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動工在即,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31日在工程預定地舉行生態日、夜觀活動,原預計500位參與,短短兩周卻收到3000多位民眾報名,眾人趕赴桃園市觀塘工業區,要爭睹大潭藻礁被中油303個水泥巨型沉箱活埋前的最後一面。現場千餘位民眾在沙丘上排成心碎的形狀,呼籲政府懸崖勒馬,才能把人民破碎的心拼回來。

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參加活動,潮間帶豐富的藻礁生態令參觀民眾驚呼連連。孩子們流連忘返,吵著下次還要再來。他們難以理解,這些耗費千年才形成的珍貴天然地景,為何要與我們說再見。

上千位民眾齊聚大潭藻礁,呼籲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立即停工。珍愛桃園藻礁提供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已動工 環團怒:放棄你們的犯罪計畫

桃園觀塘工業區與工業港開發爭議20年,歷經東鼎公司投資失利、弊案、中油併購東鼎等風雲;近期則是在蔡政府主政下,在此地規劃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以滿足大潭電廠擴建的後的天然氣供應需求,並透過北、中、南分區供氣管網相互備援,降低供氣成本及風險。

不過,此處也是南桃園海岸藻礁27公里中珍貴的「大潭藻礁」所在位址,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團隊,近年在此發現一級保育類柴山多杯孔珊瑚,還發現國際「瀕危」的紅肉ㄚ髻鮫幼鯊。然而在2018年的觀塘環評程序,行政院卻強勢主導通過審查,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更因此辭官,被稱為史上最黑暗的環評案。

雖然環評被強渡關山,環保團體與學術團隊仍不願放棄任何機會。東海大學林惠真團隊調查發現,此地在物種多樣性及數量,都優於蔡英文總統2013年寫下「藻礁永存」心願時所造訪觀新藻礁;另外也有熱心民眾拍到白海豚的現蹤。珍貴的生態引起國際間關注,成為國際海洋保育組織Mission Blue指定的東亞第一個「海洋希望熱點」。環保團體一方面申請將此處列為自然地景外,也提起行政訴訟,希望擋下中油的三接工程。

大潭藻礁G2區旁,可以看到中油三接工程已經在進行中。

大潭藻礁G2區旁,可以看到中油三接工程已經在進行中。孫文臨攝

DSC_0977

中油三接工程港區鑽探工作站,港提範圍將從工作站到岸邊,需放置長寬高各25公尺的水泥沉箱共303個。孫文臨攝

從2007年便開始關注藻礁事件的義務律師蔡雅瀅表示,過去對於桃園藻礁的研究不足,然而這幾年已經有許多海洋學者的研究指出,這裡的海岸有珍貴的藻類造礁,不同於全台各地的珊瑚礁是動物造礁,藻礁需要7600年才形成現在的規模。他呼籲,中油高層盡快放棄施工的犯罪計畫,若執意施工將違反《野保法》和《文資法》,律師團將會追究刑事責任。

蔡雅瀅表示,兩年前就提出申請指定大潭藻礁為自然地景,但文化部與桃園市政府迄今未開始審查,「中央與地方單位互踢皮球,號稱台灣是一個海洋民主國家,卻是用不民主的方式來破壞東亞第一個海洋的希望熱點。」他說,為了通過環評,中油將7個天然氣儲槽減為2個,只為些微需求就要破壞這些珍貴藻礁。

義務律師蔡雅瀅呼籲,中油盡快放棄犯罪計畫,一旦破壞藻礁將依法提告追究刑事責任。孫文臨攝

義務律師蔡雅瀅呼籲,中油盡快放棄犯罪計畫,一旦破壞藻礁將依法提告追究刑事責任。孫文臨攝

另一位義務律師陳憲政則強調,天然氣本來就是能源轉型過渡時期的選項,到了2050年,天然氣的發電需求就會減少,現在卻要破壞千年藻礁來蓋工業港,「中油花1000億來施作填海工程,卻只能使用30年,30年後等於丟了1000億下去填海。」

陳憲政說,三接站是一個選址錯誤的政策,「我們從頭到尾沒有反對三接,但三接可以改在既有的台北港、林口港,而不需要破壞一個所剩不多的天然海岸。」他表示,許多海洋學者也證實大潭這裡是台灣海峽最窄的地方,海流很急、海象不佳都造成未來港區的隱憂,中油卻對於警告充耳不聞。

陳憲政說,全球都在關注失火的亞馬遜雨林,因為熱帶雨林有固碳造氧的功能,「而藻礁對於全球暖化的減緩更加重要,藻類不僅會行光合作用,還能把二氧化碳變成碳酸鈣,成為一個藍碳生態系。」他坦言,這次來到大潭藻礁其實非常感傷與沉重,因為千年藻礁即將消失,一旦破壞將永遠沒有機會重生,「我們不僅沒有為了下一代減緩氣候變遷,更要剝奪下一代擁有的生態資產,我們沒有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像是在強暴這些孩子。」

上千位民眾來到桃園觀音大潭藻礁,呼籲政府刀下留礁,別跟藻礁說再見。孫文臨攝

上千位民眾來到桃園觀音大潭藻礁,呼籲政府刀下留礁,別跟藻礁說再見。孫文臨攝

現場大朋友小朋友一起舞出藻礁的心聲。孫文臨攝

現場大朋友小朋友一起舞出藻礁的心聲。孫文臨攝

大人沉痛見證藻礁最後一面  孩童天真問:什麼時候能再來看螃蟹?

東海大學生科系副教授劉少倫痛批,中油對外一直宣稱開發面積縮小,「然而海上的港區範圍一樣大,圍起來以後殼狀珊瑚藻活不下去、雙髻鯊無法育幼,整個沿岸魚場的生態系統將會崩解。」他感傷地說,在這裡投入兩年的研究即將被迫畫下句點,希望大家趁現在多看幾眼。

劉少倫表示,「保護藻礁也就是保護生態、保護人類、保護我們自己。」他要現場上千位民眾記住今天藻礁的樣子,共同見證中油承諾的「完全不會破壞」,看看政客口中的謊言與藻礁沉默的實話。

DSC_0697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潘忠政呼籲,人民用選票要讓政府知道必須尊重公民意識。孫文臨攝

活動召集人潘忠政說,守護藻礁是不分政黨色彩,藻礁是全民、全人類共享的資產,「我們原本以為某個黨倒了,台灣就會好,但事實上換了另外一個也沒有多好。」他表示,執政黨的民意代表與地方首長選前說藻礁永存、永不妥協,然而選後卻對藻礁不聞不問,呼籲選民用選票告訴政客,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

DSC_0001

右側可見觀察藻礁生態系的民眾,後方即為大潭電廠。孫文臨攝

現場千餘位民眾在沙丘上排成心碎的形狀,呼籲政府懸崖勒馬不要用巨型水泥沉箱把藻礁生態活埋,才能把人民破碎的心拼湊回來。因為參與的人數眾多,夜觀行程改為定點解說,分別介紹柴山多杯孔珊瑚、裸胸唇、螺貝類及藻礁造礁歷史等豐富的自然課程。

現場有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他們說,「希望讓孩子在暑假結束前上一堂真正的自然課。」小朋友的驚呼聲在潮間帶此起彼落,認真聽著解說人員介紹螃蟹、貝類、魚類等生物知識。除了北部的居民,也有特別從高雄上來的家庭,他們說幾年前曾經來過,當年讀小學的孩子已經升上國中,「聽說藻礁即將消失,一定要趕來見它最後一面」。

除了來參加的民眾,也有被民眾吸引而來幾家攤販,一位作工程的先生問活動明天還有沒有,「要在這麼偏僻的地方吃到香腸真的很難得。」他笑說,希望可以多辦幾場。不只大人希望再來,小朋友們更是不願意走,他們不情不願的被抱回車上,一路上逼問爸媽,「我們下次能不能再來看螃蟹?」孩子們也許無法理解,下次再來,這裡可能只剩下巨大的水泥凸堤。

DSC_0041

現場許多解說志工介紹藻礁生態系的特色。孫文臨攝

DSC_0054

一級保育類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孫文臨攝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