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八煙的居民運用當地的自然資源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運用安山岩石塊修建水圳、梯田與住屋。經搥打塑型後的石頭作牆,草山(陽明山)盛產的白背芒作屋頂,就成了冬暖夏涼、防震的石頭屋! 而用來修築水圳、梯田的砌石,其中的縫隙和填土可以讓小動物躲藏、水生植物生長、雨水回滲地下,恰是當今備受注目的生態工法! 而砌石上一抹抹的綠陌與之剛柔並間,水蘊草在水中搖曳生姿,倒映著天光雲影,更增添了氤氳飄渺的意境。
但在傳統的農作漸漸轉為經濟效益高的花卉或是番薯等旱作、慣型農法的施作傷了土地、人口流失等情況下,傳統的打石工藝也漸漸沒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化的溝圳,水梯田悠然的文化景觀也已消失十幾年了。
近年,有一群人,來到了這塊世外桃源,開始進行這段聚落的文藝復興。當居民們再度看到被水滋潤的旱田時,這一切,就這麼地開始了。
製作單位: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
出版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