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室英國》看台灣西岸低地未來的契機(上篇)

[編者按]

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已經讓太平洋上的吐瓦魯亡國危機迫在眉睫,據科學家悲觀的推測,當暖化持續、世紀末的台灣將被海水淹沒6-25公尺,意味著全台灣58%的國土將遭滅頂;而台南曾文溪口北側海岸,近5年內即退縮了120公尺,更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當海水上升時,島上的我們該往何處去?面對嚴峻未知的未來,我們是否都做好準備了?氣候變遷的減量和調適,只是國家決策者的工作嗎?

面對氣候變遷調適因應的課題,英國在世界各國中,是起步最早、應變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不論是在政府部門或是學界研究單位,各領域的專業人員紛紛投入氣候變遷與調適的議題中,提出各自觀點和應變對策。這樣的改變來自各個階層,低碳生活延伸成為全民運動。

《溫室英國:失去土地,獲得智慧》這個藝術計劃,是美國生態藝術先驅哈里森夫婦與英國生態藝術家大衛黑利,結合科學研究單位、生態學與建築、城市規劃等領域的跨界合作,針對英國大不列顛島的數個城市面臨氣候變遷海水上升時所提出的因應對策。該展覽計劃反映了前瞻性的觀點,提醒了所有觀者正視地球暖化和國土流失的迫切課題,在英美巡迴時,更受到許多熱烈的迴響。

本文作者周靈芝以《溫室英國》等數個生態藝術案例,對照國內面臨的情境。反觀台灣西岸國土也遭受著海岸侵蝕、土地流失、既有聚落生存受到考驗的關鍵課題,提出嘉義布袋鹽田濕地現正進行的土地利用轉型,或許不失為一個值得思考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提醒了我們,氣候變遷,不僅僅是科學家、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事;藝術,也可以是充滿力量的發聲和行動管道。

作者:周靈芝 | 藝術工作者

太陽力:化生態為藝術

1971年,美國生態藝術先驅哈里森夫婦(註1)獲邀參與洛杉磯美術館的展覽《藝術與科技》。他們在美術館的入口處做了一件裝置。有趣的是,這件裝置和館內眾多運用時興電子科技的作品截然不同。它所運用的材料包括:木質容器、鹹水、藻類以及豐年蝦(撓腳類的節肢動物,是一種重要的餌料生物和良好的實驗動物材料)。製作經費只有美金800元,和他們其它的作品製作費用5萬美元相比起來,有個最大差別在於作品使用的能源並非電力,而是太陽!

哈里森夫婦所提出的這項作品計畫,是以4個長6公尺、寬3公尺、高20公分的不透水木框,製造了一個鹹水的生態系統。每一個木框所圈圍的人工池內,分別注入海水和不同鹹度的鹵水。最鹹的一池鹵水鹹度高達海水的十倍,池水呈白色。接著分別放入一種生存在鹽水湖泊或鹽水環境中的單細胞綠藻-杜莎藻(Dunaliella)。由於杜莎藻會隨著生存環境中鹹度升高而製造更多的胡蘿蔔素,因而在池水持續蒸發的四個不同鹹度的池沼中,呈現出變動的立體色塊,從藍綠到黃褐色到磚紅和白色,然後再放入豐年蝦。豐年蝦則以藻類為食,繼續促使池水顏色持續變化。

這件作品使用最簡單的裝置,巧妙呈現了在藝術史的脈絡下,一個極為特別的生態系統,因為它展現的是一個愈來愈乾旱且鹹度不斷升高的外在環境,只有豐年蝦和杜莎藻可以在這種極端環境下生存。展覽結束後,除了豐年蝦外,還採收了鹽,分裝成小包出售。整件作品將傳統繪畫觀念下的色塊繪畫和時間 / 過程、生態系統以及產業連結在一起,成為哈里森夫婦早年著名作品《生存系列》中的第二件。(註2)

缺水的春天:鹽田低地的氣候變遷挑戰

時間轉換至2013年3月的台灣。由於1、2月間各地雨量偏少,整個西半部地區已經開始出現缺水危機。新聞報導,隨著天氣轉趨炎熱,石門水庫水位持續下降,桃園實施了第一階段夜間減壓限水;大高雄地區也開始實施第一階段限水,經濟部並預估旱象若持續到4月中,恐怕就得啟動第二階段限水。(註3)

海水入侵為台灣西南沿海低地帶來的威脅愈來愈迫切。
圖為雲林縣湖口濕地,原有的村落道路浸泡在水中。(周靈芝攝)

冬盡初春,西南沿海的布袋鹽田濕地(註4)也不例外。開放場域下的日照蒸曬,經過一整個冬天,加上東北季風吹拂,水份蒸散更加快速,規劃為濕地生態園區中的部份水塘皆出現淺灘或露出池底,原先位於水中的消波竹編如今也站在裸露的泥地上。位於布袋鎮東北角的洲南鹽場鹵缸內卻出現滿滿的豐年蝦,不但讓腳長精明的白鷺鷥、青足鷸和高蹺鴴紛湧而來,吃得很爽,也讓鎮上生態養殖達人邱經堯十分振奮,因為那對蝦苗而言是很棒的天然餌料。如果接下來幾天沒有下雨,根據在地居民的過去觀察經驗判斷,量還會愈來愈多....

在這樣的場景下,回頭再去看前述的40多年前的《生存系列》作品二時,不禁對哈里森夫婦的創意和生態手法大為嘆服!它也讓人突然醒覺,「咦,這不正是台灣廢曬後的布袋鹽田和附近生態養殖魚塭,乃至西南沿海一帶曾受海水入侵的低地目前正面臨的挑戰和新契機嗎?」

當海水上升時 《溫室英國》的觀點

誠如英國生態藝術家大衛黑利引自哈里森夫婦在荷蘭創作《綠色之心》(1997年) 作品中的一句話:「每個地方皆預示著各自孕育的歷史。」( "Every place bespeaks the history of its own becoming". ) 當哈里森夫婦和大衛黑利合作,在英國大不列顛島進行有關氣候變遷議題的《溫室英國:失去土地,獲得智慧》計畫時,所採取的是以水系為依據,分別針對倫敦地區泰晤士河及其支流里亞河流域、布里斯托市的埃芬河和瑟芬河,以及平寧山脈兩側的墨西河和杭柏河流域進行調查、分析和檢視。(註5)

從地質學上看,大不列顛島呈現北部蘇格蘭海岸持續上升,而南部、東部持續下沈的狀態,許多針對海水上升的研究也都聚焦於南部和東部的英格蘭一帶。不幸的是,幾個最繁榮的大都市正位於這些地帶,尤其是擁有超過800萬人口的首都倫敦。《溫室英國》計畫透過和科學家的密切合作,找出海水上升5公尺、10公尺以及15公尺時,各自會受影響的地區,再加上暴雨所可能帶來的衝擊,然後將之測繪成三張全圖,分別顯現會受海水上升影響的區域範圍,讓觀眾一目瞭然,進而發展在這些區域的對應之道。

由於不同水系面對的是不同的地理和文化條件,因此,在《溫室英國》計畫中所提出的因應之道,分別是:

  1. 在平寧山脈創造以高腳屋為建築模式的生態聚落,安置從淹水地區疏散而來的都市居民;
  2. 在埃芬河峽谷修築水壩,保護布里斯托市;
  3. 在里亞河谷流域規劃生態塔聚落,讓備受海水入侵威脅地區的居民得以遷至高地,避開水患,但仍保有原居地的社會功能,並且妥善保護提供倫敦淡水來源的命脈之一里亞河谷。

(1/2,未完待續)

※轉載自共築方舟 氣候變遷調適入口網www.tcap.cepd.gov.tw

註1:Newton and Helen Mayer Harrison,知名美國生態藝術家夫婦,自1960年代末即開始共同創作,作品內容涵蓋了集水區復育、都市更新、農業與森林等議題,經常與生物學家、生態學家、建築師、都市規劃師和其它藝術家進行跨領域合作,提出支持生物多樣性與社區發展的策略。他們具有高度前瞻性的計劃往往促成了政府政策的重新檢討和改變,並激發許多面向的討論。創作足跡遍及美國和歐洲各地。

註2:參見:http://theharrisonstudio.net/?page_id=143

註3:http://tw.news.yahoo.com/石門水庫缺水危機-西半部水情吃緊-084837420.html

註4:位於台灣西南海岸的嘉義縣布袋鎮鹽田濕地,原先是內海的一部份,先民圍海圈地,變成魚塭。日治末期因戰爭需求,許多民塭被大規模徵收,整建為工業用鹽田。日本戰敗退出台灣後,布袋鹽田曾有過一段輝煌的「白金歲月」。但因產業結構變遷,人工產曬漸不敷成本,2001年全面廢曬後,荒廢的布袋鹽田在自然衍替下,成為水鳥和其它生物棲息的濕地。這種鹽田濕地的轉換,同樣也見於分佈在台灣西南沿海的許多廢曬鹽場,如:台南的七股、北門、四草、高雄的永安和茄萣濕地……等等,和包括潟湖、近海淺灘、地層下陷區及河口在內的濕地,連結成台灣西海岸的一道濕地花環。

註5:參見:《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周靈芝著,南方家園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續下篇)

延伸閱讀:

閱讀 4973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二, 03 九月 2013 17:32

媒體

本文作者周靈芝以《溫室英國》等數個生態藝術案例,對照國內面臨的情境。反觀台灣西岸國土也遭受著海岸侵蝕、土地流失、既有聚落生存受到考驗的關鍵課題,提出嘉義布袋鹽田濕地現正進行的土地利用轉型,或許不失為一個值得思考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