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梓仙溪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部落族人攜手守護

作者:廖靜蕙(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圖片提供:林務局

舊稱楠梓仙溪的旗山溪上游,曾經創下國內第一的護溪運動,是台灣護溪運動的啟蒙。多年來努力的成就,卻因八八風災一夕變色,河道因土石淹沒而破碎,由玉山孕育之水,雖努力找回原路,但天災、工程卻讓它無法如願以償。

楠梓仙溪的子民們,經過風災的洗禮,一方面努力重建,回到那熟悉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往昔美好的記憶也呼喚著他們,要讓楠梓仙溪潔淨的泉水繼續洗滌常民的生活,再度供應豐富的資源。

01
莫拉克風災前後的旗山溪(楠梓仙溪)(圖片提供:林務局)

高身鯝魚之鄉

楠梓仙溪就是鄒族語的「Namasia」(那瑪夏),2007年正名後的三民鄉即以那瑪夏為名,是由鄒族、布農族以及排灣族組合的原住民鄉,也都依傍著楠梓仙溪生活。那瑪夏以布農族發音時,又有「好」的意思,象徵著居民們的生命之河如此美好。

多年前(1983年),因為部落聯外的道路通了,吸引慕名而來成群的旅客,大量的遊客污染了河川,加上流域內土地開發及電魚、毒魚、炸魚等人為破壞猖獗,造成溪流棲地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溪流生物大為減少,尤以高身鯝魚為顯著。

全身銀白的高身鏟頷魚,俗稱高身鯝魚,在河中游動翻滾而閃起的白光,有「白天的星星」之稱,曾是居民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但是,非法打撈及棲地破壞與污染,讓高身鯝魚在短短十年內從優勢物種變得瀕危。1989年農委會公告其為保育類野生動物,與櫻花鉤吻鮭並列台灣一級瀕臨絕種的淡水保育魚類。

02

在農委會及相關單位的支持下,當時稱為三民鄉的公所於1990年由各村組成巡邏小組執行 「三民鄉楠梓仙溪魚類資源保護計劃」,取締非法電魚、炸魚的行為,是台灣護溪運動的濫觴。

唯一的魚類保護區

1993年5月再劃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以瀕臨絕種的台灣特有種高身鯝魚為主要保育對象,是台灣唯一以魚類為主的野生動物保護區。2009年八八風災前,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為楠梓仙溪的乾旱枯水期,亦為魚類的主要繁殖期,此段期間禁止垂釣;其他時期則開放部分溪段,供民眾垂釣一般(非保育類)魚種。

那瑪夏鄉公所農業課主秘孔賢傑說,當地常見的魚種還包括台灣鏟頜魚(鯝魚)、台灣馬口魚(一枝花)、石[魚賓]、何氏棘魞以及埔里中華爬岩鰍。此外,根據林務局調查,此地也是台灣間爬岩鰍、褐吻虎、粗首、日本禿頭鯊棲息地。其中以台灣鏟頜魚為優勢魚種,其次為台灣石[魚賓],二者合計約佔楠梓仙溪魚類總量的70%以上;兩種保育類物種高身鏟頜魚、埔里中華爬岩鰍嚴禁垂釣。

03 05
06 07
04

俗稱「苦花」的台灣鏟頷魚(台灣鯝魚),因其肉質嘗起來有些許苦味,原住民也稱為苦魚,是當地主要的蛋白質來源。高身鏟頷魚因背脊較高,而稱為「高身」,因主要食物為溪底的藻類,下頷演化如鏟,而稱「鏟頷」。

即使所有的交通標誌、圖標設施皆已改名為「旗山溪」,居民以及保育人士仍喜以楠梓仙溪稱呼。它起源於阿里山東麓的玉山山脈塔塔加鞍部,由北向南流經高雄市那瑪夏、甲仙、杉林,一直至旗山,至了大樹區的嶺口與荖濃溪合流後,就成了高屏溪,流域綿延全長約100公里,最後在林園區流入台灣海峽。楠梓仙溪終年有水,在那瑪夏區內共有11條支流,水質清澈,孕育了豐富的魚類資源。

感謝魚兒

要了解何以楠梓仙溪如此重要,要從鄒族的分野說起。鄒族分南鄒和北鄒,位於那瑪夏區楠梓仙溪上游一帶的瑪雅及達卡努瓦里的Kanakanavu(卡那卡那富)屬於南鄒的一族(另一族則為荖濃溪上游丘陵地帶桃源鄉的桃源與高中兩村的Hla’alua)。依水為生的鄒族人,為了感謝河流的養育之恩,賜予源源不絕的河川資源,每年都會舉辦祭河儀式。

河祭都在早晨舉行,每年河祭開始時,祭司會先把搗碎的米灑在水面吸引魚群聚集,正典開始,長老開始唸誦祈禱文,以五節芒對著河面左右擺動以示敬天地和祖靈,當魚跳躍時,祭司用網子撈起魚群,放在對面的石堆上,口中邊念咒語引渡河神,期待能有源源不絕的河川、魚類資源。

儀式未進行之前,任何人不得碰溪流和河水,一旦碰水,魚群就會警覺不靠近,也就抓不到魚了。

傳統的卡那卡那富,捕魚是男人的工作,包括以魚籐根打碎取其白色汁液酌量地放入溪流裡,利用其輕微的毒性將魚麻醉,再將毒昏的魚以網撈起,之後,長老們會在溪裡撒鹽,幫溪流解毒。雖是毒魚,傷害並不大,並非現代熟知的以各種化學藥劑毒殺河川。

八八風災後,河祭雖持續進行,有別以往,去(2012)年則是把魚苗放到河裡,希望溪流生生不息。

等待工程停止擾動

八八風災是台灣人集體的痛,走過13公里長的河床便道,因土石坍方而支離破碎的楠梓仙溪,讓人步伐沉重,而樂觀的族人卻是努力的讓家園一天比一天好。風災雖也重創保育成果,甚至遠大於過去的風災,但魚類族群對自然風災有極佳的適應能力,3年來已見恢復力。

2011年底學者調查指出,幾種魚群數量都明顯減少,台灣鯝魚幾乎消失,反而高身鯝魚恢復得比較好。此外,土石堆積、溪水流速變快,反而有利於臺灣間爬岩鰍的生存,因而成為新的優勢種。

然而,持續進行的河床疏濬工程又將重創魚類族群,那瑪夏區公所農業課主秘孔賢傑說,野溪還在,沙石變多了,而成了沙河。雖然維持3名保育員進行災前認領的區域的巡守,只是地形地貌已改變。

孔賢傑說,族人對於溪流很有感情,都希望能保育族群的命脈,讓河域越來越好。學者認為魚類族群的恢復視河床穩定程度而定,推估至少需 5-10 年的時間,只是目前尚有5座橋施工中,工程擾動影響了溪流,也使得動線無法穩定,這些都降低了居民護溪的意願。不過已有部落表示要積極復育,這一切或許留待5月工程預定完工日,等工程歸於平靜,自然就會恢復原來的樣貌,再加上居民的守護保育,期待楠梓仙溪再造美麗傳奇。

閱讀 6653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 06 十一月 2013 13:49

媒體

01

舊稱楠梓仙溪的旗山溪上游,曾經創下國內第一的護溪運動,是台灣護溪運動的啟蒙。多年來努力的成就,卻因八八風災一夕變色,河道因土石淹沒而破碎,由玉山孕育之水,雖努力找回原路,但天災、工程卻讓它無法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