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大地水龍頭 珍貴湧泉顧生態、解水荒

2015年6月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黃小玲報導

缺水只能建水庫嗎?極端氣候已成常態,旱情顯示台灣面臨危機。根據聯合國統計,台灣是排名第18名的缺水國家,雖然雨量不少,但陡峭地形能留下的水量不到2成,期盼下雨不見得能解決問題。

上週四(4日)在「打開土地的水龍頭-談國內外湧泉濕地」講座中,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邱郁文指出,要讓國人更了解湧泉,採取行動保護自然儲水方式,對台灣缺水問題才真正有助益。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邱郁文席地而坐,與聽眾互動。攝影:黃小玲。

遍尋不著湧泉文獻   原來先人稱為「龍泉」

邱郁文表示,湧泉是地質現象,當地下水跟地面交接時,滲出水的地方,四處都有湧泉,只是被人們忽略。偏偏正式科學文獻裡遍尋不著「湧泉」的字義。

早期先民屯墾,會在湧泉處開莊立基,湧泉水灌溉百畝良田,從地名中,會發現湧泉無所不在。湧泉會出現在一座山的山崖底下,一座整座山在風水學裡稱為「龍脈」,從「龍脈」龍頭出來的水叫「龍水」,湧出泉水將地名叫「龍泉」,若水聚成一潭「玉泉」,水很清叫「清水」。

湧泉以前可稱為龍泉,除營造好的生態景致,更有宗教文化的建築以此命名。
攝影:黃小玲。翻攝自邱郁文投影片。

探索湧泉  從物種、河川、文化尋地理位置

邱郁文與屏東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丁澈士探討「湧泉」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但丁澈士也不了解,只能依多年研究屏東地下水的經驗,研判湧泉下方是不透水層,上方是透水層,雨水降下後,水會從透水層流到地勢低窪處再流出來。

丁澈士曾和一位研究客家文化的老師合作,以地理資訊系統分析南部六堆聚落遷移史和屏東湧泉位置,發現果然重疊,證實了六堆文化跟湧泉相關。而邱郁文再比對屏東平原的螺貝類分布及淡水溪流熱點,果然和丁澈士研究出的湧泉點接在一起。證實了乾淨的湧泉水提供生物良好棲地,而先民生活也仰賴水源和其生態資源。邱郁文表示,湧泉造就了人跟土地相繫的故事,也因此保護湧泉就等於保護生命之泉。

在林務局支持下,邱郁文開始做湧泉樣本調查,探索早期被命名為龍泉的所在地,將地形圖與原本水源地做比對,經過2011年7月至2015年4月累計,找到65個可能點,其中有52個湧泉處,宜蘭分布最多,台南跟嘉義較少。

湧泉濕地種類多樣   水質一級棒

目前湧泉類型大致可分為5種:

  1. 自然環境湧泉,自然又可利用,但台灣分布少之又少,以「滿州海岸湧泉濕地」為代表。
  2. 農村水圳湧泉,大部分都被農村、私人利用,有農業跟畜牧業,以「玉泉及五溝水湧泉水圳」為代表。
  3. 綠洲類型湧泉,岩類就在完善的都會區有一口泉水,像是綠洲,以「高雄市柴山動物園湧泉」、「台北市陽明山後山湧泉」為代表。
  4. 保育熱點型湧泉,以「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羅東林管處長自然湧泉的貯木池」、「台東琵琶湖」、「台東永安玉龍泉湧泉」及「花蓮馬光復太鞍濕地」為代表。
  5. 聚落文化型湧泉,以「南庄洗衣坑」為代表。

邱郁文指出,湧泉水溫常年維持在24度,可謂冬暖夏涼,是非常舒適的水質。以「河川污染程度指數(River Pollution Index, RPI)」測試湧泉水質,所有指數都落在未受汙染範圍,而這正是湧泉存在的最大益處,對飲水安全有很大幫助。目前台灣湧泉還算相當乾淨,唯有玉泉村湧泉因人為開發過度,除種植農作還養豬,導致水源遭汙染,足見湧泉保育仍需喚起民眾意識。

日人稱湧泉為「湧水」   卅年前就知重要性

而除了台灣,日本也是湧泉遍佈的國家。在日本,湧泉稱為「湧水」,30年前其就將湧水當做很重要的生態、文化資源。甚至每年選出很重要、漂亮的水體列入「百大名水」。其中湧泉佔了70%,瀑布20%,10%是與歷史、地理、文化有關的重要之水。

日本對湧泉做了深入研究,文獻非常詳盡。邱郁文將日本研究視為重要的參考文獻,更是台灣復育湧泉時參考的指標性國家。

湧泉觀光行銷   創造極大產業商機

他舉「白川水源」為例,說明日本九州的阿蘇山火山和豐富雨量,造就此湧泉環境,而此地與陽明山的大屯火山相似,為了台灣湧泉復育計畫,邱郁文遠到日本取經。

白川水源區內可見湧泉水源源不絕。攝影:黃小玲。翻攝自邱郁文投影片。

邱郁文回憶,下了火車再步行幾分鐘就可抵達「白川水源」,付入場費後,入口處即可看見湧泉口冒水,每分鐘約60噸,相當於1秒鐘就有1噸水量。

在附近居民共同維護下,湧泉水變成了最好的水,販賣「水的精神」,現場更有空瓶讓遊客購買,在現場裝水飲用。此外更發展出與湧泉水相關的小產業,例如:遊客可用牛奶紙盒打成紙漿做紙,提供印章印出圖案,將手做明信片寄給親朋好友。或販售源自湧泉附近土地種出來的蔬果。三、販售湧泉水揉麵製成的湧泉餅。四、種植湧泉米的田地會出現湧泉蟹,擁有獨特產品履歷,還可做成米粉、麵條。五、用湧泉水做成的冰淇淋。六、與湧泉相關的祈福祭典活動。七、湧泉的純淨,可復育螢火蟲和青蛙創造自然生態。即便湧泉延伸出的產品價格都比一般貴上一倍,但仍吸引無數觀光客上門。

白川水源流入稻田,以湧泉水種植好米。攝影:黃小玲。翻攝自邱郁文投影片。

他以社區保育觀點深入觀察,日本高島市的針江社區被成為「生水之鄉」,家家戶戶各有1口湧泉,約200多口湧泉。每家湧泉池劃分3區塊,第一區洗菜,因水溫8度,冬天有冰鎮水果的效用,第二區洗碗,第三區養魚,早期魚被當作蛋白質來源,現在則飼養觀賞用的井鯉,還可賣魚飼料給遊客餵食。

居民皆遵循公約,每家用自然可分解的清潔劑。為使湧泉水活絡裝設太陽能壓力裝置,使湧泉水能不斷循環,更利用湧泉水力發電,供給路燈電力。遊客要離去時,有兩個水龍頭,先飲用湧泉水,再喝自來水就能辨別好壞,用這種二分法,讓遊客能親身體會湧泉價值。

針江社區保育水質相當成功,每戶人家都有劃分三區池水,各有用途。
攝影:黃小玲。翻攝自邱郁文投影片。

淡水生物的諾亞方舟   推動社區保育護台灣湧泉

被邱郁文稱為是「淡水生物的諾亞方舟」的湧泉,生物多樣性超乎想像,原生種和特有種都會棲息在湧泉處,甚至還發現了幾種世上未被定名的小型脊椎動物,未來會將這些生物名稱及特性寫成詳細紀錄後公布。

他進一步透露,湧泉也會聚集很多外來種,因為許多人會選擇風景明媚的廟宇放生,他曾發現過銀帶魚、紅龍魚、紅嘴魚、鴨嘴魚。甚至屏東縣五溝水還曾發現水族業者千里迢迢來放養,若魚種在此繁殖成功,往後就能收魚。

湧泉價值不只如此,當水體受汙染後,湧泉可供應乾淨水源,並提供水生生物棲地。湧泉溢出來的水,讓土地有充足水分種出作物,支持人類運用土地、生物資源。這種生活的表現就是「文化」。最後邱郁文總結,保護湧泉不只是保護生態、生物資源,也是維護人類基本的尊嚴與文化,更是未來教育資源及社區保育的新指標。 

------------------------------------------------------------------------------------------------

※ 本文與環境資訊中心同步刊登  ※ 守護環境知情權,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

【相關文章】

閱讀 4132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一, 01 二月 2016 21:42

媒體

缺水只能建水庫嗎?極端氣候已成常態,旱情顯示台灣面臨危機。在「打開土地的水龍頭-談國內外湧泉濕地」講座中,國立海生館助理研究員邱郁文指出,要讓國人更了解湧泉,採取行動保護自然儲水方式,對台灣缺水問題才真正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