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23 七月 2012 16:05

以文化理論研究五股濕地管理模式及民眾參與研究區功能發展

論文名稱

以文化理論研究五股濕地管理模式及民眾參與研究區功能發展

學位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99/碩士

研究生

王曹晏婷

指導教授

廖學誠

其他資訊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論文

頁數:151

中文關鍵詞:文化理論、濕地管理、民眾參與、五股濕地、二重疏洪道

外文關鍵詞:Cultural Theory、Wetland Management、Community Paritcipation、Wugu Wetland、Erchong Floodway

摘要

二重疏洪道貫穿三重市、蘆洲市、五股鄉與部分新莊市,乃配合「大台北防洪計畫」所興建,最初以防洪為主要功能訴求,而五股濕地即位於疏洪道北段,早年因台 北盆地內超抽地下水嚴重,導致地層下陷,暴潮時海水沿塭子圳流入,長期滯留於積水區,導致地下水鹽化,且塭子圳河口高於積水區,積水不能排出,形成五股濕地,疏洪道興建完成後,工業區廢水進入濕地,破壞原有生態及環境。然而一個良好濕地的永續經營與生物多樣性的維持,除了劃定範圍、建立規則外,亦需要各界 各部門的協助,無奈此時國內濕地保育觀念未普遍、民眾認知不足,濕地功能盡失,研究區儼然成一荒地,直到1998年到2002年,台北縣政府提出多宗土地 利用規劃案與河濱綠地規劃建置,代表階層主義的政府力量進入研究區,開始從事初步建設;2002年開始,代表平等主義的相關環境保護人士也將目光移轉到五股濕地,開始與政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並成立「二重疏洪道生態保護聯盟」將濕地經營帶入新階段,而奠定平等主義在研究區地位的關鍵,首推2004年荒野保 護協會正式認養五股濕地,進行濕地內完整的經營、志工培訓與生態維護,此時濕地由階層主義及平等主義二者共同經營協調,一方面,階層主義持續推動「大台北 都會公園」等建設計畫,一方面,平等主義進行濕地基礎生態調查與維護,試圖達到兩者間平衡,在未來更希望能夠引進代表個人主義的企業力量,將濕地經營推向 更完善健全的境地。

二重疏洪道內的五股濕地現今為國家級濕地,應加以重視規劃,在努力過程中,除了考量平等主義與階層主義的管理模式,民眾參與的力量亦不容忽視,民眾對研究區的期待與功能需求,理當被重視作為施政考量,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理念,本研究利用問卷調查的結果,居民最重視的功能為:「提供防洪功能」、「濕地水質維護 與水污染處理」以及「濕地保育,為疏洪道內保有一塊自然園地」等三項,顯示居民對於防洪功能與濕地保育的重視。另以文化理論分析,顯示當地居民帶有階層主 義傾向者最多,平等主義傾向次之。其中階層主義者的居民最重視的功能為:「疏洪道內基礎道路建設維護」、「濕地保育,為疏洪道保留自然園地」,而五大功能中,平等主義者則最重視「濕地保育,為疏洪道內保有一塊自然園地」和「提供防洪功能」,五而帶有個人主義傾向的居民則個人主義者最重視的二個功能為「提供 防洪功能」、「多舉辦活動宣傳行銷」。由此顯示不同文化類型的居民,對此地的發展有不同的希冀,故研究區未來功能發展,除了顧及政府部門、生態保育人士意見,期望也能適度納入居民意見,讓民眾參與研究區發展,使得濕地在繁華的城市中能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電子全文

資料來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