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濕地基本資料 |
|
中文名稱 |
馬祖-清水濕地 |
英文名稱 |
Cingshuei Wetland |
溼地類型 |
海岸自然濕地 |
溼地GPS座標 |
福建省連江縣南竿鄉 26°10'50"N , 119°57'03"E |
溼地面積 |
12公頃 |
濕地範圍 |
本濕地位於福澳港西南側、距勝利水庫北方約70公尺處,東至堤防,西以台電珠山火力發電廠為界。 |
地質 |
沿岸砂質 |
管理機關 |
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連江縣政府 |
二、溼地概況與人文歷史 |
|
溼地介紹 |
清水濕地,早年是自然的砂灘,由於戰地政務時期防波堤的興建及海砂的挖取,而產生現今的泥灘、砂岸、水泥岸等。再加上山坡地的地下水源滲出,及家庭污水所帶來的有機質營養源,造成了清水濕地生機蓬勃的風貌。本濕地也是馬祖當地漁民船舶的避風港。 |
歷史風華 |
民國95 年本縣南竿鄉清水澳口經內政部營建署列為國家級溼地,馬祖清水濕地是內政部營建署列為國家級重要濕地之一,與淡水河紅樹林濕地、台中高美濕地等39處同等級。 |
三、溼地環境介紹 |
|
自然生態 |
馬祖的原生植物多為灌木或草本,植物生活型90%以上為草本,故其天然植群型態以草生坡地為主。清水濕地潮間帶生態資源非常豐富,有網目海蜷、黑口玉黍螺等軟體動物,也是黑口玉黍螺在世界分布的北界。鳥類有鷺鷥、紅喉潛鳥、短尾鸌、白斑紫嘨鶇、鹬鴴科等。近年來受洋流影響,中國沿海的互花米草在清水濕地繁殖迅速成長。由於互花米草生存能力強、侵略性高,一度產生清水濕地陸化問題。 |
動物分布 |
清水溼地的招潮蟹目前發現有兩種,分別是清白招潮 (Uca lactea) 與北方招潮 (Uca borealis)。就生態價值而言,清白招潮可以分布到浙江、山東,算是普遍種,然在島嶼上能夠發現它,也表示該濕地很適合海洋生物生存。 |
濕地植物介紹 |
由於馬祖的海岸沙灘較為平緩,潮間帶約60 至80 公尺,其間無植物生長。高潮線之後可見小海米、濱防風、蔓荊、高麗芝、馬鞍藤等,由於這些植物有些為匍匐莖,或是深根性的,因此具有定沙的功用,不僅為沙灘增添色彩,更是保護沙灘環境的要角。 馬祖卷柏屬卷柏科蕨類植物。根能自行從土壤分離,捲縮似拳狀,隨風移動,遇水而榮,根重新再鑽到土壤裡尋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極強,在長期乾旱後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後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 |
濕地物種介紹 |
紅喉潛鳥(Gavia stellata)是分佈最廣的一種潛鳥,也是潛鳥科最小的成員。主要繁殖於歐亞大陸和加拿大的北極地區,在海岸和大湖地帶過冬,例如中國東部。它們主要在淡水繁殖,但也在海中覓食。紅喉潛鳥和所有潛鳥一樣,以魚類為主要食物,可以潛入7.5 米的水中覓食。 |
濕地物種介紹 |
日本松雀鷹(Accipiter gularis)是臺灣所有猛禽中體形最小的,在臺灣為尚稱普遍的過境鳥,雄鳥眼紅色,眼圈黃色;雌鳥眼黃色。常與赤腹應同時遷移,但並不混群,通常單獨行動。其棲地通常為各種樹林,包括濕潤的落葉、針葉林,次生林及紅樹林。從海平面到海拔2400 公尺皆有分佈。 紅隼(Falco tinnunculusMcClelland)在台灣為普遍的冬候及過境鳥,主要棲息於低海拔開闊地。紅隼棲地非常多樣,從草地、海邊、森林到農村區均有記錄;除上述環境外,也會進入都市上空活動。飛行能力強,會做短距離的滑翔。主要以小型哺乳類、小鳥及昆蟲為食。 |
保育現況 |
清水濕地周邊有台電火力發電廠及與自然海岸景觀不協調的台電回饋之自行車道等設施,令人憂心。近幾年嚴重陸化,有「互花米草」入侵,且已很久沒有三棘鱟出現的記錄。清水濕地在2012年9月26日因工程廠商施工不慎,造成台電重油外漏污染,也讓濕地內生態面臨嚴重威脅。 |
四、其他相關資訊 |
|
相關專文介紹 |
《100年清水濕地保育行動計報告書 - 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 《搶救馬祖最後濕地》 |
交通方式 |
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 |
氣候 |
馬祖地區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受季風、洋流及地理位置影響,有分明的四季天氣,冬冷潮濕,春夏多霧,秋天則是一般穩定天候。馬祖的緯度稍微高於台灣北部(約一度),但因靠近中國大陸的大陸型氣候,氣溫比台北低,年平均溫度為攝氏18.6度,早晚溫差大,每年氣溫12月到2月之間最低,2月份月均溫僅10度左右,7、8月氣溫最高,月平均溫度在29度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