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part2

尋覓保護區共管的雙贏之路

溼潤多雨的宜蘭山區,即使白天艷陽高照,往往中午過後,便開始飄起陣陣雲霧,漸漸伸手不見五指。善獵的泰雅族人追蹤獵物到此,總要特別小心,因為四周霧鎖溼林,不僅路滑難行、難以辨視,更可能這一秒踏上草灌叢,下一秒便跌落沼澤中!更可怕的是湖沼中密生的水草會緊緊纏住獵人的腳,讓人難以掙脫,直到氣力用盡,只能與大地長眠於此。老一輩的泰雅族人便如此警告年輕的獵人,水邊常有山羌、水鹿出沒,獵物雖多,但千萬要小心,追捕獵物時,絕對不可隻身踏入這片「鬼湖」!
「鬼湖」指的便是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中的神祕湖。如今湖域附近的泰雅族人已不再狩獵為生,鬼湖不再奇幻神祕,但美麗的湖景和原始清新的林相仍吸引不少人的造訪。離神祕湖最近的金洋村,有人便依靠指引帶路,做起交通接送的工作。

昔日香菇盛產之地

金洋村是一個以泰雅族為主要人口的小部落。位於中央山脈御恩山北方,南澳南溪右岸的一塊傾斜地上,海拔約1200公尺,又可分為上部落及下部落兩群。1960年代屬於澤敖列(Tseole)支群的奎諾斯社和屬於賽考列克(Seqoleq)支群的金洋社、哈卡巴里斯社(HagaParis)相繼遷移至此,因原本語言及風俗習慣有所不同而屢生衝突,後來長老教會傳入後,加上駐所警察關心介入,以及彼此語言逐漸通曉,漸能和平相處。
在保留區尚未成立前,早年政府曾在外圍的林班地造林,種有楓香、木油桐、相思樹、泡桐、柳杉、桂竹等。這裡的居民也會利用區內的楓香、木油桐及相思樹種植香菇。因此在1970~1980年代,香菇成為金洋村最主要的經濟作物,獲利頗豐。如今保留區中少有參天巨木或較粗大的樹木,正是因為過去人們砍伐此處的林木種植香菇所致。後來由於太空包種植技術問世,二方面劃定為保護區,較無破壞之虞,再者近年來市場上多進口大陸香菇,利潤大不如前;目前保留區的林相已慢慢復甦中。
自從1992年本區域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自然保留區後,一般人無法再隨意進入;但雖山高路遠,仍阻擋不了人們進入「鬼湖」、「神祕湖」一探究竟,常有民眾為探險以單車或機車代步而冒然闖入。此外不論是通往金洋村的公路,或是金洋村到達保留區間的產業道路皆十分崎嶇難行,並因岔路太多極易迷路,於是部分村民便以「生態旅遊」為號召,吸引遊客前來,再以四驅車載運,進入神祕湖尋幽訪勝,進行生態解說;然而此一活動若遊客未事先向管理機關提出申請,其實已經違法。

流經金洋村的南澳南溪大石林立,布滿峽谷、瀑布、深潭地形,神祕原始 氣息適合發展生態旅遊(圖片來源:邱錦和攝)

合力保育、惠益均享的共管理想

做為保留區最鄰近的聚落,政府和部落都在尋找一些新的可能,希望結合彼此的力量,規劃發展社區林業,讓社區也能參與保留區的管理。例如由社區自行籌組巡守隊巡山、護魚,或鼓勵居民接受生態保育培訓課程,未來可望在社區內設立旅遊服務中心,提供遊客導覽解說服務。
然而也有金洋村民提出更多想法,期待將保護區內若干生態敏感度較低的區域適當開放,供其發展健行導覽及民宿遊憩等觀光產業,以實際的經濟收益,促進村民主動參與保育的積極意願。
無論是社區林業或生態旅遊,如何透過妥善的規劃與經營,讓在地住民同享投入保育工作所獲之惠益,將是保護區經營成功與否的關鍵。要提升在地居民的參與度,甚至朝向保護區協同共管的理想邁進,在金洋村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期待早日達到雙贏的局面。
進入神祕湖林道必經的金洋村(圖片來源:詹嘉紋攝)
保留區中充滿生機的原始闊葉林生態(圖片來源:葉品妤攝)

 

匯入神祕湖的清澈溪澗(圖片來源:葉品妤攝)

 

 

閱讀 3699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 24 一月 2015 01:18

媒體

流經金洋村的南澳南溪大石林立,布滿峽谷、瀑布、深潭地形,神祕原始 氣息適合發展生態旅遊(圖片來源:邱錦和攝)

溼潤多雨的宜蘭山區,即使白天艷陽高照,往往中午過後,便開始飄起陣陣雲霧,漸漸伸手不見五指。善獵的泰雅族人追蹤獵物到此,總要特別小心,因為四周霧鎖溼林,不僅路滑難行、難以辨視,更可能這一秒踏上草灌叢,下一秒便跌落沼澤中!更可怕的是湖沼中密生的水草會緊緊纏住獵人的腳,讓人難以掙脫,直到氣力用盡,只能與大地長眠於此。老一輩的泰雅族人便如此警告年輕的獵人,水邊常有山羌、水鹿出沒,獵物雖多,但千萬要小心,追捕獵物時,絕對不可隻身踏入這片「鬼湖」!
「鬼湖」指的便是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中的神祕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