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的濕地系統

作者:郭志榮

氣候變遷下的濕地系統

氣候變遷下的濕地系統。圖片來源:郭志榮。

 

面對開發破壞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濕地保育,著重在維護生物棲地的功能上,濕地上的生物多樣性,成為重要指標,作為評定濕地保護等級的依據。但是在現今氣候變遷的因素下,乾旱、洪泛的來臨,更讓人注意到濕地系統,在調節水資源,以及改變微氣候的重要功能,甚至保護濕地,不該是點狀式的指定保護,而是該帶有流域觀念的系統思考。

 

生態棲地大搶救

 

國際的濕地保護運動,興起於1970年代,針對高度開發的環境,注意到全球濕地的消失。在台灣,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創會理事長曾瀧永,在濕盟創會刊物中指出,民國七十二年,台灣已有學者引入「濕地」這個觀念。

搶救回來的七股濕地,成為國際級濕地。

搶救回來的七股濕地,成為國際級濕地。圖片來源:郭志榮。

 

台灣在1980年代引入濕地的觀念,後續就面對著一波波反濕地開發的抗爭,從1990年反台南科技業區開發台南四草濕地,1993年反七輕開發七股濕地,1996年反香山濕地填海造陸,接連的搶救濕地運動,打開了台灣濕地的視野,民眾漸漸了解濕地的重要與珍貴,同年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成立,全力推動濕地教育。

 

一直接續到現今,從國光石化下的彰濱濕地,到開路風波的茄萣濕地,甚至桃園藻礁的開發破壞,可以發現政府對於海岸濕地的開發運用,並未全然放棄,一旦有大型開發案,還是起心動念到海岸濕地。於是,近20多年間,濕地保護運動就在開發與保護之間,在各環境團體分進合擊下,不斷擺盪競賽著,特別是為了保護濕地,在眾多濕地生態的觀念中,不得不找尋「明星生物」,強調黑面琵鷺、千年藻礁、白海豚等「重要物種」,來吸引媒體注意,喚醒民眾的關心。

 

許多濕地不斷被搶救保護,甚至陸續指定劃設,2015年施行濕地保育法,但是海岸濕地的劃設繁圍,一直有爭議,民眾為生計抗議,特別是內陸濕地,在城市變遷中,面臨快速的破壞消失,雖然同樣有著水雉等鳥類、蛙類、水生植物、魚類、螺貝類等物種,但是面臨巨大開發壓力,內陸濕地的消失,速度相當驚人。

廣大的溫仔圳濕地,現今只剩濕地公園。

廣大的溫仔圳濕地,現今只剩濕地公園。圖片來源:郭志榮。

 

走訪新北市溫仔圳地區,空拍在高樓林立間僅剩的一小塊濕地公園,讓人很難想像,半世紀前整個區域,都還是淡水河畔廣大的濕地平原,先民墾地種田,再來傾倒廢棄物,再來工廠佔據,接著就是一半工業區,一半住宅區,濕地消失到蓋座小小濕地公園,僅供懷念。

 

對於政府,濕地的開發,有無影響「重要物種」,似乎變成能否保留的「潛規則」,海岸濕地多半屬於國有地,加上候鳥、潮間帶生物,以及民眾易親近,較易受到保護。但是許多內陸濕地,在長期受到污染或破壞下,早失去「重要物種」,再加上私人產權等問題,根本更難受到保護。

 

以千口埤塘聞名的桃園地區為例,幾十年間埤塘大量消失,城市的開發,不斷填埋埤塘,埤塘的擁有者水利會或個人,一旦放棄保護,外人很難施力,甚至有些隱密的埤塘,生態豐富,但是卻在一夕之間填埋消失。更慘的是,許多埤塘遭到污染,水源被迫放乾,然後開始進行整治,於是埤塘的故鄉,變成埤塘的墳場。

 

水患與水荒的來臨

豪雨後的屏東大淹水。

豪雨後的屏東大淹水。圖片來源:郭志榮。

 

內陸濕地面臨高度破壞,卻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重新被思考重視,甚至變得更重要。在現今台灣,每年暴雨、乾旱的季節,越易明顯,一到三月的乾旱缺水,五到六的急遽暴雨,九到十月的強颱豪雨,已經讓台灣面臨氣候災難。因為缺水的造成工業、農業、民生的搶水大戰,年年上演,因為暴雨洪泛的淹水災情,更是讓農業損失、人民苦痛,防災的觀念,在水泥工程紛紛宣告失效後,越益導向回歸濕地系統的保育與恢復。

 

在水源的開源上,舊有水庫受到淤積問題,水庫容量已經大量減少,水利署計畫在山區新建水庫,面對相當高的反對聲浪,以及嚴審的環評門檻,越來越不可行。目前轉向規劃平地水庫,廣挖平地大湖,來作為新的蓄水水庫,同時在面對洪泛上,可作為大型滯洪池,作為蓄水滯洪。但是,同樣受到環境團體的反對與質疑,一個是毀掉農地建水庫,形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其次是開發位置不對,不僅無法補充地下水,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

 

屏東科技大學丁澈士教授,多年前就提出上游保水,中游滯水,下游用水的三階段水資源觀念,強調上游山林保護,讓森林保住水源,中游善用濕地系統,防洪滯水,再補注地下水源,下游透過整體地下水庫,獲得源源不絕的水源,透過系統的勾連整合,藏水於地下,同時也能達到防洪滯水的功用。

 兼具防洪與蓄水的大潮洲人工湖。

兼具防洪與蓄水的大潮洲人工湖。圖片來源:郭志榮。

 

這套三階段水資源觀念,就是根植在地區水文的濕地系統觀念,甚至就是將原有土地水文系統,在長期開發破壞後,透過人工方式,修補回來。目前完工的大潮洲人工湖,透過在屏東地下水的扇頂地區,開挖人工湖,並搭配旁邊的四林平地森林,利用林地、湖泊蓄水,在洪泛時滯水,延緩大水往下游沖,下游洪水有時間疏解,並將留滯水源轉為補注地下水,再緩緩供應到下游使用。

 

但是,利用地理水文的水資源管理,不能單靠少數人工湖來達成,必須在整個河流流域上,或是地理環境上,漸漸恢復原有的濕地系統,讓自然濕地來防洪滯洪,也讓自然濕地來蓄水供水。在國外的研究上,一個濕地系統要發揮效用,有著需要的區域面積,就必須透過管理,來恢復濕地區域,以及區域濕地所提供的水資源,也有利用的上限,也必須透過管制手段,來限縮區域人口或工業規模。

 

濕地的蓄水滯洪,一般著眼在上中游的內陸濕地發揮效用,其實許多下游的海岸濕地,也能發揮滯洪的效用。幾年暴雨釀成大水災,屏東常常大淹,但是雲、嘉、南卻是偶有災情,原本以為是上游洪泛不大,但是分析降雨量並不小。訪問居民談及沿海淹水問題,多半是大潮時刻,海水水位高,洪水排不出海,就開始倒灌四溢成災,但是雲嘉南有成龍、鰲鼓、四草等海岸濕地,在大水排不出時,適時注入濕地,提供蓄水滯洪功能,反而吸納不少洪水。

 

在安南區,近年常常遭到水患,台南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老師表示,原本安南區不常淹水,因為有低窪的農田濕地當緩衝,以及海岸的漁塭濕地來吸納,但是新吉工業區開發案,不僅擋住水路,也填掉可蓄水滯洪的農地,短短幾年間,安南區下雨就大淹,成為毀掉濕地受水患,最顯著的例子。

 

水患與水荒的來臨,讓人們重新思考濕地的功能,不再只是物種棲地的保護,甚至已經是關係人類生活的安危,成為因應氣候災難的解決之道。但是,政府有因此徹底覺悟嗎?

 

水岸景觀的濕地破壞 

高雄藍帶計畫下,修復的洲仔濕地。

高雄藍帶計畫下,修復的洲仔濕地。

 

屏東推行地下水資源計畫,在中央補助下建造人工湖,但是中游的濕地系統還不完備,甚至在河圳整治下,發生破壞五溝水濕地等事件,甚至長期的畜牧廢水問題,也讓許多珍貴湧泉濕地,遭到污染。高雄很早就提出內陸濕地串聯的「藍帶計畫」,陸續修復許多內陸型人工濕地,成為台灣各城市的表率,但是要恢復到原有的自然度,常常不是單一濕地所能負擔,還牽涉到水源缺乏、廢水污染、觀光干擾等濕地周邊環境系統的影響。

  

但是在現今濕地修復的行動上,最大的問題,反而來自經濟的干擾,將濕地導入城市公園或觀光景點,以人工景觀提昇地價,再透過都更來獲利,或是讓濕地成為旅遊基地,成為政府對於濕地的新利用之道。

 

例如,高雄中都濕地,將蓄木池改造為濕地,但是周邊劃為都更區,濕地公園旁的水岸景觀,地價超過百億。又如,高屏、鳥嘴潭等平地水庫開發計畫,都搭配著土地開發,湖畔蓋房屋、建飯店,大肆開發,一旦本末倒置,都讓人無法理解修復濕地的目的,只是服務觀光或開發利益?

 中國工業區內的濕地花園願景圖。

中國工業區內的濕地花園願景圖。圖片來源:郭志榮。

 

曾經到中國浙江參訪,一個濱海地區填海造陸蓋工業區,在交流座談會議內,開發廠商大談生態工業城的願景,秀出簡報照片,表達未來工業城住戶,可以悠遊在海岸濕地花園內。當時擔任關渡自然公園園長何一先在場,廠商請教如何經營濕地公園,何一先從水文生態分析,勾勒一個完整生態系統觀,但是廠商越聽越模糊,最後直接說,「植物可以年年買回來種!建議我們可以種什麼?」台灣全團無言,原來濕地花園只是城市點綴!

 

暗笑中國的落後,其實幾年來也看見,中國許多內陸湖泊,面臨水患、污染的問題後,拿出30年前湖區套圖,強力退耕還湖的決心,讓湖泊濕地恢復自然樣貌。但是台灣近年來,對於內陸埤池、河流等濕地系統,開始進行整治,卻發生過度人工化,或是景觀水岸化的問題。

 

例如,台中旱溪的康橋計畫,不斷毀壞生態堤岸,改做藝術景觀水岸,達成藝術化,卻失去自然。又如雙溪、蘭嶼等自然野溪,在治水方案下,成為水泥堤岸,原本水岸濕地的功效喪失,夏日變成水泥烤盤,多少生物缺水燙死。

 

當氣候變遷,讓人們關心濕地系統的價值,但是濕地公園化、河岸水泥化的問題,卻將更多濕地系統,在修復整治之後,再也回不到過去。

 

回歸濕地系統的思考

中國藏區,圖博人相信水生於土,水源保護,先要保護草場。

中國藏區,圖博人相信水生於土,水源保護,先要保護草場。圖片來源:郭志榮。

 

濕地的棲地價值,以及濕地的防災功能,其實都是一體兩面的事物,在過去大搶救的年代,強調物種棲地的重要,通常都已經是「最後」的據點,但是到現今濕地防災的觀念再起,絕不能再單靠一兩塊被指定保護,或是被整治修復的濕地,能夠扮演完全的功能。

 

而是必須讓濕地保護,由點狀的分布,循著河流拉出線性關係,再透過錯綜複雜的水文網絡,形成巨大的區域水環境,不只田園、林野、溪流、河湖溝成濕地系統,甚至城市的屋頂、道路、水溝、滯洪公園,都成為濕地系統的一環,不只豪雨時分洪防洪,甚至所有水源被儲存,成為地區自主的水源供應計畫,成為自己水源自己存的概念。

 

氣候變遷下的旱災、水災,已經迫使人類必須真切面對,環境的事物,力抗工程有其侷限,終究必須回歸環境裡去找答案。千百年來,水以自然的邏輯,運行在各濕地系統之間,示範著用水的哲理,人類可以蓄用、調度,卻不能豪奪,甚至掠奪水源,佔據水地,最終都會受到反撲。目前通過的濕地法,聚焦在特定濕地保護上,但是更需要在國土計劃法中,將濕地系統放入考慮,分區計畫不該是經濟的思維,更該加入水文地理與濕地系統的思考,勾勒出一個防洪與用水的柔性都市,再現人類傍水而生的古老智慧。

 日本各地博物館展示地區水文圖,讓人思考城市發展的起源。

日本各地博物館展示地區水文圖,讓人思考城市發展的起源。圖片來源:郭志榮。

 

幾年來,看著各地搶救濕地,其實很疲憊,一直思考著許多專家、前輩的話語,如何構建一個水環境,在日本一些地區,河川、濕地成為城市思考的原點,它是發展的起源,也是未來的解答,在台灣更應急起直追,讓河流、濕地,不再只是城市風景(髒景),應該回歸生活之內,相依相存。

閱讀 6142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四, 02 二月 2017 15:10

媒體

氣候變遷下的濕地系統

面對開發破壞的大背景下,傳統的濕地保育,著重在維護生物棲地的功能上,濕地上的生物多樣性,成為重要指標,作為評定濕地保護等級的依據。但是在現今氣候變遷的因素下,乾旱、洪泛的來臨,更讓人注意到濕地系統,在調節水資源,以及改變微氣候的重要功能,甚至保護濕地,不該是點狀式的指定保護,而是該帶有流域觀念的系統思考。

 

國際的濕地保護運動,興起於1970年代,針對高度開發的環境,注意到全球濕地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