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冠宇(台灣濕地網特約作者)

在每天的生活中,「米」是台灣人最不可或缺的主食,早餐吃的飯團、中午吃的排骨便當、晚上吃的咖哩飯;但有沒有想過,米是從什麼樣的地方生長起來的呢?一般提到稻米時,除了插秧時小小綠綠的苗株、成熟後迎風搖盪的金黃稻穗,以及收割後一堆堆的黃黃的稻梗外,腦海中還會浮現出哪些東西呢?

除了不同時節妝點田園的風光外,在稻米的一生中,身邊其實有著許多的朋友喔!而且,台灣稻米品種也相當豐富和多樣,想到好吃的米,除了想到東部的池上米之外,有沒有想過其他味道更豐富的米種呢?帶有芋頭氣息的台灣香米等,也相當值得大家認識!

田董米即將收割的水稻田。圖片來源:林哲安
田董米即將收割的水稻田。圖片來源:林哲安

消失的稻田  消失的棲地

雖然我們都知道水稻是台灣相當重要的糧食作物,但也發生過稻米產量過剩的問題,導致政府在民國73年起有階段性的推動「稻田轉作計畫」至民國86年間,這段時間使得稻米的耕作面積由原本的64.5萬公頃降至36萬公頃左右而後,由於整體產業結構的關係,國家發展轉向工業、科技業與服務業,農業式微,亦使稻作面積持續下降。根據2016年的統計顯示,稻作的耕地面積已下降至約27萬公頃。這些改變不只影響了稻米的產量,也使那些倚靠田園棲地維生的許多物種逐漸失去安身之所。

由於稻米的一生相當規律,所以在它生長週期的不同階段能夠允許非常多樣的生物駐足、生長。以新南的田董米和貢寮的和禾米來說,他們的稻米都是屬於一年只採收一次的產區,稻米相關的農事活動主要集中在每年的2月至9月,而沒有密集農事活動的10月到隔年1月時,田間的濕地就是屬於其他生物生活的重要棲地。這段期間動植物和他們留下的各種痕跡也將使田間養分得以被有效的補充和維持,有利於來年稻米的栽種。

新南大面積的水稻田。圖片來源:林哲安
新南大面積的水稻田。圖片來源:林哲安

田董米——在宜蘭為候鳥留一片落腳地

首先介紹的田董米位於宜蘭新南。這個地區靠近蘭陽溪出海口,透過蘭陽溪堆積了從上游隨河流下來的豐富的有機資源。加上宜蘭地區的水稻田區多數呈現湛水的狀態,所以能夠加速這些有機質分解,使水中的昆蟲和底棲小動物得以大量生長,因而有助於吸引水鳥們到此休息和覓食,從而使得新南成為這些嬌客的重要中繼站。

然而在幾年前,宜蘭出現不少田間的開發案和棄耕的耕地,使得過境候鳥的數量一度銳減,也讓田董米的創辦人林哲安感到憂心,於2014年起投入新南、積極說服當地農人,並創建「田董米」,希望藉由維持水稻田耕地、推廣不使用化學農藥的方式,保有新南這塊田區作為候鳥們重要的中繼站。幾年下來的經營成果逐漸受周遭農人肯定,使得愈來愈多人加入這項計畫,田區也因此得以安排不同的水位、營造不同的棲地,讓更多樣的候鳥得以停留此地。像是喜歡深水區的尖尾鴨、喜歡極淺泥地的東方環頸鴴等,都能在此找到居所。

在農事告一段落的時候,田董米的團隊會一起到田區蒐集並記錄過境嬌客的蹤跡,藉此讓消費者和平時參與農事的伙伴們都能接觸和認識到辛勞過後的成果。

2017TaiwanWetland-Rice

和禾米——復耕水梯田帶回消失的野生動物

和禾米則位於的新北貢寮地區的丘陵裡,屬於傳統耕作的水梯田區。2011年起林務局和人禾基金會同和禾生產班開始推動濕地復耕計畫,貢寮的水梯田便是其中的一員。在以不減損原有環境背景及水源涵養等目標進行生產,逐漸令曾經消失的水棲環境得以復原,使黃腹細蟌、蜻蜓、食蟹獴等一度消失蹤跡的生物重新回到該地棲息。

和禾米的田區與新南地區的田董米一樣,生產環境長年保持湛水管理,所以也可以在田區累積豐富的養分以作為許多不同的動植物的棲地。加上透過當地傳承百年的耕作方式及水資源管理,能夠在不使用農藥與大型機械的情況下,一邊進行農事維持生計,一邊也與當地的生態保持良好關係,彼此共存共榮。

貢寮和禾米的水梯田。圖片來源:林哲安
貢寮和禾米的水梯田。圖片來源:林哲安

在農事比較清閒的時間,人禾基金會的田間管理員們會偕同環境相關的研究人員進行對田區的動植物調查,以瞭解田區生態復育與維持的狀況,並作為後續農事的評估。另外,也會和農人一起安排與計畫不同的田間活動,邀請消費者一同來到和禾米生長的環境,除了看見與瞭解稻米生長的過程外,也藉此建立和創造生產者與消費者之外的新關係,讓消費者能夠對當地歷史文化與生態環境產生興趣。透過這些與在地緊密的聯繫,消費者吃下的每一口米飯就不會只是單純為了裹腹,而能看見其中富有多樣性的棲地和每一個負責任的生產者的身影。

不僅留水田顧棲地,也選好米顧口味

台灣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時也有相當深厚的耕種歷史。台灣有許多不同且富有特色的稻米品種,前面介紹的兩個濕地友善稻米,各自都有不同米種。以新南田董米來說,米種主要是台中秈十號。這一款米在1979年上市,在台灣已經有相當長的種植時間,也深受宜蘭地區的長輩們喜歡。一般來說,我們常吃到的米飯大多都是屬於梗米(蓬萊米),而秈米則習稱在來米,細細長長的、吃起來比較硬,普遍會磨成粉,拿來做蘿蔔糕、碗粿等糕粿。但台中秈十號則是秈米中的異類,它的口感稍微軟一些,可以直接當米飯吃,而比起一般常吃的比較鬆軟的蓬萊米,台中秈十號也更適合用於製作粒粒分明的炒飯!

最近兩年田董米也開始嘗試種植口感更好、香氣誘人的香米品種「高雄147號」。這款米是由高雄農改場於2013年育成並上市,其父母代分別是東部廣泛栽種有香甜口感的高雄139號(即常用於壽司的越光米),以及擁有芋頭香的台農84號香米。融合兩款特色的高雄147號又被稱為香鑽米,煮好開鍋時有濃濃的芋頭味,吃下去則是飽滿的米香和甜味。

田董米的高雄147號香米。圖片來源:陳冠宇
田董米的高雄147號香米。圖片來源:陳冠宇

而在狸禾米的生產班裡頭,則有豐富的在地品種。除了坪林的在地梗稻外,還有蕭二哥的在地五號仔梗稻、蕭兄弟與盧伯的台梗八號。比較特別的兩款在地梗稻,和禾生產班有半數是耕作這一類的稻米,可能是30多年前由前往雙溪挖煤礦的工人帶回貢寮才傳入的。因為好種且少病害,產量也豐富,所以廣為在這個地區被栽種。

長時間以來,其實在地的種苗應該也已經有所改變,但當地在育種、稻種確保方面僅透過鄉里的網絡運作,跟一般平地是由種苗場負責的有很大的差異,也得以透過這些痕跡看到在地的農業知識和社群網絡的交織。而若能進一步去理解這些傳統稻種如何被保存,這些歷史也能作為重要的種源和物種多樣性的資產,也因此,這些在地知識與人際網絡互動也成為推動水梯田保育和地方生態旅遊的一大要點。

新南農民插秧時。圖片來源:林哲安
新南農民插秧時。圖片來源:林哲安

看完這些介紹,你會不會對稻米生長的濕地有更多的好奇呢?吃下一碗好吃的飯時,除了想到農夫辛勤的汗水與陽光的滋養外,會不會好奇有哪些動植物曾經跟著稻米一同成長、甚至幫助稻米變得好吃呢?快點一起加入濕地復育產品的行列,走出都市的水泥森林,走進田間和農人們一起看見更多豐富的動植物以及那些農耕地的歷史文化吧!

資料來源

※ 本文轉載自《台灣濕地網

在地好食:白花紫蘇飯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