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27 十二月 2011 20:31

台東縣海端鄉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新武呂溪濕地):南橫大山上的銀絲帶

 

20
溼地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台東縣海端鄉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新武呂溪濕地)

01新武呂溪上游

02新武呂溪上游堰塞湖

03初來橋往上游視野

溼地類型

河川溪流型

溼地範圍

保護區範圍自新武呂溪下游之初來橋起,往上游經新武橋至支流大崙溪的拉庫拉庫溫泉,另一支流霧鹿溪至利稻橋,以及另一支流武拉庫散溪5.5公里處,總長度37.1公里。

溼地GPS座標

23°07'51"N , 121°08'54"E

成立時間

1998年12月4日

溼地面積

292公頃

海拔

412公尺左右

管理機關

臺東縣政府

溼地概況與人文歷史

溼地介紹

新武呂溪發源於中央山脈南段的三叉山、向陽山至關山一帶東稜,水質清澈,溪流魚類資源豐富,而主要支流包括大崙溪(Tahtah)、霧鹿溪(Duludulu)和武拉庫散溪(Pularkusag),三條支流在新武部落附近匯流後向東行,進入花東縱谷匯入卑南溪。帶著中央山脈養分堆積而成的沖積平原,賦予池上魚米之鄉的聲譽。隨著萬安溪、鹿寮溪和鹿野溪也加入奔馳的行列,卑南溪的旅程,在臺東市終於奔向太平洋的懷抱。

有鑑於1993年高雄縣三民鄉楠梓仙溪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成立,普遍受到國人肯定,因此同為郡社群布農族的台東縣海端鄉居民受其影響,發起保護新武呂溪運動,在鄉公所努力下,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省、縣各級政府的補助,自1994年起派員巡邏,檢舉非法捕魚。

1994年起,台東縣政府委託台東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進行魚類生態調查,發現新武呂溪的保育類魚種高身鏟頜魚與台東間爬岩鰍的數量甚為豐富。為積極維護新武呂溪的魚類資源,並提供溪流生態研究、教育及達到永續利用的目標,台東縣政府乃於1998年12月依野生動物保育法之相關規定,成立魚類保護區。

保護區範圍之河段自然而多樣,具有深潭、急瀨、平流等各種類型的水域,以及巨石、卵石、礫石、泥沙等底質環境,提供各類生物在各個生活時期的需要。水質清澈,石塊上的細微底藻與蜉蝣、石蠅、石蛾等水棲昆蟲生長良好,可提供魚類良好之食物來源。

歷史風華

東埔的布農族人,沿著中央山脈溪流發源地,大約19世紀來到海端鄉的新武呂溪流域建立部落。幾百年過去了,對於布農族人而言,新武呂溪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僅提供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也是布農族獵場與文化的搖籃。當新武呂溪的魚類遭受濫捕、電魚,高身鯝魚一度幾乎滅絕,海端布農人主動發起守護新武呂溪運動。臺東縣政府亦於1998年成立新武呂溪魚類生態保護區,初期由海端鄉公所組隊巡邏,檢舉非法捕魚,每75公尺就設點觀察。由於保育有成,緩衝區以上,高身鏟頷魚、鱸鰻的數量回復已稍有成果。

護溪有成,對布農族而言,除了繁延魚類生命的價值外,真正的目的是傳承布農族文化,同時也具有學術及社區產業的經濟效益。2004年後,部落族人加入河川巡守任務,開始將保護水源與生態保育的概念結合,共同展開培力訓練。2007年河川巡守隊正式交接給海端社區發展協會。發展至今,全村10鄰、200多戶,沿著初來橋上溯海端、初來、新武等部落,已有「全民監督」的共識。

目前河川巡守隊正式編制20位成員為主,平均年齡約30多歲,巡守範圍通常從初來橋上溯新武呂溪主流到新武部落(緩衝區)附近,最遠巡守至霧鹿。除了環境維護、水質污染監督外,也負責管制人員進出保護區的事務。通常巡守隊會沿南橫公路(臺20線)清理髒亂點,遇有河川獵捕野生動物、毒電網魚類、採集砍伐植物與破壞偷挖海棗等,便會依法舉報。

溼地環境介紹

動物分布

本區魚類資源依據過去之調查資料,至少有鱸鰻、台東間爬岩鰍、何氏棘、台灣鏟頷魚、高身鏟頷魚、菊池氏細鯽、平頷、粗首 、台灣馬口魚、褐吻虎及日本禿頭鯊等十一種。其中高身鏟頷魚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鱸鰻及台東間爬岩鰍則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此外溪流常見的鳥類則有綠簑鷺、夜鷺、小白鷺、鉛色水鶇、小剪尾、河烏及磯鷸等。常見的兩生類有盤古蟾蜍、日本樹蛙、褐樹蛙、斯文豪氏赤蛙及拉都希氏赤蛙。

特殊物種介紹

鱸鰻(Anguilla marmorata)

白天喜歡棲息在砂泥底部,只露出頭部呼吸,到了夜晚才游出覓食,吃些魚類、蝦、蟹類。體長可達160公分。幼魚在河川中成長,成魚會在春末夏初回到海中產卵,孵化後的仔魚變成透明的鰻線,耗時5個月,才再回到河裡生存。臺灣將鱸鰻名列保育類魚種20年,近年因為野生數量明顯大量復甦,農委會於2009年4月1日起正式解除保育,將鱸鰻降為一般野生動物。

06鱸鰻

瀕臨絕種的物種

高身鏟頜魚 (Varicorhinus alticorpus,俗名:赦免、免仔、高身鏟頜魚)。

珍貴稀有的物種

鱸鰻 (Anguilla marmorata,俗名:花鰻、烏耳鰻、紅土龍、白鱔)

台東間爬岩鰍 (Hemimyzon taitungensis,俗名:石貼仔)

保育現況

本溪流的集水區內之土地為布農族的傳統生活區,在大崙溪下游約1.5公里的東岸山坡地、新武橋至初來橋間新武呂溪南岸山坡地,以及霧鹿溪南岸部份地區屬台東縣政府管轄的山地保留地,其餘集水區則屬台灣省林務局管轄。至於保護區範圍內之土地則皆屬公有河川地 (包括國有林班地及未登錄地),多保持自然狀態,目前在大崙溪與霧鹿溪匯流口以上的支流屬林務局管轄,新武橋到初來橋段則由台灣省水利處管理。

台東縣海端鄉公所雇有巡查員負責保護區巡邏,以維護溪流魚類資源。然而保護區內緩衝區因鄰近南橫公路與大型停車場,假日擁進大量遊客,對環境造成破壞與壓力。執勤的巡守員只能多向遊客宣導如何避免破壞魚類棲所,與垃圾減量。此外永續利用區曾有釣客將外來魚種放生,亦成為保護區一大隱憂。

而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也為保護區帶來鉅大的影響。當年八八水災的土石流,不只掩埋深潭與巨石,也將位於核心區大崙溪、霧鹿溪溪床的魚苗與魚卵深埋土石之中,目前僅剩武克桑溪仍保有深潭急瀨,成了未來新武呂溪恢復豐盛魚群的希望。

然而對保護區最大的生態衝擊,還是來自公部門開發政策的衝突。以臺東水利會的關山大圳為例,該圳長期在卑南溪支流截水灌溉,使得截流以下的河床乾涸,許多像是高身鯝魚、臺灣鯝魚等迴游性魚類受困於關山大圳,無法回游。根據巡守隊的資料指出,生態失衡後,外來種的石(魚賓)魚已經侵入至新武呂橋下。巡守隊擔心,正因為下游種種不當的硬體建設而無法迴游到上游原生地,新武呂溪的鯝魚野生族群可能會愈來愈少。

河川巡守發展至今雖已成熟,政府補助的研究調查費用也足以延續巡守隊的任務,然而許多年輕人卻逐漸失去服務的動力,以致於巡守隊2010年開始積極思考發展生態旅遊與導覽的可能。其中如何引導部落年輕人參與河川守護的行列,成為巡守隊的當務之急;因為布農子弟若能透過巡守,逐漸熟悉家鄉百萬年來有如活古蹟的地景地貌,加上結合自身傳統文化,推展河川保育的觀念,帶領來訪的旅客認識新武呂溪的壯麗、感受布農族文化的精彩。如此或可發展為社區產業之一,讓守護新武呂溪、守護布農文化的責任一代傳一代。

其他相關資訊
相關專文介紹

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

http://econgis.forest.gov.tw/wetland/detail.asp?wl_id=wl12

國家重要溼地資料庫入口網站

http://wetland-tw.tcd.gov.tw/drupal/node/100

交通方式

開車前往:可由台20線 (南橫公路) 進入本區。

大眾交通工具(客運):從鼎東客運臺東站、關山站或池上站皆有車通往霧鹿與利稻,在關山轉車。由於車班少,建議先確認班次表,並與鼎東客運保持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