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主題介紹」:水梯田與里山倡議

什麼是里山倡議?

「里山倡議」是日本政府與「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UNU-IAS) 在2010年於名古屋舉行的COP10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會議上所共同提出的。目標在期待推廣日本里山的經驗,呼籲世人重視過去數千年來,沒有大規模機械化耕作的農耕時代,人類與大自然互動所形塑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反思過去老祖宗尊天敬地的生活智慧,回歸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

里山複合式的農村生態系

「里山」一詞源自日文,發音為satoyama。傳統上來說指的是如定期輪伐的橡樹林、松樹林、竹林等次生林,以及可作為覆蓋屋頂、牲畜的飼料與堆肥等用途的草地。日本傳統的農村地景包含多樣的農村環境,譬如︰耕地和果園、稻田、灌溉用的池塘和溝渠、村落與農場本身,里山地景正是由里山和這些環境所組成複合式的農村生態系。(註)

在里山地景內,許多不同種類的樹林、草地與濕地混合在一起,形成錯綜複雜的鑲嵌圖案,因此成為眾多野生動物的棲地,其中有許多是瀕危物種,另外也有助於防災、集水區保護及其他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

里山倡議以世界上類似日本里山地景的複合式農村生態系為對象,它是因人類的生活方式與大自然長時間的交互作用所形成。倡議的願景是謀求兼顧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之間的平衡。

里山地景 社會-生態-生產的地景

里山地景的核心概念是「社會-生態-生產的地景」,係指人類與自然長期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生物棲地和人類土地利用的動態鑲嵌斑塊(馬賽克)景觀,並且在上述的交互作用下,維持了生物多樣性,並且提供人類的生活所需。世界上許多這類地景已持續了幾個世紀,並可視為文化遺產。一些研究也顯示這類地景的經營符合生態系統方法和永續利用的管理,可以成為實施2010年後生物多樣性公約目標的一種途徑。這類地景中,自然資源在生態系統的承載力和回復力的限度下,得以循環使用,當地傳統文化的價值和重要性也獲得認可,有助於在維持糧食生產、改善民生經濟和保護生態系統等三者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日本常見的里山地景類別

里山地景是由人為經營的環境所組成,因當地的居民從事農耕及林業而產生並維持之。日本常見的里山地景類別有:次生林地、稻田、灌溉用的池塘和溝渠、牧場和草原等。這些也是台灣和許多亞洲國家常見的農村地景。

稻田—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

里山地景中,稻田是其中最顯著的生產利用方式和地表景觀。稻田在生態上的功能是季節性濕地,它提供各種水生昆蟲、甲殼動物、魚類與兩生類棲息的環境,這些小動物轉而成為水鳥和其他掠食者重要的食物來源。位於狹窄山谷內和陡坡上的小水田因靠近林地,所以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許多必須林地與水邊兼得的物種得以在此生存。然而因為人力短缺或生產效率低,這些小水田經常遭到遺棄的命運。近來認為必須保持與恢復豐富的水田濕地生態系的意識卻又逐漸抬頭。

里山精神在台灣:台灣水梯田復育

依據林務局委託台北大學李承嘉教授所做的研究發現:台灣位於淺山地帶的水梯田,其價值不僅僅只有糧食生產而已,它更肩負起蓄水調洪的國土防災及提供生物棲地多樣性的三生功能(生活、生產、生態)。歐盟及亞洲許多國家如中國、日本及菲律賓等, 早已就水梯田的重要性研擬了許多環境的補貼政策,藉以框定永續農業的未來。

在台灣,稻田是規模最大、提供生產效率最高的濕地系統。目前,林務局補助了幾處水梯田環境守護的復耕復育,包括新北市的貢寮、陽明山的八煙,以及花蓮豐濱海岸的石梯坪等地。這幾處水梯田環境皆位於平原與山林交界、甚至是與海洋交界的地帶,休耕多年,有著聚落人口老化、外流、農業技術日漸失傳的危機。卻也因為休耕後的休養生息,少了化肥和農藥,許多物種重新回到這個森林邊界的環境。

這些年,在協力團隊、歸鄉青年與在地農民的共同努力下,復耕後的水梯田,採取自然農法護育棲地的方式重新耕作,重新引水灌溉。有了水源的滋養,不僅讓整體生態棲息環境更加多元豐富,青蛙、水鳥、穿山甲都口耳相傳的回來了,傳統農業技術也因為年輕夥伴的加入得到傳承的機會。

從水梯田土地中收穫的不僅只有稻米,還有山葡萄、地瓜、大葉田香、輪繖草等傳統作物。這些水梯田的收成分別成為了八煙「救世米」、「米粑流」的海稻米與「和禾米香」,以及提供釀酒、編織、容器使用的週邊產品。這些產品,讓老農和ina們(阿美族語「媽媽」之意)獲得應有的尊重與經濟來源,更為眾多物種營造了得以生生不息的家園,同時也讓水梯田重新發揮涵養水源、蓄水調洪的關鍵角色,創造出人與土地緊密相連的循環系統。

台灣水梯田復育實驗還在繼續,期待更多夥伴一起加入守護濕地、守護水梯田的行列。

註:

日文裡與里山相近的另一詞是「里海」,意指傳統濱海的複合式海岸漁村生態系統,包含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生產利用方式及其所形成的地景。

台灣「里海」較著名的案例如雲林成龍濕地、台南學甲濕地等,都是由濱海的地層下陷區域轉型,成為濕地生態園區。

參考資料:

● 李光中、呂宜瑾,里山倡議的核心概念與國際發展現況(上、下)

● 廖仁慧,〈里山倡議在八煙〉

● 〈石梯坪水梯田 米粑流生產基地〉

● 〈【花蓮石梯坪‧港口部落水梯田復育】系列報導之3:在水田旁達魯岸 傾聽阿美之歌〉

● 〈【花蓮石梯坪‧港口部落水梯田復育】系列報導之2:重現記憶中的水梯田 海稻米訴說心願〉

● 〈【花蓮石梯坪‧港口部落水梯田復育】系列報導之1:到太平洋岸邊 尋找水梯田的旅途中〉

● 〈八煙濕地與生態工法基金會的努力〉

● 〈貢寮水梯田 結合當地產業三生兼具〉

網站

● 米粑流

●  貢寮‧水‧梯田

● 八煙聚落

看完上述的濕地介紹,您是否對濕地有更深的認識了呢?

趕快來做做下面的題目,看看自己對於濕地的瞭解有多少吧!

7-1

保護洪泛平原對人類的好處有哪些呢?






第1題/共10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