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溼地 扭轉環境劣勢的典範

作者:廖靜蕙(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早年因海水倒灌成為濕地,農委會林務局近年在當地投入生態復育,濕地搖身一變成為水鳥天堂,也是台灣地層下陷區成功扭轉劣勢的首例。

地層下陷加颱風 農漁地變濕地 大自然也來土地變更

Chenlong-01位於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靠海的溼地,由草澤、池塘、魚塭、溝渠以及休耕農田所組成,面積約171公頃。1986年以前,這裡種植著甘蔗、稻米、花生、甘藷等作物,小部分為養殖魚池,蓄養草蝦、文蛤、烏魚、虱目魚、蟹類等。

成龍村原名是「牛尿港庄」,位於雲林縣口湖鄉北港溪的支流牛挑灣溪畔,曾是牛隻出口到中國閩江的重要港口,因名字不雅,1948年向鄉公所爭取改名為「成龍村」,期待後代子孫成龍、成鳳。代代在此殷勤務實耕作的農民,卻不知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反而讓土地無法負荷。

由於地層下陷,在1986年的韋恩以及1996年的賀伯颱風侵襲所引發的海水倒灌後,成龍村約90餘公頃的農地就此淹沒,長期積水更使得土壤嚴重鹽化、無法耕種。部分居民將溼地改為魚塭,轉型從事魚蝦養殖業,但大多數則是任其荒廢,逐漸成為現今的成龍溼地。

2005年林務局發現這片淹水的農地區塊完整,具有極佳的生態復育潛力,於是啟動了「雲林縣口湖鄉溼地生態園區經營管理示範計畫」,承租數十公頃廢耕的農田,讓土地長期休生養息,預計以10年時間來打造成「口湖溼地生態園區」。2009年夏,進一步委託觀樹教育基金會開啟「成龍溼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由基金會人員進駐推展長期的社區陪伴與環境教育。

6年的努力,成龍溼地已成了國內少有具極高可及性與親近度的賞鳥據點,已觀察到的鳥類有30科92種,從入秋後到隔年的春天,常可見大群的雁鴨與鷗科等侯鳥,較為珍稀的鳥類有黑面琵鷺、小燕鷗、黑嘴鷗、紅隼、彩鷸、短耳鴞等。而魚、蝦、蟹、貝以及底棲生物,也在這裡定居。

環境教育經營三代班

觀樹基金會入駐村落,以非營利組織一貫的活潑、彈性及創意,結合社區營造與環境教育,讓溼地的存在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翻轉了居民對這塊看似荒廢了土地之看法,生態保育在社區中得以紮根。

一個外來的團體進駐到社區,要讓居民搞懂並且接納,難度可想而知。觀樹在初步了解社區的形態,一開始便鎖定兒童為溝通的對象,讓兒童將所學到的帶回家裡,逐漸往上影響到父、母與祖父、母等上兩代的居民,「成龍溼地三代班」於焉成形,帶領成龍國小師生溼地探索與教育活動。

2007年一隻右翅受傷而不得不終生留守成龍溼地的鸕鶿,吸引了居民的注意。三代班的成立,讓孩子觀察這隻經常出現在成龍溼地的各個角落鸕鶿,了解牠的生活習性,當作生態觀察的練習。三代班並任命牠為「班長」,一度成為村裡三代班的共同話題。孩子們記錄著班長出沒的地點,一直到2010年7月,即使班長已完成牠生命的使命,不再出現,卻成為村民共同的記憶。

生態觀察拿出偵探精神

Chenlong-022009年暑假,基金會再與成龍國小攜手成立「成龍溼地偵探社」。濱海的成龍國小,原本就有海洋教育課程,現在,孩子們更將拿出偵探的求知精神,進行溼地探索,還要帶動社區居民一起關心溼地生態保育。

孩子們在老師與觀樹教育基金會人員帶領下,展開溼地鳥類、魚類調查、秘密基地探訪、社區參與、超級任務等5大主題。學童們也利用寒暑假及周末,進行溼地生態紀錄,記錄了成龍溼地有數十種野鳥,包括候鳥與留鳥,他們發現有愈來愈多鳥類選擇留在此生育寶寶,繁衍下一代,也了解了這就是環境良好的現象。這樣的表現,讓成龍國小校長許宏男說出,溼地生態有如一座橋樑,促進學校與居民的交流。

裝置藝術 溼地變妝

其實,溼地對於世居於此的居民,原本存在著莫大隔閡與疏離,除了針對兒童的環境教育,2010年世界地球日40周年,林務局與觀樹基金會也推出首屆的「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不但打開村中的大門,擁抱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也讓社區居民與社會大眾關注「地層下陷溼地」與人的環境議題。

至今連續2年的國際藝術季,由來自台灣本土及世界各地的藝術家,搭配成龍國小師生、社區居民及工作假期志工,運用當地既有材料,發揮創意與巧思,共同協力完成地景裝置創作。作品所使用的材料大多就地取材,並符合環境零污染的理念。

為了迎接來自各地的嘉賓,觀樹基金會舉辦了一場史上最長工作假期的志工招募活動,參加的志工都需身懷絕技。藝術家與志工的住所,則由成龍村民主動提供,活動過程中的大小事務,從準備點心到當藝術家的小助理都由村民自力自發協助,整個村落動了起來。

「國際環境藝術節」的創意行動,活絡且重新連結了當地的自然生態、居住環境以及社區居民關係。藝術家為了了解傳統插枝養蚵的方法,村民就熱心取了竹子和蚵殼到現場示範。孩子不但自己創作,下課後,就自動來協助藝術家的創作,也從中學習。一場環境藝術節活動不但讓成龍溼地增添了裝置藝術創作,也牽動了村內大小村民的心,溼地對於社區居民不再陌生。

孩子們在溼地探索中,逐漸認識並了解溼地與家園的重要性,同時也帶動了家長與社區居民的參與,連帶提升了社區自我意識和認同感,這樣正向的效益循環,扭轉了環境劣勢,為台灣的溼地多了一個詮釋。

閱讀 6140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 06 十一月 2013 13:53

媒體

Chenlong-01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早年因海水倒灌成為濕地,農委會林務局近年在當地投入生態復育,濕地搖身一變成為水鳥天堂,也是台灣地層下陷區成功扭轉劣勢的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