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22 十一月 2016 19:09

影片【第十屆自然生命印象短片徵件:蛙】

創作者:李安豐

時間長度:6分14秒

拍攝地點:臺中都會公園

作品簡介

斑腿樹蛙是台灣的外來種,繁殖力及環境適應力都強,自從2006年在彰化田尾發現後,幾年下來數量擴散非常快速,因為和臺灣原生種布氏樹蛙棲地重疊,產生嚴重的排擠效應,導致中南部各地布氏樹蛙數量銳減,也間接危害到許多臺灣原生種蛙類的生存。

於是東華大學與臺中都會公園聯合成立青蛙調查團,要紀錄園區內蛙類生態數據,同時還要移除可怕外來種-斑腿樹蛙。這項活動可以瞭解蛙類成長的過程,從青蛙卵泡、蝌蚪到成為幼蛙、成蛙,都可親眼看到,是觀察青蛙生態的最佳機會,另外還能看到夜間才現身的嬌客,像棲息中的飛禽、軟體動物、蟬蛻和剛蛻殼羽化的幼蟬,及一些罕見的昆蟲。

活動結束後,會清點捕獲的斑腿樹蛙,帶回東華大學進行觀察研究,有些還會做上記號,再放回原棲地進行觀察,幫助我們瞭解牠們的生活習性,以防止外來族群大量擴散。

臺中都會公園的青蛙調查,已經持續多年,蒐集到許多基礎生態數據,得以繪製出蛙類消長曲線,未來希望能透過兩棲生態監測,進行棲地保育,讓布氏樹蛙有機會,重返原棲地順利生長繁衍。

地球暖化造成氣候異常,許多動植物已瀕臨消失命運,從許多外來種入侵擴散,嚴重威脅到臺灣原生種的生存得知,如果再不設法將我們的環境恢復正常,屆時地球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浩劫。

評審推薦

台藝大電影系副教授吳麗雪認為,本片紀錄了東華大學與台中都會公園聯合舉行的蛙調活動,詳細介紹青蛙從卵泡、蝌蚪、幼娃到成蛙的成長過程,同時藉由蛙類生態調查數據與專家學者的解說,讓觀眾瞭解外來種斑腿樹蛙已嚴重危害原生種布氏樹蛙的生存。本片喚醒觀眾關注保育臺灣原生種生物的重要性。

 

※ 本作品於第十屆「自然,在一起」短片徵件榮獲 生態紀錄短片組 第三名殊榮。

※ 本文轉載自環境通訊網

附加資訊

  • 影片分類: 環境變遷
  • 發行單位: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片長: 分鐘

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