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告

JUser: :_load: 無法以ID值載入會員: 73

不只是餐桌上的滋味 公民記者看布袋「鹽」續風華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舉辦的第八屆編採營,第二場移師到嘉義布袋洲南鹽場,3~5日舉行三天兩夜的公民記者培訓營隊,除了教導學員新聞採訪編輯技巧,更帶著學員實地探訪鹽場與居民,聆聽在地聲音,寫出心中感動。

「你覺得台灣適合發展鹽業嗎?」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蔡炅樵為學員介紹布袋鹽業時,率先拋出一個大哉問。「其實台灣氣候條件相對而言不適合曬鹽,若與台鹽投資的澳洲西部鹽場相比,台灣雨季長,蒸發量較小,」蔡炅樵進一步解釋。

然而台灣鹽業卻持續超過300年,追尋其發展進程,彷彿是台灣過往凝結而成的歷史結晶。

鹽是台灣的歷史結晶

據《台灣。鹽》這本介紹台灣鹽業的專書所述,台灣先民早在荷蘭統治時期就已經開始曬鹽,只是技術不純熟,因此鹽味道苦澀且雜質多。進入鄭成功治台時期,清廷為斷其生路,於是經濟封鎖台灣,鄭氏政權決定改善曬鹽方式,力求自給自足。


到清朝統治時期,政府正式將鹽業專賣,官鹽壟斷市場,並嚴查私鹽。日治時期,因為台灣曬鹽的氣候條件優於日本,加上當時日本工業急速發展,亟需工業用鹽,於是日本政府大力發展台灣鹽業增闢鹽田,並鼓勵民間投資。國民政府來台,至九零年代之前,因政府鼓勵國內工業發展,連帶台灣鹽業持續發展。

布袋的百年鹽業風光

而自清朝至國民政府發展鹽業過程,布袋鹽田具有其歷史地位。清朝時期,布袋洲南鹽場首度跳脫僅有結晶池和小蒸發池的「泉州式」鹽田,增設了大蒸發池和鹵缸,此舉不僅奠定布袋鹽田的百年基業,更成為台灣瓦盤鹽田的標準模式。


日治時期,布袋鹽田是台灣首次有日本企業家投資台灣鹽業,此後週邊更有漢人集資開闢鹽田,只是日本對華戰爭期間調整鹽業政策,收買併購民間鹽田,從此台灣人失去鹽田所有權,成為曬鹽的勞動者。

戰後,國民政府時期,時值布袋鹽田的「白金歲月」,場區跨越東石、布袋,義竹等三個鄉鎮,從業人員高達兩千人。「這產業之大,不僅侷限在鹽田的直接從業人口,更包括運輸、機械等相關勞動產業,我小時候2個三合院住67戶人家,幾乎每家跟鹽業有關,」布袋子弟蔡炅樵表示。

吹起鹽業的熄燈號

然而在台灣風光百年的傳統鹽業,就像台灣其他傳統產業一樣,在貿易全球化的巨變下,吹起熄燈號。「2000年代,台灣工資提高,加上全世界貿易進展,國際鹽價遠低於台灣鹽價,於是台灣從國外進口鹽,」蔡炅樵表示。1996年,台鹽與澳洲Dampier公司合資成立鹽業公司,確保海外鹽源,2001年布袋鹽田走入歷史,2002年台灣加入WTO,同年台鹽全面關閉鹽場。

「布袋鹽場關場後,有一種說不上的焦慮感。人們都很害怕失去,尤其在生命中有一種東西被拿走,所產生的焦慮感,」蔡炅樵回憶當時的感覺。


說不出的焦慮 化作12年的動力

於是,2002年蔡炅樵出任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次年主持「台灣鹽業口述歷史影像紀錄與研究」計畫,進行口述歷史蒐集。民國94年,製作《新鹽論:布袋鹽場首部曲》及《轉動海水的生命》兩部紀錄片,同獲優良政府出版品。然而,就如蔡炅樵撰文所言,「無法僅滿足於對過去榮光歲月的感傷懷舊與追尋。」

20085月,在傳統拜鹽田的儀式過後,布袋嘴文化協會開始重新整建布袋鹽田,經過6年的努力,找回的不僅僅是居民的故鄉記憶,更創造出過客的驚奇與感動。(系列報導1/2

永不褪色亮點 來自古老智慧


「要脫鞋子下去嗎?」起先編採營的學員走入洲南場鹽田前帶著猶豫,然而脫鞋後,用腳尖觸碰蒸發池底泥的瞬間,「好滑溜啊!」「好舒服啊!」各種五花八門的讚嘆語從學員口中脫口而出,臉上紛紛綻放燦爛笑容,並且急迫追問鹽田所承載的古老智慧。「海水要怎麼引到鹽田?」「為什麼底泥有些瓦片?」一連串的提問險些讓解說員無法招架。

眼見學員體驗的欣喜神情,不禁佩服布袋嘴文化協會的遠見與毅力。重現傳統文化資產有很多可能,有別於建立地標、蓋博物館等用水泥建築訴說傳統文化,布袋子弟選擇用傳統工法整建台灣第一座包含大蒸發池和鹵缸的新式鹽田。

土地公出難題 考驗人與自然共處

然而過程十分艱辛,洲南鹽場自2002年廢曬至2008年開始整建,歷經7年荒廢,鹽田日晒雨淋導致土地龜裂無法儲蓄海水,而地層下陷讓低處形成湧泉,「也許這是土地公開出的難題,」蔡炅樵說道。還好有一群從事曬鹽超過數十年的老鹽工加入行列,除了購鹽撒回鹽田化作鹵水,讓土地重新鹹化,並用埕格掘瓦、翻土、踩漿、曬埕以及碾壓等傳統工法修復底埕,多年努力後終能讓鹽田重新活過來,然而這樣只解決了土地公出的第一道難題。

洲南鹽場共20公頃,廢曬期間長出了蘆葦和水草,吳郭魚在水中悠游,豐富生物吸引白鷺鷥、鷗科和鴴科水鳥覓食,7年間鹽田已營造豐富生態。既然已經整建2公頃的鹽田,那其餘土地是要繼續整建,或有其他打算?

蔡炅樵表示,這是質與量的抉擇,過去鹽業是以量取勝,老一輩的想法是鹽產量越多越好,但是目前兩公頃鹽田生產的鹽量已經足夠,不需要再其餘18公頃繼續曬鹽,於是選擇將其餘鹽田與生物共享。

「你猜這隻高翹鴴是公的還是母的?」解說員丟出問題考驗學員,而學員紛紛排隊透過望遠鏡,望著鹽田生態島上孵蛋的高翹鴴,「是母的,因為比較胖!」一個學員回答道,「所以你說母的都比較胖?」另一個學員開玩笑反擊,在眾人歡笑中, 遠處又有水鳥降落。放棄追求量產,選擇人與自然共處,保育生態豐富觀光資源的雙贏局面,面對土地公的第二道難題,布袋嘴文化協會回答得漂亮。

小規模發展 每分錢確實回饋在地

天色漸暗,學員們飢腸轆轆,社區媽媽們魚貫進入席間,手端著在地食材烹煮的豐盛菜餚,洲南晚宴為布袋夜色拉開序幕。

「這是布袋出產沒有灑農藥的白米,」社區媽媽熱心介紹。「真的嗎?那我要多吃幾碗!」學員熱情回應。隨著布袋海鮮上桌,學員與工作人員瞬間陷入瘋狂,「這蝦子太好吃了,」學員讚嘆道,「為什麼你們都有吃到,我也要吃烤小卷,」小隊輔怨嘆著。

食物零旅程,是洲南晚宴的特色。從洲南鹽場的天日曬鹽、江山無毒農田的香米、邱家生態魚塭的白蝦,晚宴食材與在地產業連結。涼拌蘆筍、鹽烤吳郭魚等都是向自家種植菜農與漁民購買,而烹煮的工作提供社區媽媽二度就業的機會。

在幸福饗宴之後,眾人拿著板凳在傳統鹽田前的小廣場坐著,伴隨著涼風與蛙鳴,一同觀賞露天電影。甚麼是永續?在布袋鹽田看不到書本上的模型與指標,而是嘗試在文化、生態、經濟從中取得平衡。

結語

鹽,來自廣闊海水日曬形成的結晶,丟入水中又不著痕跡的融入其中,看待台灣的環境議題,似乎能學習鹽的精神,聚焦了解一個在地故事,再從故事的在地經驗從中找尋台灣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台灣許多地方就像布袋一樣,傳統產業敵不過國外低價競爭而沒落,與在地人過去生命經驗的消逝,不僅是當地居民的焦慮,更是台灣人共同的焦慮。在追求以量取勝的出口產業面臨嚴峻挑戰,我們的未來發展要走向何處?

除了不斷使用土地擴張大型建設和科學、生技園區,布袋鹽田的重建提供另一種想像,保留傳統鹽田文化成為觀光亮點,生態保育做為永續遊憩資產,餐點使用在地食材,並雇用當地人二度就業。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每年舉辦編採營,是想培育更多公民記者擔任傳遞訊息的角色,寫出在地故事讓更多人知道,」本次營隊總籌吳岱芝表示,「今年的主題是綠色經濟,除了教授新聞編採技巧,更帶著學員走訪各地,了解地方歷史、現今面臨的挑戰,與居民如何實踐對自身的未來規劃。看著、聽著在地人如何了解自己的文化、環境,走出新的發展模式,對環境友善,對在地居民有益。」

「相對旅遊快快地瀏覽一個地方,參加這次活動,是很有脈絡的去認識在地。比較親切且有深度,能夠跟在地生活的人接觸,」參與本次活動學員,本身在台北擔任特教老師的謝嘉玲表示。

經過鹽場體驗,以及針對在地鹽工、農民以及養殖業者的探訪,學員5日在龍江社區中心分享自己的報導作品,也許從他們眼中看見的,不只是在地故事,更可能是台灣共同的未來。

閱讀 7280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五, 28 六月 2013 17:14

媒體

作者:古國廷

「萬掌伯可以跟您合照嗎?」「請問您是甚麼時候開始曬鹽的?」眾多學員圍繞著資深曬鹽達人萬掌伯,像小粉絲一樣提出各種要求和疑問。走出來了,學員從家中餐桌走到布袋鹽田,赤腳踏著餐餐品嘗的同一種鹹味;連接起來了,人與人的關係連接起來,看著老鹽工黝黑皮膚駝著背,扛起布袋百年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