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28 十二月 2011 12:09

以水平流式生物濾床串連地下流式人工濕地處理養豬廢水可行性之研究

 

論文名稱 以水平流式生物濾床串連地下流式人工濕地處理養豬廢水可行性之研究
論文名稱

(外文)

The Treatment of Swine Wastewater by Horizontal Biofilter and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
學 位 別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研究所/99/碩士
研 究 生 謝効余(Hsiao-Yu Hsieh)
指導教授 楊磊
其他資訊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水平流式生物濾床、三段式廢水處理系統、美人蕉、養豬廢水、地下流式人工濕地

外文關鍵詞:Subsurface System Constructed Wetland (SFSCW)、Horizontal Biofilter (HBF)、Canna indica、Three-Process Treatment、Swine Wastewater

摘 要 台灣地區的河川三大污染源,分別為工業廢水、畜牧廢水及生活汙水,其中的畜牧廢水因為富含氮、磷營養鹽,同時也伴隨著溶氧量過低,懸浮固體含量過高等特性,因此造成處理上的困難。目前國內的養豬廢水處理系統為三段式處理系統為主,即經固液分離、厭氧消化、活性污泥系統。雖然能夠有效的將廢水的化學需氧量及懸浮固體降低至行政院環保署之排放標準(即生化需氧量80mg/L、化學需氧量600mg/L、懸浮固體150mg/L)以下,但排放水中的氮、磷營養 鹽無法經過濾、沉澱等方式去除。另一方面,傳統的三段式處理系統中的第三段活性污泥系統,操作不易且曝氣槽所需之電力消耗高,使得一般養豬戶無法妥善的管 理經營。若是將廢水排放進入一般自然水體,或是自然溼地水體中,將造成水體優養化等環境問題。

本研究係利用水平流式生物濾床 (Horizontal Biofilter, HBF)串連地下流式人工溼地(Subsurface Flow System Constructed Wetl and, SFSCW),取代舊有傳統的三段式處理系統中的第三段活性污泥系統,進行養豬廢水處理之可行性評估。水平流式生物濾床是以固定膜生長的方式取代原有活性 污泥系統的懸浮生長,操作簡單且不需進行污泥迴流操作。透過濾材表面生物膜的代謝作用達到轉換有機物及去除之目的。經HBF處理後之排放水,再經由 SFSCW做進一步處理,該礫石床上所種植之美人蕉(Canna indica)根部表面以及礫石間隙所生成之生物膜,亦可去除部分過多的營養鹽。

本串聯處理系統自2010年11月初至2011年4月底操作六個月後,進流水中之懸浮固體(SS)、生化需氧量(BOD)與總化學需氧量(TCOD)之去除率,分別可達到84.07%、86.48%與68.45%。其中HBF與SFSCW系統分別提供了約七到八成,以及二到三成的去除率。另外,在氮、磷等營 養鹽的去除上,也有達到近五成的不錯表現。此設計之自然處理系統最終排放水皆可達到法定標準之下,如能在細節設計上能夠稍做修正,例如加裝逆洗設備,應可 推廣至各養豬用戶,以改善現今傳統三段式廢水處理系統。

電子全文
資料來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