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野蓮-原味的眷戀


文提供:黃宇嫺  
圖提供:曾昭銘

時序進入夏至,驅車順著東西向快速道路溜下後,越過一區又一區復刻式的文旦柚子園,來到阿銘與眾不同的野蓮池。眼前這看似不起眼的埤塘,蜻蜓、蝴蝶漫天飛舞,小雨蛙猖狂的開嗓高鳴,還有黑眶蟾蜍蝌蚪、吉利慈鯛閒游。這裡不像是蓮池,更像是座生態魚池,邁過小葉厚殼樹苗幼嫩的綠籬,就在水社柳池畔,近觀野蓮,麻豆加輦邦,天微涼。 

圖說:野蓮池畔,彩蝶輕舞飛揚。 圖說:野蓮池活躍的生態,說明了阿銘對環境的理念。


無農藥,零肥料野蓮栽培
2006年,原是南科客服工程師的曾昭銘,放棄了高薪工作,回到故鄉,承繼了爺爺留給他的農田,開啟了種植有機野蓮之路。曾是種稻高手的爺爺,因長期噴灑農藥而罹患肝癌,讓他深刻體認到農藥的危害,決心以最自然原始的方式來種植。

野蓮,學名為龍骨瓣莕菜。對栽種野蓮的客家農民來說,保持蓮池的乾淨整潔是一種信仰,也是既定的種植行程,因此阿銘這座落葉、魚、圓田螺皆進駐的蓮池,也莫怪當初不被大家看好,而他,卻讓美濃在地的特有味道,在麻豆悠然飄香。清晨時分,他便在野蓮旁撐大雙眼,仔仔細細地觀察著水螟蛾的一舉一動,看著牠一口一口、緩慢地蠶食鯨吞掉他珍愛的野蓮葉。夜晚時,他就來到水圳邊,頭上戴著探照燈,拿著小撈網在圳溝中打撈大肚魚,再放回野蓮池中,訓練飢餓的牠吃水螟蛾。有時在冰凍的池裡,翻攪著底土徒手抓福壽螺,有時又拿著長長的釣竿,像個雕像似的,直挺挺的佇立在池中央釣泰國線鱧……他的種種行為,是那麼的令人摸不著頭緒。但也正因他如此異於常人,才會做這麼特別的事,珍惜疼愛萬物的生命,絕不噴灑一滴農藥種植野蓮,來自於他堅定的信念。

在阿銘的細心調教下,烏鰡獨愛福壽螺解饞,錦鯉則以覓食野草、藻類養生,當牠們將所吃的樹葉與有機質消化分解後產生的排泄物,最終仍是回歸至底土層,水域循環即會相當的健康、穩定。看到這各式各樣的天然生態,不需看驗證證明書,就足以說明,這片野蓮池,既沒有施用化學藥劑,又可避免如慣行農法因施用肥料的肥力控制不當,所造成的過肥問題。

當雨季來臨時,一場專屬於野蓮的華麗冒險就此展開。原住民房客蝌蚪,成群結隊的在其假長莖與細沙之間樂活奔竄,瀕臨絕種的台灣萍蓬草美麗的黃色小花和野蓮雅緻的白色小花輪流妝點著池子,與河蚌共生的池魚,則利用長孔管將卵蛋延伸至外腮旁度過缺水期,當五顏六色的小魚孵出來時,便親吻著野蓮柔軟的身軀做天然按摩,幫忙去掉莖上的細藻角質層,還有河蚌負責過濾水中雜質。這就是阿銘利用「純天然的生態防治法」營造出來的理想國。

自產自銷,粉絲團經營忠實顧客
早期阿銘曾因投入無農藥野蓮栽培這難題,導致自己的生活經濟拮据。他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還是要忍耐。土地是爺爺留給我的,我不能把它放棄,如果放棄了,我反而變成沒有在尊重土地,因為土地對一個農民來說是最重要的。」他樂天知命的精神與敬天愛土的感恩,和對於自己農事工作的執著用心,著實令人感動。

大約3年前起,阿銘的經營型態已有所改變,他的野蓮是採真正的產地直銷,而非透過市面上一般流通管道銷售,經由他每日用心經營的部落格,客人用e-mail和電話訂購,並擁有「買買氏粉絲團」這群忠實顧客。他堅持客人下訂後才採收,只為保有野蓮最清脆的口感、營養與記憶中的味道,再經過二次謹慎到幾近龜毛程度的沖洗、包裝後,他才能安心的利用宅配將貨送達客人手中。「我寧可拖時間,也要把野蓮的品質顧好,一切就交給客人去咀嚼、感受,這就是所謂的認同感吧!」

如今,他不僅是買買氏粉絲團的名人,也是美濃當地種植野蓮的農民爭相取經拜訪的教主。而他的野蓮也從早期乏人問津的滯銷狀態,演變成如今擁有「非食不可」的固定客源,收入應該穩定成長,但奢華這詞彙似乎跟阿銘搭不上邊,他依舊維持一貫古樸的隨性作風,全心專注於自己對工作的認份。

圖說:加輦是西拉雅族的保護神,邦為邦土,空一格是對神的敬意。
「加輦 邦」品牌顯示阿銘是平埔西拉雅族後裔,也訴說著老祖宗對環境最謙卑的生產方式。

結合沼澤生態復育,注入新思維
由於臺灣農業人口老化,根深蒂固的農業經營觀遲遲無法革新,阿銘認為只要有新思維的注入,臺灣農業就能化危機為轉機,即使有機栽培的農作物既費時又費力,但他深信這是臺灣農業的曙光。

他田裡的土壤和水質送農改場檢驗後,轉型期認證是通過的,但就現行制度,真正的有機栽培是連空氣都得是有機,在他身處生態孤島的蓮池,只能算生態農法種植。自詡為有機種植,全憑藉著良心保證及身為農夫的最後一份尊嚴與責任,更重要的是,心態也要有機,才能正確掌握自然能量的衰退。

堅持與自然永續共生的阿銘,他的栽種水源來自潔淨無福壽螺的地下水,也就是所謂的地下逕流,是經蒸發後又降雨落回土層的循環水。池裡面的動、植物就吸收這些可不斷重複利用的水份,進一步來為環境涵養水源並形成共生,因此土壤的肥力會一直維持在平均值。

在這塊儼然已演變成沼澤濕地的野蓮池內,孕育出極為豐富多樣的生態物種,除了具有復育的責任外,連附近真理大學生態觀光經營學系的老師都到此觀摩,也成為學生上課時最生動的活教材。

圖說:曾昭銘說:有機種植是農夫的最後一份尊嚴與責任。(梁耀文攝影)

站上講台,傳達生態理念與知識
「我只是真理大學R棟6樓實驗室的兼任助理,就這樣而已啦!」但也因他豐富的實務經驗,進一步連社區都會邀請阿銘過去講解如蜻蜓、魚類或自然觀察方面的解說課程,擔任講師,教授生態方面的相關內容。他將悉心照料蓮池的經驗與過程,藉由講課再次將他的理念、知識宣揚擴散,等於是間接將生態的訊息傳達給世人。「那種效果,反而比再去鼓勵年輕人回鄉種田還要好。」

問他覺得現在的自己幸福嗎?阿銘老師說:「幸不幸福是一回事,但跟原本那些事至少已區隔出來,反正我們已經做到那個點,這樣就好,畢竟那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的確,我們現在比前幾個世代更富裕,有更多的食物、衣服、車子和假期、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工作,以及更健康的身體,但是雖然收入增加了兩倍以上,西方人卻沒有比五十年前更快樂。

在推展生態種植的路程上,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我們需要更多像阿銘一樣的有心人。而支持他的理念及產品,令人感到安心踏實,畢竟這環境,是需要我們大家一同守護,形塑一股安定的力量,讓人類、農村、自然,永續生存於地球之中。

 

閱讀 7378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四, 25 七月 2013 18:18

媒體

時序進入夏至,驅車順著東西向快速道路溜下後,越過一區又一區復刻式的文旦柚子園,來到阿銘與眾不同的野蓮池。眼前這看似不起眼的埤塘,蜻蜓、蝴蝶漫天飛舞,小雨蛙猖狂的開嗓高鳴,還有黑眶蟾蜍蝌蚪、吉利慈鯛閒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