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煙聚落part2

濕地故事
救世米的誕生


八煙,一個聽來輕緲詩意、不落塵俗的名字,聚落景況就如其名一般。為數不到20人、平均年齡近75歲的農村,保持著古老傳統緩慢的生活步調,彷彿刻意隱沒於山間,安靜過了好幾世代,直到近兩年的農業復興及溼地保育行動,才崛起廣受眾人所知。進入八煙聚落,隨即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石砌的洗滌亭。只見洗滌池的側邊,一位老奶奶正蹲著靜靜洗著菜葉,雙手猶見殘存泥土,可知那是一把剛從田邊摘收的青菜。我們的到訪,讓阿嬤彷彿看到許久未見的孫子,一展憨厚又好客的天性,邀請我們進入出張所(招待所)。此時,阿嬤的話匣子開了,說起聚落的點滴,一段歷經風華、沒落與復甦再興的老故事。

 

優質米曾進貢日本天皇

曾經,樸實聚落裡一棟棟古樸的砌石屋比鄰而立,砌石水圳多達7座,家家戶戶各有大小不一的水池,平日生活與圳水緊密相連,凡是梯田的灌溉取水、浣衣洗菜、清洗農具種種生活起居全仰賴天然泉水而不需自來水。隨著山勢高度,一階階順勢而建的石砌水梯田,泉水穿流於水圳間、注滿了梯田,優質的水土生產出高品質稻米,八煙梯田米還曾締造上貢日本天皇的殊榮!

然而隨著社會變遷,為了追逐更高的經濟生活,農民從原先的水稻改種景觀花卉類經濟作物;因地方政府宣導推動,從茭白筍改種甘藷旱作;少數還使用的圳溝,居民為免去以黏土填補砌石縫隙之勞,也請政府將傳統砌石水圳一段段改建成水泥式。此外如同多數農村,八煙也面臨人口外移、聚落老年化趨勢,人力不足以維護正常耕作而導致廢耕,讓水梯田陸化的情形日漸嚴重。
至此,水圳傾頹或是大量水泥化,可運用的水源因而減少了大半。展現先人生態智慧的傳統砌石技藝,亦面臨無人傳承的消失危機;原本田間的豐富自然生態、蟲鳴鳥聲的生氣盎然已不復可見。村落住屋的頹圮敗壞,在煙霧繚繞之中更顯孤淒。
直到近年來,官方、民間團體逐漸意識到梯田生態的重要性,林務局、臺灣生態工法基金會與在地居民協力,將8.5分原已陸化的梯田,重新引入山泉水復育成水田溼地。

子弟歸鄉重現砌石水圳風采
2009年,連遠離家鄉的村民也體會到原有家園的美好,像是村民蔡文照便捨棄都市生活、回歸聚落,擔任八煙老人家與基金會的溝通橋樑,協助基金會推動水梯田復舊,更全力扶持修復聚落中早已傾頹的浮圳──也許是臺灣目前僅存尚可使用的古法石砌浮圳。
3年來環境復育、產業復甦略具雛型,睽違了25年之久,八煙米在2011年再現風華,以「救世米」名號重現臺灣。取自「就是米」諧音,為的是傳達出米的原始意義──不但養活人們,也是維持環境與人健康的重要象徵。
「救世米」不僅成長於好水好土的環境,為採無農藥無化肥的友善耕作,林務局更集結了臺灣許多單位共同投入,將人與土地的親密關係發揮得淋漓盡致!除了臺灣生態工法基金會重新引入山泉水復育水梯田、僱請當地老農及第二代年輕人力回流,協助巡田水、糊田埂等工作;慈心有機農法發展基金會也協助農民,透過定期課程的教育與輔導,得以成功轉作有機農法;收割下來的稻米,因為產量少,一般碾米廠不受理,而是由同樣積極推動有機耕作的苗栗後龍灣寶社區伸出援手,以社區內的小型碾米機進行碾米作業。

找回傳統、找回生計、找回生機
八煙聚落由政府部門結合民間團體與社區居民的力量,共同推動水梯田溼地復育、產業復興與文化史蹟復原,向大眾展現了此地天水一色的自然景觀和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同時重現深具人文價植的砌石水圳及水梯田傳統農業景觀;人文與自然生態共生共榮的美麗景象在此一覽無遺。八煙聚落就像是一顆剛萌芽種子,為臺灣的生態保育工作帶來新的希望與能量。

閱讀 3505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 28 一月 2015 04:29

媒體

八煙,一個聽來輕緲詩意、不落塵俗的名字,聚落景況就如其名一般。為數不到20人、平均年齡近75歲的農村,保持著古老傳統緩慢的生活步調,彷彿刻意隱沒於山間,安靜過了好幾世代,直到近兩年的農業復興及溼地保育行動,才崛起廣受眾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