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靜蕙(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高雄捷運挖出了的貝塚。(圖片來源:邱郁文研究團隊)
|
作為台灣重要的港都,高雄無論從考古資料重建古環境,或是當代的調查,都顯示是個濕地生態豐富之地。現代化的過程,曾讓高雄人失落與水源的連結。這兩年,透過幾項重要的調查,重現水水高雄。無論是「高雄內惟(小溪貝塚)遺址貝類組成調查計劃」、全國湧泉大調查以及民間團體與當地政府的努力,柴山湧泉可能為高雄帶來另一波文化復興。
從小溪人的菜單看海岸變遷
去(2012)年6月,高雄市柴山會提出「高雄內惟(小溪貝塚)遺址貝類組成調查計劃」,針對高雄柴山地區「內惟小溪貝塚遺址」的貝類標本,與現今潮間帶及沿海地區物種調查記錄進行比對,包括潮間帶物種及沿岸底拖漁獲物紀錄,由此比對出兩者貝類物種的棲地類型,建立古環境及先民對環境生態的利用的基礎資料。
小溪遺址位於柴山西面,面臨高雄古潟湖側,潟湖生態系的豐富性及多樣性,反映在貝塚內貝類殘骸種類組成,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邱郁文從小溪貝塚發現的貝類遺骸鑑定出21科42種貝類,這些軟體動物的來源若以棲地形式來區分時包括了陸生、淡水、河口廣鹽性到全海水的物種;若由棲地特性來看則包括了紅樹林軟泥濕地、河口潟湖之潛沙以及開放海域石礫灘潮間帶的潛沙。
西子灣海岸樣貌仍完整。
|
高雄捷運路線有如穿越線。(圖片來源:邱郁文研究團隊)
|
柴山而下的湧泉,有十幾處透過人為圳溝或自然力量貫穿周邊的社區,民間團體期待透過保 育湧泉,重返水高雄寶座。
|
由此可知,高雄港灣都市的架構,大致上是基於過去原始潟湖地形整建而來。既然柴山以降孕育如此豐富水源,何以高雄給人極度缺水的印象?回顧目前的海岸環境,幾乎全因人類開發水泥化,而改變自然樣貌。為了喚回水水高雄,當地民間團體計畫沿著柴山湧泉的足跡,重現柴山湧泉人文風情。
龍泉寺旁的水池涼亭,雖國基鞏固卻龍困淺灘。
|
柴山龍巖冽泉龍目井湧泉奔流的情境。(圖片來源:邱郁文研究團隊)
|
龍澌百丈淵徒留回憶
提到柴山湧泉,最知名的當屬龍巖冽泉。從高雄市柴山生態教育中心旁的登山口進入龍泉寺,寺口的水池裡的涼亭寫著「國基鞏固」,與另一邊龍皇寺步道入口處左側的龍目井,兩井相連成為龍巖冽泉,有如龍的兩顆眼睛。如今,因為無節制的開發、水泥化,以及森林砍伐破壞,僅剩北登山口旁的龍目井雨季時尚有清澈的冷泉奔湧而出。
根據柴山會訪談的居民口述,龍目井原本長年都有水。以前沒有冰箱的時代,溝渠的冷泉是最好的冷藏方式;30多歲的居民,也還記得小時候居民聚集游泳的印象,對於湧泉的印象是又深又冰涼,從山上一路奔流而下的泉水,磅礡的氣勢曾留下「龍澌百丈淵」的讚譽。
尋找柴山湧泉出口
早年湧泉不只這兩處,沿著柴山周圍,總共有十幾處礁縫會湧出水泉,透過人為或自然力量貫穿各處。邱郁文表示,從紅橋、水泥工廠、石頭公廟、龍巖冽泉到自強新村,都應該有水,只是這些圳溝,不是已經沒有水,就是圳溝兩旁的咕咾石,天然多孔隙的水圳,卻遭水泥填平;原應自然樣貌豐富的植被,幾乎片草不生,因此也無法提供泉水良好遮蔭,過度曝曬的結果造成嚴重優養化的現象。
一些水域還可發現台灣米蝦、淡水魚,最難能可貴的是鱸鰻。柴山南邊紅橋還看過比巴掌大的貪食沼蝦(過山蝦),是台灣體型最大的淡水蝦。這些溝圳原本清潔的伏流水,卻成了家戶的下水道,兩岸的民生廢水不斷流入,染指湧泉,限縮生活其中的米蝦等水生物生存的空間。
西子灣海岸林成休息區
從柴山一路往下奔流的泉水,穿越平原人煙密集之處,下滲到土地之外,最後總是歸向大海的懷抱。從西子灣中山大學文學院前的道路往海岸走,即可一窺湧泉的意志與力量。
要知道海岸湧泉好不好,得先從海岸林現況看起。從路旁循著山友走出來的路,沿路新舊穴洞交錯,是陸蟹棲息之處。此地是珊瑚礁地質,原本應該是海岸林,不但闢出路來,還有涼亭休息區,這個休息區築了一個擋水牆壩水導入水塔蓄水,在滲水處可以看到許多大型陸蟹的棲穴。隨處都可以看到在恣意開墾、砍伐海岸林後闢建的休息區和棄置的垃圾及大型家具。
這樣彷彿還不夠,山友還闢出菜園。中山大學在此插牌禁止進入及破壞,但是每天早、晚都有人群湧入。菜園種了各式的蔬菜,赤道櫻草(健康菜)、川七、土人參、地瓜葉,山友很和善,有時候還送菜給路過的旅人。
只是好吃的菜背後卻是犧牲了陸蟹的棲地。砍伐樹林、開闢了菜園,卻少了遮蔽,沒有綠蔭覆蓋,維持潮溼的環境,對陸蟹十分不利。更令人擔心的是,萬一這些蔬菜生病而使用殺蟲劑,可能讓陸蟹無法生存。
海邊的更衣室。
|
被禁錮的礫石與卵石。
|
青灰岩礫石造成獨特珊瑚礁地形
來到海邊,原始的礁岩、沙灘以及海浪構成自然樣貌美不勝收,此處原有由石灰岩卵石形成的礫石灘,「台灣這種石灰岩礁塊的礫石灘很少」邱郁文表示,台灣整個西海岸都是泥沙底質的潟湖泥灘、沙灘河口,得以讓珊瑚造礁硬底質只有這處以及鳳鼻頭,但是鳳鼻頭已經整個水泥化。
「這裡是很好的地理教室,」山上的水所到之處,因為海岸林維護水土保持,重力作用使之往下流,到黏土層不透水層,就從交界處就流出來。邱郁文說,顆粒狀不穩定的礫石下面就是青灰岩,在下面則是黏土,青灰岩介於不透水層交界處,這裡隨時都有湧泉湧出。
中華沙蟹。(圖片來源:邱郁文研究團隊)
|
灰白陸寄居蟹。(圖片來源:邱郁文研究團隊)
|
這種地質也孕育出陸生寄居蟹、陸蟹,是良好的棲地環境。研究團隊初步調查,此處有印痕仿相手蟹、肥胖後相手蟹、毛足圓盤蟹、角眼沙蟹、中華沙蟹、字紋弓蟹、灰白陸寄居蟹、藍紫陸寄居蟹多種陸蟹,地面上遺留著一行陸生寄居蟹的爬痕。
然而不知何時被山友以水泥禁錮,圍成水池還做成整條步道,礫石灘消失了。海灘上隨處可見人類殘留的廢棄物、糞便,用布簾圍起充當作更衣室緊靠著山壁,遊客在此處撿拾漂流木烤火的痕跡殘留著台灣岩螺、蚵岩螺、和細紋方蟹等螺貝殘骸。
以湧泉為高雄都市發展加分
另一處位於柴山老欖仁湧泉,則為馬卡道澤蟹棲地,之前曾被人佔地闢菜園、蓋廁所和浴室,嚴重壓縮馬卡道澤蟹棲地。在柴山會及山友的通報下,主管單位已進行取締,現在,馬卡道澤蟹有如老大維持巡場,還可看到澤蟹回來了,在湧泉口附近又出現大量的蟹穴,還有此外米蝦等待鑑定。
透過全國湧泉大調查,得以了解台灣還有一些陸蟹棲地以及湧泉。今年湧泉研究調查,針對南部11處湧泉進行4季的監測計畫。由調查過程發現,台灣還有很多地方自然樣貌都還有救,只是未被發現。
高雄市柴山會計畫進行一項回復湧泉倡議,發起找回湧泉的行動。柴山會總幹事楊娉育表示,在乾旱缺水以及暴雨成災的極端氣候中,更應加深對水環境的了解,並且善待水環境。「換句話說,就是了解水的家在哪裡」他說,都市規劃不該只思考將水快快排出,而應思考如何留住水、不讓水過度曝曬,讓多餘的水貯存在地下。不是在乾旱時才想到怎麼開發水資源,而是水多時想辦法留住水,讓河道順暢沒有淤積。
當水環境被照顧好,湧泉就可以回過頭來照顧人類,調整微氣候。楊娉育說,這項行動學者以及民間團體都蓄勢待發,只等待地方以及中央政府的態度了。
(發表日期2013.03.26)
延伸閱讀:
[原來高雄這麼水]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