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故事
滄海桑田的生命驚奇
300年前荷蘭人所繪地圖中,可看到標示著倒風、臺江等較大內海(潟湖),有八掌溪、曾文溪及急水溪等多條溪流注入。最早這裡是平埔族的活動範圍,至明鄭時期,開始有漢人進入,沿著急水溪深入內地開墾;清朝時期的倒風內海,已是一片交易熱絡、船楫雲集的繁榮景象。然而1731年之後,因急水溪和曾文溪屢次改道,倒風內海逐漸淤積,到了20世紀初日治時期,這個潟湖已然成為一片平原。
曾有的河港繁華雖已逝去,卻有更多圍墾拓荒的農民沿著河岸發展聚落。然而一次次颱風洪氾成災,大多數聚落一一遷離。直到政府於1990年代開始在急水溪兩岸築起堤防,仍有聚落留在行水區內,在溪床上種滿雜糧和玉米。
蛻變的土地充滿生命驚奇
漢民族善於逐溪河拓荒墾地,最終卻仍不得不在自然的力量下,棄守經營多年的家園。村落遷走了,耕地荒廢了,然而這片土地卻又彷彿受到300年前的召喚,在不為人知間,逐漸重回潮汐相伴的往昔。良田不在,紅樹林悄悄進駐;往日農夫彎腰收穫的場景,也轉換成潮間帶的蝦蟹橫行。滄海桑田的變化,映照人世的數百年聚散,但在天地間卻是區區如彈指!
這片土地一直在蛻變著,也一直在迎接生命的驚奇。2009年學甲農會正設法為這片溼地找尋新的可能,希望發展成為溼地生態園區,並委託臺南市生態教育學會進行鳥類資源調查。「只要認真一點,說不定可以記錄到黑面琵鷺!」調查小組成員曾如此笑謂;沒想到竟一語成真,號稱國際明星鳥的黑面琵鷺居然在2010年2月間出現在生態園區內,令參與調查的夥伴相當興奮。
根據臺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的紀錄,黑面琵鷺是在2010年2月間開始出現在生態園區的沙灘地,最高紀錄在200隻左右,3月間還記錄到127隻,3月底只剩下5、60隻,4月初還有3、40隻左右,都是長出繁殖羽毛的成鳥。
黑琵罕見習性曝光
這是學甲區急水溪一帶首度出現大批黑面琵鷺族群蹤跡,令人欣見黑面琵鷺在臺灣又多了一個新棲所。因為這裡位處急水溪北堤防內側,在退潮時,水位降低,露出淺灘,人為干擾不多、食物來源充足,又有堤防擋風,難怪黑琵喜歡在此棲息、覓食,儼然將此處當成新家了。
當地的黑琵大約下午5時後,會分批飛往附近魚塭覓食,生態習性和曾文溪主棲地的黑琵相同;但急水溪的黑琵更多了「樹棲版」形態,相當有趣。因為堤防旁邊還有木麻黃樹,黑琵會飛上木麻黃樹梢爭咬樹枝,似乎是為北返築巢做練習準備,引起保育團體及愛鳥人士的關注。
未來學甲溼地生態園區是否能成為黑琵的新家、甚至以溼地生態為號召成為觀光旅遊「新的好所在」?滄海桑田的演變故事在此不斷上演,我們唯有存著順應自然、敬重萬物的心,努力維續這塊土地上多樣的生命,才能讓故事綿延不絕、持續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