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的城市 與水共存的出路(下篇)

作者:王价巨(銘傳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續上篇)

2.暴雨管理結合規劃設計策略
世界各國面對暴雨管理的議題,有幾個比較重要的規劃設計作法。美國近年大力推動「低衝擊設計手法」(Low Impact Design, LID)或「低衝擊都市設計及發展」(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LIUDD)的觀念,以確保水文及土地的整合及整體考量,透過都市設計及發展規範,避免傳統大規模開發的衝擊,強化環境永續性。該作法認為都市化的基礎建設成本應降至最低,並依據不同層級原則逐層檢視。

澳洲

澳洲推動「水資源敏感的都市設計」(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WSUD),藉由暴雨管理、都市設計及景觀規劃的互動,整合都市水管理。有幾個重點:(1)保留暴雨、減少衝擊:減緩暴雨、打造涼爽微氣候供動植物生活、控制都市洪災、淨化地表逕流;(2)重建都市河川及水體,強化生物多樣性,改善環境綠化,透過植被減少都市洪災發生的機率;(3)景觀設計結合水利設施,以水資源管理主導都市及區域規劃,更進一步規範都市、建築的設計與利用。

英國

英國發展「永續都市排水系統」(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 SUDS)強調保水、滲透、處理和再利用徑流,強調留住水,而非簡單且快速把降水移除。依循暴雨管理概念、來源控制、選址控制及區域控制,減少洪災衝擊,移除污染物、強化並保護自然環境等。SUDS並不刻意強調形式,窪地、池塘和下水道等結構性措施,搭配土地管理、公眾教育等非結構性措施,都應因地制宜。上述的三項作法都以保護自然系統、保護水質、暴雨管理融入景觀及都市設計、民眾溝通與共同參與創造對水的足夠敏感度與環境吸引力。

各國也開始推動建築與景觀設計上的實驗性作法。荷蘭除了運用小區滯洪觀念外,建築設計上也發展「兩棲屋(Amphibious Houses)」、「漂浮屋 (Floating Houses)」;日本透過東京新地標「天空樹(Tokyo Sky Tree)」地基創造貯存2,635噸雨水的地下空間;加拿大多倫多在公園規劃設計運用暴雨處理設施做為主要設計元素(例如:Sherbourne Common)等,以整合性的策略思考取代以往單純抗洪、抗災的概念。

四、臺灣該有的行動

台灣長久以來堅信的「人定勝天」思維是對應環境和災害議題極度危險的觀念。面對天然環境,不管是結構式減災或是非結構式減災都應該納入思 考。但是,一直以來,大家對於結構式減災卻有過度的期待和使用。在氣候變遷下,突然的暴雨經常輕易超出預設的防洪標準,築堤束洪已難以有效遏止水患。因 此,非工程性的防洪策略配合地方的地理環境與都市特質,重新思考「還地於河」、「與水共存」進而「與災害風險共存」,將都市暴雨視為資源而非迫害,共處與運用。
暴雨管理應回應到不同空間尺度,依據從集水區、都市到鄰里社區的不同層次,從國土規劃、區域計畫、都市計畫擬定不同對策。集水區管理的尺度必需回歸到國土 規劃層次,綜合考量水質、水量、環境穩定與土地使用等因素。若仍然持續把自然環境轉化為農業生產用地,再把農業生產用地轉化成建築用地,柔腸寸斷的環境景 觀勢不可免。再者,依照目前累積的大量研究成果,臺灣的災害潛勢區、生態敏感區、文化資產等環境敏感區域都已有十分詳盡之資料,若能善加利用,利用疊圖的 結果,即能很快劃定禁止、限制、可供開發之區域,指導各個層級的空間規劃。在都市規劃層級,開發新地區時應先行考量淹水潛勢區,並依據暴雨逕流的特性,有 效再利用水資源,納入土地使用的配置與都市設計管制,導引都市洪水、淨化地表逕流等,運用各開放空間與埤塘、水庫、人工溼地,結合景觀設計與水利設施。然 而,台灣近年來屢受短時間強降雨的威脅,單一設施都僅能負擔一小部分功能,個別作用相對有限。最重要的還是將設施連結成「網絡系統」,以更大腹地考量水的 停留與利用,方能將致災因子轉化為資源。

以埤塘為例,埤塘型態分為築堤式陂塘以及下挖式埤塘。築堤式陂塘以圍堤創造蓄水空間;下挖式埤塘係利用地形或窪地為蓄積儲水空間,皆可達成灌溉、滯洪調節的防災機能。埤塘之所以能擴大防災效益,主要是因為「網絡」的關係。

首先,埤塘一旦形成網絡,在接收到災害預警時,可以適度預先放水,每個埤塘進行50%至80%的放水,讓埤塘能夠有效增加儲水空間。再者,從三度空間來說,相對位置較高的埤塘透過水圳以連通管原理將水逐步排放至地勢較低的水圳,讓其下滲或是輸送至沒有保全對象、重要資產或人命傷亡疑慮的位置。亦即,透過水圳的連通管作用,將水往外部分散輸送,才能發揮更大的功能,達到調洪的功效。以往桃園的埤塘透過水圳相連,具備完整的網絡。

然而,目前的埤塘網絡系統在埤塘接序填平過程中被斷裂,成為單一的水池,承載能力有限,僅能負擔各周邊區域的小規模水量,總體功能就受到高度、構築方法的影響,築堤型的陂塘甚至有可能溢淹成災。其次,埤塘做為平時儲水的場所,民生用水暫停供應亦可利用埤塘的留水功能儲水備用,實可避免旱災的發生。但是,很明顯的,目前的使用及規劃均缺乏對應於這兩項災害的考量。

04
下挖式埤塘提供自然進水功能(圖片提供:王价巨)
05
埤塘透過水圳調節儲水(圖片提供:王价巨)
在個別基地方面,在面對已建的區域時,則有效運用市區內的開放空間、閒置土地,甚至將住宅空地重新設計為調洪、滯洪的重要基地,以與水共容。新開發區則應僅少開挖率,將透水性面積極大化,以利水的下滲,並搭配基地內的雨水回收系統儲存再利用,整體考量水資源的使用循環。

五、結語

災害衝擊頻率增加,受災規模擴大,巨災常態化已是未來的必然情況。然而,洪旱兩種看似迥然不同的災害卻都與「水」息息相關。如何在高密度的都市環境生存,有效運用水資源是必須嚴肅正視的課題。目前的結果顯示,人類面對天然災害的態度與作法亟需轉變:若要治本,該「整治」與「疏浚」的是政策思維,是人心,河海只是在找回原本該走的路,透過妥善的空間規劃與設計才是與水共存最根本的手段。

(發表日期2012.07.12)

延伸閱讀:
 

低衝擊都市設計及發展(Low Impact Urba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LIUDD) 
 

水資源敏感的都市設計(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WSUD)

WSUD組織

  結合生態與防災的都市洪水因應手法—雨水園的探討

 永續都市排水系統(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 SUDS) 

閱讀 9660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一, 27 八月 2012 23:28

媒體

04

極端氣候的因應課題已經是台灣以致全球無可避面的嚴峻挑戰,如何在規劃設計過程中納入與水共存的思考和行動,創造適合的濕地環境,不僅是當前趨勢,也是必然的結果。本文作者銘傳大學王价巨老師借鏡各國與水共存的經驗,提醒:重新審視雨水的價值,以及空間規劃中水資源管理的整合性作法,對臺灣而言已經成為生存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