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室英國》看台灣西岸低地未來的契機(下篇)

作者:周靈芝 藝術工作者

(續上篇)

打開想像 因應未來

把《溫室英國》案例拿來和台灣做參照,許多人不禁想問,《溫室台灣》的結果又會是如何呢?如果,借用哈里森夫婦和參與《溫室英國》計畫案的英國藝術家觀點來看,氣候變遷已成必然的事實,那麼,重點將是如何對此一挑戰展開思考、設計,乃至新的信仰系統、甚至是發展新的經濟架構;並且「考察和提出……一個新的文化論述,以及就某個層面上說,是一套新的隱喻……,來為面對海水上升威脅的『XX地區』(里亞河谷及其流域,或是台灣 / 淡水河流域 / 雲嘉南沿海一帶?)進行一系列的重新規劃。」(註6)然而這樣的文化論述,不僅需要和科學家密切合作,對未來進行推估,而且整合大量「知識和資訊系統,透過各種科學、社會和藝術媒介進行收集、整理、對話和研究,進而從其『整個人生經驗』發展出來。」(註7)

目前為止,並沒有政府單位或是藝術家獲邀在台灣執行類似規模的計畫。倒是藝術家們自發性地在教學或創作實踐中,以及與國外生態藝術家合作連結的方式,進行了一些氣候變遷下,海水上升的局部地區未來環境和生活想像,如吳瑪悧與「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 合作,在2008年台北雙年展所發表的《台北明天還是一個湖》,以及她和英國藝術家大衛黑利在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教學卓越計畫中所策畫主持的「環境藝術創作坊-如果高雄只剩一座壽山島」。

其實,換個角度想,《溫室英國》提供的是一個思考的方向和範例,在地實踐則需要對每個地方各自的人文及環境紋理進行梳節與整理。位於台灣西南海岸上的嘉義縣布袋鎮廢鹽田濕地,因緣際會於2008年之後成為台大城鄉基金會洲南工作室面對該地氣候變遷及海水上升威脅下,以跨域整合精神進行濕地環境復育的實驗場域。在2009-2012年間,這項計畫結合了漁、鹽、生態、治水、綠能等產業與學界和在地資源,並引進生態放養、藝術、社區營造等各種能量,試圖為當地打開各種可能的想像,尋找出未來的因應之道。

鹽田低地作為國土生態防線

昔日圍海圈地闢建而成的布袋鹽田,於2001年廢曬後,
經過人文與自然的交迭,形成西南海岸一道獨特的地理景觀。(周靈芝攝) 

從地理位置和水系看,這塊基地正位於贊寮溝和龍宮溪水系之間,前者是區域排水系統的一部份,也包括鹽田排水;後者曾是八掌溪舊河道,同時負擔了一部份鹽田水路功能,如今也是區域排水之一。這整塊面積約600多公頃的廢鹽灘,和周遭的魚塭一樣,曾經是海水浸漫的台灣海峽東側魍港內海的一部份,19世紀以來,因淤沙堆積,海岸線逐漸向西拓展,內海土地多被圍墾為魚塭或鹽田,此處也不例外。但自2001年鹽場全面廢曬後,鹽田內自然衍替的結果,形成獨特的濕地環境,不僅高蹺鴴、東方環頸鴴等水鳥在此繁殖,也是包括黑面琵鷺、紅嘴鷗、黑腹燕鷗等候鳥過境度冬棲息時的重要場所。鹽田內所產生的豐富底棲生物,是這些水鳥重要的食物;鹽田西側區域長期以來積水較深,也成為珍貴的沿海漁業資源孕育區。

廣袤的鹽田濕地構成在台灣西南沿海一帶的特殊景觀。它或許也是面對氣候變遷、海水上升和國土流失的一道最佳生態防線。從國土規劃的角度看,鹽田濕地不僅因地處西南沿海的地層下陷地帶,扮演了重要的滯洪功能,濕地本身更具有吸收海浪拍打力量的作用,防止海岸侵蝕,取代已逐漸消失的早期濱外沙洲功能。再從產業的角度看,濕地的生產功能居所有生態系之冠。它是重要的漁業養殖區,與近洋漁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全世界三分之二的漁業集中在濕地,如潟湖、潮間帶,被用來養殖文蛤、牡蠣等,還可以稀釋轉化河川自上游攜帶而來的污染物及過多的營養鹽,有清潔過濾功能。

低密度的生態養殖是兼顧環境與生存需要的最佳生產方式之一。
冬日清晨,推廣生態養殖的布袋水產養殖業者邱家兄弟正在自家魚塭下水收網拎魚。(沈錳美攝)

還地於海—永續的綠色海上農場

紐約料理大師Dan Barber在2010年一場幽默風趣的TED演講《愛上一條魚》(註8)中,描述了位於西班牙西南角瓜達幾維河出海口附近濕地的一個養殖漁場Veta La Palma,如何以符合生態、永續的原則,生產出最具原味的魚。他們既不餵魚吃飼料,也不擔憂鳥群捕食,而是將重點放在如何維持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上。他們以粗放養方式取代集約養殖,衡量成功的標準是看在漁場內吃魚的粉紅紅鸛腹部。由於那是一個生態網,紅鸛吃小蝦,小蝦吃浮游植物,所以鳥肚的粉紅色越深,就代表著系統越好。也由於有好食物,這個漁場一年裡吸引了60萬隻鳥,超過250個品種,讓它在漁場之外,成為歐洲最大且極其重要的私營鳥類保護區。更重要的是,流經這裡的水來自瓜達幾維河,挾帶著所有現在的河裏會有的東西,化學污染物,殘留的農藥。但當河水從漁場流出時,進入大西洋,水裡已沒有雜質,流出的水比進來的時候還乾淨,代表著這個系統很健康,可以淨化水源。

廢曬後的布袋鹽田,經過自然衍替,已成大批水鳥棲息的濕地。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它是否可能成為人鳥共享、永續生存的綠色海上農場呢?(邱彩綢攝)

Veta La Palma的案例提供我們一個可以重新檢視台灣西南沿海國土規劃的參考。隨著氣候變遷、海水上升,曾經經歷過數次海侵、海退的西南沿海地帶不斷在低緩的沖積平原和洲潟地形之間轉換。而無論是海水上升或是旱澇兩極化的未來趨勢,至少在擁有鹽田濕地的布袋地區來說,似乎都具有比原先預想更佳的調適優勢。只要把生態系統維護好,當海水上升時,雖說陸上的國土流失了,但相對地,卻擴大了海上漁場的可行性,以及營造純淨水質的優良環境。即使就氣候條件而言,當地有半年處於乾旱時期,鹽田濕地的水份將因大量蒸散而變得更鹹,但仍可以促成豐年蝦和杜莎藻等這類適應極端環境、更耐旱且更耐鹽的生物發展,提供了食物鏈中最基層的營養來源,也維繫了整個生態鏈的運作。因此,如何讓地形經常處於變動中的西南海岸,成為永續養殖的綠色海上農場,或許正是面對氣候變遷下的台灣,思考未來挑戰時的一個重要方向吧!(2/2,全文完)

※轉載自共築方舟 氣候變遷調適入口網www.tcap.cepd.gov.tw

註6:參見:《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頁126。

註7:參見:《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頁133。

註8:見:http://www.ted.com/talks/dan_barber_how_i_fell_in_love_with_a_fish.html


延伸閱讀:

閱讀 4768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二, 03 九月 2013 17:32

媒體

把《溫室英國》案例拿來和台灣做參照,許多人不禁想問,《溫室台灣》的結果又會是如何呢?如果,借用哈里森夫婦和參與《溫室英國》計畫案的英國藝術家觀點來看,氣候變遷已成必然的事實,那麼,重點將是如何對此一挑戰展開思考、設計,乃至新的信仰系統、甚至是發展新的經濟架構;並且「考察和提出……一個新的文化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