕地裡的鳥類、蛙類、昆蟲及水生動物的種類與數量,多達近百種。而在馬太鞍濕地田邊的任何一條水溝裡,都可以發現魚、蝦、貝、螺的蹤跡,充滿旺盛的生機。

馬太鞍濕地是光復的馬太鞍部落阿美族人的世代漁耕之地,過去這裡曾經長滿樹豆,阿美族語稱樹豆為「vataan」,也是「馬太鞍」地名的由來。樹豆在阿美族人的文化裡被視為吉祥物,隨身攜帶到處播種,也是族人主要的傳統食物來源。

馬太鞍濕地一景 黃志杰攝a

「Palakaw」(巴拉告)是阿美族人在這片濕地上發展出的特殊生態補漁法。Lakaw是「讓魚棲息的魚塘」,而Palakaw的意思,是「在池塘裡做一個魚的家」。利用中空的大竹子、筆筒樹樹幹與九芎枝幹等天然材料,製作出一個三層的結構物,放入水塘中,讓魚蝦在其間棲息繁殖。經過一段時間後,把九芎枝幹提出水面,即可將攀附於樹枝間的小蝦抖入三角魚網中;藏身在底層大竹筒裡的鱔魚、土虱或鰻魚等底棲性魚類也可輕易捕獲。吃多少、抓多少是阿美族人補魚的習慣,而這種補魚方式也讓魚蝦得以在濕地清澈的流水中永續繁衍。

復耕保育濕地

台灣雖未加入《拉姆薩公約》簽約國之列,眾多台灣濕地尚未明確導向明智利用規範中,但有許多民間保育團體紛紛投入復耕及保育濕地的運動,期盼台灣濕地會有越來越多人重視,使私人地主參與濕地修復,以及加上2013年營建署啟動台灣濕地保育法,公部門利用政策誘因,有效落實濕地法的保育方案,如美國的濕地保存計劃,在長達20年的時間逐步醞釀與實踐後,今日我們才看得到制度設計引導私人加入濕地保育所累積的成果。

閱讀 5536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五, 23 一月 2015 15:28

媒體

2014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與農業:成長的夥伴」

今年結合第66屆聯合國大會宣布2014年「國際家庭農業年」的議題,2014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溼地與農業:成長的夥伴」藉此傳達溼地與農業的關係密不可分。從前,溼地的大面積消失與農業發展脫不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