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寮水梯田part1

貢寮水梯田

人與環境互助互惠‧里山精神臺灣再現
│推動時間│2011年
│面  積│2012年為止執行友善耕作約45分地
│範 圍│ 主要分布於雙溪河兩側,貢寮區吉林里、內寮區域等山區

提到貢寮,你會想到什麼?核電廠興建爭議、音樂季或是東北角著名風景區?你能想像貢寮地區也有澄黃金穗稻浪、層次井然的水田景觀嗎?位在較內陸的吉林村內寮山谷,便能見到那份山間農村特有的淳樸靜謐風貌。
梯田成為溼地與森林兩種不同生態系的交會帶,除了生態學上的邊際效應,也因為具備銜接溪溝與河谷的廊道功能,使水田生態擁有更為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尤其貢寮區內有雙溪河貫穿,在內寮溪、遠望坑溪、石壁坑溪的山谷間零星散落的梯田,由山澗、溪流、湖泊、水圳錯綜構築,彷彿自成一格成為水域生物的方舟,也成了山村人的生命搖籃。


過去臺灣北端曾有不少梯田地景,沿著坪林、石碇山區到東北角一帶,曾是生產水稻及茭白筍的大本營,近年因為人口凋零、經濟效益不符的情況下,梯田陸續廢耕,目前僅剩下三芝、石門一帶,以及貢寮、雙溪等山區還保存零星水梯田。不僅如此,近十年內更陸續遭受山區的河川整治、道路開發拓寬等大規模工程影響,直接、間接截斷山區的河溪水文,導致水資源枯竭,迫使水梯田環境急遽消失,自然生態也逐漸劣化。


曾到過貢寮水梯田,望著梯田與山林景致和諧融合的人,都會禁不住讚嘆這裡就像是日本里山,「里山」不是地名,而是泛指鄰近山林的社區聚落。因橫跨山區與平原,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加上稻田創造了溼地生態,而吸引許多生物棲息於此,形塑出人文社會與自然生態和平共生、共存共榮的獨特樣貌。這樣
的農業文化,不就是先民們以最低度開發環境而獲取所需,卻能達成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智慧嗎?


逐漸地,各界開始反思該如何讓里山精神重現於貢寮,2009年,林務局開始推動重要農業溼地復育;2011年邀請貢寮人社區報工作室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等民間團體合作,展開貢寮山區水梯田的復耕與田寮洋溼地保育行動。經過半年時間,有了水的梯田蛻變成一處友善耕作的環境,開啟了復育的美麗篇章!
寧靜水面下,龍蝨進駐了,水蠆各據一角,蛙類也來產卵;被當作水域指標生物的蜻蛉目昆蟲,就有多達五十餘種,數量接近臺灣所有蜻蜓種數的三分之一,實在驚人!其中極為稀有的黃腹細蟌,自1978年之後全臺僅有在北海岸石門梯田區曾有零星發現,此處則出現 3 個穩定族群,還曾在其中一處僅 1 分地的稻田中,觀察到超過100隻的驚人數量,看來黃腹細蟌已將貢寮水梯田視為可長留的家園了。


還有一處已廢耕多年的梯田,在重新翻整、蓄水但不耕作,僅營造溼地生態下,田中逐漸滿布自然長出的鴨舌草,還有畦畔莎草、碎米莎草、圓葉節節菜、小穀精草、白花紫蘇......連極為稀有的大穀精草等水生植物皆被大地喚醒,爭相綻放秀麗風采。植物招來了更多的水生昆蟲,仰泳椿在水裡四處游動,不常見的隱紋絲蟌也急遽成長;再細細一瞧,田水中還有青魚將魚悠游呢!以溪蟹、魚、蛙為食的食蟹在田間捕食田螺;就連田埂上,也出現了山羌的足跡;抬頭望向天空,還有大冠鷲停留理羽而後呼嘯飛行的蹤影......


復育行動從水田開始;水滋養了這片廢耕梯田的乾旱土壤,這一切山野盎然、蟲鳴鳥獸的景觀,很自然又回來了。而位在下游的田寮洋溼地,其地理區位、水文河系皆與貢寮梯田水脈相連,因地處候鳥南來北往的重要補給基地,目前已累積超過300種的鳥類觀察紀錄。前幾年也因丹頂鶴滯留此地,吸引眾多鳥迷觀賞而風光一時。2010年雖曾籠罩於徵地開發危機,最後終於保住;2011年秋天便陸續看到了鴻雁停留、小天鵝盤旋而過,可謂是鳥類國際機場!
美麗的水梯田溼地復育詩篇正熱烈上演。未來的貢寮山村與田寮洋溼地還會有哪些精采情節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閱讀 6204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 28 一月 2015 05:09

媒體

提到貢寮,你會想到什麼?核電廠興建爭議、音樂季或是東北角著名風景區?你能想像貢寮地區也有澄黃金穗稻浪、層次井然的水田景觀嗎?位在較內陸的吉林村內寮山谷,便能見到那份山間農村特有的淳樸靜謐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