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南下度冬的黑腹濱鷸(Calidris alpina),腿短不會游泳,泥灘濕地是最好的棲息環境,但東亞澳遷徙線上泥灘濕地大量的消失,使其族群數量大幅跌落。然而,今冬來蘭陽溪口新南田董米區的數量,不但沒有減少,還比過去兩年增加,350隻黑腹濱鷸就在休耕地上,由管理員保留的一點水位所形成的爛泥巴處啄食、活動,顯示棲地營造策略奏效。


休耕田區進行水位調控,提供東亞澳遷徙線上最好的泥灘濕地供濱鷸屬水鳥棲息。圖片來源:羅東林管處

泥灘地快速消失 休耕地來幫忙

極度仰賴濕地環境的遷徙水鳥,因遷徙線上各國不同程度的開發利用沿海濕地,影響族群數量而受到關注。

依據「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1]網頁指出,「東亞澳遷徙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s, EAAF)上遷徙水鳥的族群呈現顯著下降的趨勢,其中約有62%的物種的族群量顯著下降……共有492種遷徙水鳥,其中64種為受脅鳥種……東亞澳遷徙線上的候鳥面臨諸多威脅,包括泥灘地流失、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

自2018年起,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與新南田董米合作,透過每年9月至隔年3月的休耕期間,進行水位調控、再生稻保留,及田埂保留植被等方式營造水鳥棲息環境。

尤其連續兩年秋冬,皆調整休耕田水位,使水田保持在鷸、鴴科水鳥喜愛的「泥灘地」,今年秋冬田區及其周圍水田共計45公頃土地面積,不僅有數百隻黑腹濱鷸,還有同樣極度依賴泥灘濕地的東方環頸鴴近200隻及近百隻田鷸棲息。從這些族群數量證實策略有效,也說明濕地經營管理的重要性。

此外,從近年來「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調查報告指出,來台度冬的小環頸鴴、灰斑鴴、長趾濱鷸、鷹斑鷸等,族群數量明顯減少,但新南田董米負責人林哲安在當地近三年來的觀察統計,這4種鳥類仍屬常見、數量穩定,其中小環頸鴴甚至微幅上升,再次印證近年來棲地營造奏效。


來台度冬的小環頸鴴、灰斑鴴、長趾濱鷸、鷹斑鷸等,族群數量明顯減少,但在蘭陽溪口的田董米一帶,數量卻未見下降。圖為長趾濱鷸。圖片來源:羅東林管處提供

每年來台灣度冬的黑腹濱鷸族群約佔亞洲族群的1%至5%,顯示台灣地理位置至關重要。林哲安說,黑腹濱鷸雖為水鳥,卻是腳短又不會游泳的鳥,一定要靠泥灘地覓食;然而,殘酷的是,泥灘地往往因為平坦好用,而成為火力發電廠、港口落腳之地,或丟滿消波塊、蓋上防波堤,種種因素導致泥灘地消失、不能用。

台灣也位居「東亞澳遷徙線」樞紐,棲地營造、保育策略具有關鍵地位;因此,當沿線各國因濕地不斷開發、快速減少,連帶致使黑腹濱鷸等鷸鴴科水鳥數量快速下降之際,更凸顯台灣濕地經營管理的重要性。

尤其是黑腹濱鷸更由「非常多」變為「普通」,族群下降速度之快,使得台灣鳥類紅皮書名錄將之列為國家易危(NVU),意即以台灣區域尺度來看,是需要保育的受脅鳥種。

保育是使常見物種繼續常見 不要以為常見就不需保育

黑腹濱鷸美洲和亞洲都有族群分布,IUCN紅皮書名錄列無危(LC)、非國際性的保育稀有鳥種,每年10~3月來台灣度冬均有穩定族群;但林哲安強調,美洲族群數量雖穩定未受脅,但亞洲族群因棲地快速消失而數量急遽下滑中,台灣將之列為易危較能反映族群現況。

「保育的精神是讓常見的物種要繼續常見。」林哲安解釋,保育稀有種也要關注常見鳥,常見鳥要維持常見,數量維持不墜。


黑腹濱鷸腳短,特適合爛泥巴、泥灘地。圖片來源:羅東林管處

除用心守護珍稀物種,如董雞、彩鷸等這類珍稀物種,新南田董米田區對於有如「好厝邊」的常見鳥類的數量與棲息狀況,也不輕忽。「常見的鳥同樣值得重視,不要以為常見就不重要。」林哲安說。

這個成功的經驗,將持續複製、擴大,將水田營造為泥灘地,雖然遷徙鳥類除了度冬棲地,繁殖棲地也很重要,但林哲安表示,無論其他國家棲地經營發生什麼事情,台灣都應盡力善盡責任,把棲地顧到最好;而宜蘭休耕田區期許成為東亞澳遷徙線上鷸鴴科水鳥,最安穩的庇護所。

註釋:

[1]數鳥嘉年華會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推動,於每年冬季在全台各地設置樣點,號召公民科學家同步數鳥,並將資料上傳到e-Bird網路平台,提供給學術研究單位、公部門等單位,研究、公共政策參考。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