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桃園大潭海域不只一次目擊到台灣白海豚出沒,打破過去學者認為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範圍只界於「台南將軍港到苗栗龍鳳港」之間。這是過去觀塘工業區環評時沒有討論的新事證,當地居民因此於6月21日向環保署申請撤銷觀塘工業區及工業港的歷次環評處分,卻在7月1日遭環保署駁回。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今(31)日於行政院前再次集結就本案提起訴願,這已經是環團就中油三接工程提起的第七個行政爭訟,從2017年至今更舉行近90次記者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的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不會放棄任何機會遏制中油三接錯誤選址的政策,若中油強硬施工絕對會依《野保法》提告。
台灣白海豚不到70隻 大潭藻礁超過7000年 環團提訴願要求撤銷環評
根據林務局7月8日公布的《中華白海豚族群生態與河口棲地監測(II)》2018年的白海豚目擊數只剩下51隻個體,創下歷年來新低,雖然目擊數並不代表真實數量,然而作為台灣特有亞種的台灣白海豚確實岌岌可危,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紅皮書)列為極度瀕臨滅絕(CR)物種。
海洋生態學者Peter Ross曾在2010年的水生生物保育國際期刊發表論文中指出,台灣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位於台南縣將軍漁港往北到苗栗縣中港溪口的西部近海,而林務局也在2014年公告台灣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範圍為「南起台南將軍港,北至苗栗龍鳳港」,因此近年調查主要著重在該區域。
不過,媽祖魚保育聯盟執行秘書許馨庭表示,這並不代表其他地方沒有白海豚,當年的調查研究也提到不排除苗栗以北及台南以南的西部海域也有白海豚棲息,且研究團隊也認為新竹以北的海域也是台灣白海豚的潛在棲息地,只是當時沒有目擊紀錄,「因此學者與保育團體對於桃園大潭藻礁近海目擊白海豚的新事證其實並不訝異,反而感到相當的興奮。」
許馨庭說,台灣西海岸已經有八成的海岸線水泥化,嚴重破壞了原始的海岸風貌與生態棲息環境,「因此2012年行政院核定的《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也將『維持自然海岸線比例不再降低』列為發展願景與評估指標,要維護海岸地區的生態環境。」
許馨庭呼籲行政院不要讓「自然海岸零損失」的承諾破功,現在中油三接站選在一個自然、未經開發的海岸新設海堤港口、放置水泥沉箱消波塊,不只破壞自然景觀,也踐踏了珍貴的千年藻礁與台灣白海豚的棲息環境。
在大潭藻礁發現台灣白海豚出沒影片。影片提供: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蔡雅瀅也說,在大潭海域目擊白海豚不僅是重要的生態發現,更是重要新事證,是過去環評沒有討論、也不曉得的事實,因此當地居民依《行政程序法》第128條向環保署申請「撤銷、廢止觀塘工業區、港開發計畫的歷次環評處分」,然而環保署卻以部分環評已超過五年、僅變更開發單位為由駁回申請。
不過,律師團認為,五年期限應該從2017年中油接手東鼎的案子開始算起,因此向主管機關提起訴願,依法行政院須在三個月內審查完成。
「訴願會有三種結果,第一是環保署自知理虧可能主動自我檢討,第二是我們訴願成功原處分會被撤銷,第三是訴願失敗那我們就得提起行政訴訟。」蔡雅瀅坦言訴願並不樂觀,且可能來不及組織藻礁與白海豚的棲地被破壞,但絕對不會放棄任何機會。
潘忠政:若中油執意破壞將依法提告,也會發起聲討蔡政府「詐騙治國」
此外,蔡雅瀅表示,除了行政爭訟,也希望行政院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10條將大潭海岸指定或暫定為自然地景。「過去我們就已經發現這裡有柴山多杯孔珊瑚,中油也為此提出因應對策,然而現在發現白海豚,中油卻只急著施工。」他強調,中油執意施放沉箱、破壞海洋生態,將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提告。
桃園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羅裕虹特別帶著自己的小孩來聲援,「我們三年多來一次又一次帶著小孩去海邊夜觀,認識家鄉的海洋與生態,但諷刺的是,我們也是一次又一次帶著孩子到桃園市政府、環保署、立法院、行政院和總統府前抗議,只為了守護這片海岸。」他質疑,深澳可以撤、卯澳也可能要撤,為什麼一定要破壞7000年的藻礁,「請蘇院長與鄭市長,看看你們的孩子和孫子,然後問問自己想留給他們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台灣?」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強調,從2016年至今已經有無數的環保團體共同進行了90場的記者會,「這起案子從選址就是一個錯誤,當時環評委員專案小組也做出了『退回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的決定,然而卻因為當時賴院長的威逼,官派委員強勢以7:2輾壓過關。」他說,這原本應該是政府保育單位的責任,卻因為他們不敢承擔而讓環團要搞到焦頭爛額。
潘忠政痛批,本案在今年遭到監察院糾正卻沒有反省反而執意施工,代表行政院無心保育只為財團利益,「如果大型沉箱施放造成藻礁破壞,不只環團會提告,我也將會發起一波聲討民進黨政府『詐騙治國』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