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插畫:玉子日記

茄萣濕地與候鳥

若非黑面琵鷺近幾年大量造訪吸引了媒體關注,永安和茄萣濕地不過是地處高雄市邊緣,因傳統鹽業廢棄而受到候鳥們青睞的一片荒野。

這片由北而南串聯成的沿海舊鹽田濕地,每到秋冬候鳥南遷度冬的時刻,總會構成一片斑斕喧囂的大地織錦。小燕鷗、魚鷹、游隼、各種鷸鴴類和水鴨,還有眾多攝影鏡頭追逐的黑面琵鷺,候鳥們聚集在濕地水澤間休憩覓食,享受在南國越度的美好冬日。

茄萣和永安濕地是南台灣候鳥度冬的最大棲息地之一。根據鳥會統計,茄萣濕地每年有高達一萬多隻冬候鳥棲息,其中瀕危的黑面琵鷺有200多隻,占來台數量的10%;稍往南邊的永安濕地也不惶多讓,160餘種候鳥眷顧此地,其中單是東方環頸鴴族群就高達數千隻,可以想像當這些鷸鴴鳥類成群自濕地飛起,所交織成的動人美景。

野生動物怕人,然而也許是茄萣濕地內蔓生的蘆葦、鹽地鼠尾粟、裸花鹼蓬、白茅等耐旱濱海植物,提供了鳥兒很好的隱蔽性,牠們安然地在食物充足的水澤中展露風姿,愛鳥者僅需簡單的設備即可好好欣賞一番。能近距離觀賞黑琵生態,也成為了茄萣濕地的獨特之處。

由鹽田褪變而成的濕地,兼具生態和文化教育的功能。不僅提供候鳥度冬棲息,人們來到濕地也可享受生態之美,治癒身心。此外,經地方政府與在地團體的努力,永安濕地保留了百年前的鹽田歷史文化遺跡和傳統建築。

深度走訪永安,在解說員的帶領下,才知道這片濕地底部仍保有瓦盤鹽灘,以及儲滷池和舊時「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辦公室」的巴洛克建築。這些人文歷史與濕地共存,是過往人類利用自然之產業發展的見證,甚為珍貴。

濕地亦能減緩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災害風險。2017年連續三個颱風襲擊南台灣,幸好有大片濕地提供了降雨滯洪,讓茄萣鄰近的聚落免於淹水災害。

不過,近幾年的開發案也為這片連綿的鹽田濕地帶來危機。先是茄萣濕地內的道路開發計畫,而後永安濕地又因電廠擴建政策面積遭縮減。濕地猶如豆腐般,被一塊一塊切割開來。政府欠缺完善的濕地管理政策,反映在時而減少及不穩定的濕地鳥況上。

思索濕地的明智利用,應該建立在保護其最基本的生態價值。也許在候鳥的記憶裡,南方有一片草澤豐美、食物充足的濕地,每年都期待來此度過溫暖的冬天,儲備精力後再回返北方。人為開發致使棲地破碎化,影響著鳥類的生存,當候鳥不再選擇這裡度冬棲息,是濕地珍貴價值的殞落,也代表著人類可能面臨的生存危機。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

玉子日記

居住於台北/台中,從事漫畫及插畫繪製。有感於台灣野生動物的處境,嘗試以漫畫、繪圖呈現不同的生態議題,讓更多人看到並主動關心身邊的環境,這是我能為環境做的一點點事情。環境是大家的,我們一起努力吧!個人網站「玉子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