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戀曲】力振生態淡水河 荒野啟動同步鳥調、疏伐紅樹林

作者:廖靜蕙(台灣濕地網特約記者)

「每一個文明的城市,都有一條美麗生態豐饒的河流。」這個念頭讓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和一群朋友,為了守護台灣北部承載文化之河,讓生物多樣性重返淡水河,致力恢復淡水河的生態樣貌。

 

左上:五股濕地;右上:鹿角溪、城林、打鳥埤濕地;左下:新店溪福和橋濕地;右下:竹圍紅樹林。圖片提供:賴榮孝。

 

挖子尾海岸 東方環頸鴴守候雛鳥

 

4月,挖子尾海岸上,育雛中的東方環頸鴴,看到人來,鳥媽媽不惜出面,出來吸引遊客遠離巢位。海灘原本是野生動物的棲地,但一些車輛卻直接就開上海灘,曾發現因此遭輾斃的東方環頸鴴及其他在沙灘育雛的鳥種。

 

台北港北堤濕地與東方環頸鴴。圖片來源:荒野保護協會

 

不知是誰的車,就這樣蜿蜒開進東方環頸鴴的育雛棲地。攝影:廖靜蕙

 

賴榮孝從1995年就自發地在挖仔尾濕地設定觀察點,在五股濕地也觀察12年之久,長期的觀察使得他了解淡水河流域的變化,八里北堤沙灘已成為候鳥東方環頸鴴的繁殖區。然而,過去在台北港出海口調查到10個巢位,今年只找到三個巢位,減少的原因不明,推測與人為干擾增加有關,例如釣魚或車輛進入;台北港凸堤造成淤沙情況越來越嚴重。

 

荒野保護協會將海岸分成幾個樣區,2012年4月~7月所進行的25次調查,一共紀錄95巢,238顆蛋;若以同一天調查最多巢位來估計,在挖子尾以及北堤沙灘繁殖的東方環頸鴴超過30對。由於這段期間對東方環頸鴴繁殖如此重要,他因此建議新北市政府,4~7月不要進行淨灘活動。

 

營造微棲地 螃蟹、彈塗魚就在身邊

 

另一處位於淡水河畔的五股溼地,也是認識淡水河流域的入口。根據荒野保護協會調查,五股濕地約共有33科117種鳥類。2005年8月更發現稀有保育類四斑細蟌,目前全台灣只在五股溼地及週邊發現牠的蹤跡。單葉鹹草孕育了四斑細蟌,之前不特別提這件事,就發生新北市政府把道路兩旁的單葉鹹草當雜草除掉了。現在學著適度的說明,讓民眾了解,一起守護棲地。

 

停車場附近營造微棲地,網紋招潮蟹、彈塗魚,一個下午都可以在這裡觀察,人為不介入草會一直長,有草和沒草生態都不同。

 

五股溼地微棲地。攝影:廖靜蕙
 

告別五股溼地之後,沿著「二重疏洪道河濱公園」走到淡水河畔,對面就是社子島,再過去則為關渡,「關渡到五股是最大的灘地及完整的生態系,由淡水河和基隆河沖出來的,算是流域中生態系的核心區。」賴榮孝說。

 

只是短短幾年之間,原本應為水鳥聚集的攤地,如今遍布紅樹林,再不處理,河灘地就會被紅樹林取代。

 

根據《築夢生態淡水河》一書所記載,這裡的水筆仔並非自然生成,而是1940年代農民為防止潮浪侵襲沿海莊稼而種植,經過70多年的擴張,目前挖子尾周邊的水筆仔紅樹林生長面積已達數公頃,是台灣紅樹林分布最北界。

 

「和紅樹林比起來,其實淺灘沙地擁有更豐富的生物種類,同時也是水鳥利用率最高的地方,尤其是雁鴨科和鷸鴴科鳥類喜歡在那裡覓食和棲息。」賴榮孝說,淡水河紅樹林造成泥灘沙地面積越來越小,已經影響到水鳥的棲息分布,淡水河沿岸的棲地復育工作就從紅樹林疏伐做起。

 

挖子尾的水筆仔。攝影:廖靜蕙。
 

淡水河畔的灘地逐漸佈滿水筆仔。攝影:廖靜蕙。
 

20年來他在淡水河的觀察,水筆仔的佔據潮間帶的速度讓人擔心,除了影響排洪,也讓棲地的多樣性降低。

 

「關渡自然保留區當初設立的目的是要保護水鳥及棲息地的保護區,可是現在紅樹林已經佔據大部分的河灘地,鷸鴴科水鳥幾乎不在保護區內棲息活動,顯然已喪失原本保護區設立的意義!」賴榮孝說,蘆洲堤岸潮間帶五年前是拍攝水鳥最佳地點,這幾年因灘地全數被水筆仔佔據,使得水鳥失去了棲息、覓食之處,只好另尋他處。

 

疏伐並非全部砍掉,而是減少密度,這些水筆仔胸徑不是很大,但因為密度高,只有紅冠水雞和白腹秧雞能使用,樹種單一化下,鳥種相對也會減少、顯得單調。

 

流域範圍內有「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關渡自然保留區」、「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等三處自然保留區,紅樹林以水筆仔為保護標的,可令其自然演化;關渡是以水鳥為主要保護對象,也許能突破法令進行疏伐,恢復水鳥棲息環境。至於挖子尾以水筆仔純林及其伴生之動物,仍可檢討是否應調整保護標的,尤其是挖子尾同時具備國家級重要濕地的身分,他建議解編自然保留區,保留國家重要濕地保護地位即可,並以濕地的角度來考慮如何有利水鳥棲息,進行疏伐。在此之前,至少保護區外的河灘地可立即處理。

 

淡水河鳥類同步調查 累積厚實力

 

最近他難得有機會到挖子尾賞鳥,沒想到賞鳥的人不多,鳥更少。這幾年鳥況似乎每況愈下,鳥友們都為了可能原因費思量,他則提出另一個觀點:除了感受外,有沒有科學證據?「如果我們沒有長期的調查資料,可能沒辦法說服人。」

 

在「淡水河流域國家重要濕地」範圍內,逐年累積生態調查資料,具體的方式就是鳥類同步調查,而且最好能掌握20年的生態資料。他說,這不能單靠政府,而是要政府和民間團體共同來承擔。2013年在前台北野鳥學會總幹事何一先協助下,辦過一次淡水河鳥類同步調查,但因種種關係停頓下來。但這個想法始終讓賴榮孝掛念在心。

他說,紀錄真的很重要,一筆紀錄也許沒感覺,可是經年累積下來的紀錄就可以轉換成有價值的資訊。荒野保護協會這幾年也在地球日倡議「集眾力來棲調」,在全台灣各分會的定點觀察站進行生態調查,並把調查紀錄會整到協會的資料庫裡頭。

 

賴榮孝退休前有四年時間借調到台北縣政府教育局服務,邀集專家學者和民間團體舉辦工作坊彙集相關資料,配合內政部重要濕地評選,並編列經費進行了一年淡水河生態調查,提出了「淡水河‧臺北溼地」國際級重要濕地的申請。最後淡水河沿岸11個國家級和地方級重要濕地合併為「淡水河流域國家級重要濕地」。這個經驗讓他體認到基礎調查的重要性。今年淡水河流域鳥類調查先從設立20個樣區起步,未來逐步增加樣區數。

 

靜靜淡水河

依據內政部「淡水河流域濕地復育示範計畫」資料,淡水河流域主要發源於大霸尖山,水域範圍包括基隆河、大漢溪、新店溪、景美溪等;大漢溪與新店溪在江子翠會合後,成為淡水河本流體,流經區域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與基隆市。流經關渡與基隆河匯流後,於淡水鎮油車口注入台灣海峽。

流域內人口集居數達500萬人口以上,與大台北地區居民生活關係密切。主要流域長度約為159公里,流域面積達2726平方公里。

「淡水河流域重要濕地」是指包括位於新北市的「台北港北堤濕地」、「挖子尾濕地」、「淡水河紅樹林濕地」、「五股濕地」、「新海人工濕地」、「打鳥埤人工濕地」、「浮洲人工濕地」、「城林人工濕地」、「鹿角溪人工濕地」,以及位於雙北交界的「關渡濕地」、「大漢新店濕地」,11處共2496公頃濕地。

流域內包含三個自然保留區、一個動物保護區與豐富的沿海濕地。包括「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挖子尾自然保留區」、「關渡自然保留區」,以及「台北市野雁保護區」。

---------------------------------------------------------------------------------------

※ 本文與環境資訊中心同步刊登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閱讀 5447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二, 07 六月 2016 14:07

媒體

「每一個文明的城市,都有一條美麗生態豐饒的河流。」這個念頭讓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和一群朋友,為了守護台灣北部承載文化之河,讓生物多樣性重返淡水河,致力恢復淡水河的生態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