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提供:李寶珍
圖提供:王富永
童年時外婆家有一口埤塘,池水混濁,我猜,那裡大概只有吳郭魚才生存的下去吧。
早期沒有抽水馬桶,每隔一陣子就看到舅舅們挑著「人肥」往埤塘裏倒。那時就可以看到成群的吳郭魚浮起搶食,我們惟恐避之不及的東西卻是他們的珍饈。說也奇怪,這種魚還真好養,舅舅隨便一撈就一籮筐。外婆會把吳郭魚放在大澡盆讓它們吐去穢物和土味,然後再紅燒給我們加菜。早期蛋白質缺乏的務農年代,這樣的鄉土料理可是桌上的佳餚;當然現代的吳郭魚皆是海水養殖,較乾淨衛生,也不必吐沙除臭,不過看到他們難免想起童年的埤塘。
相較於吳郭魚,虱目魚也是台灣民眾喜愛的食用魚類,肉質細膩味道鮮甜,無論是用來乾煎、紅燒、煮湯或是煮成虱目魚粥都是桌上的佳餚,而且除了新鮮的虱目魚之外,其加工產品也非常多元化。虱目魚屬廣鹽性的熱帶及亞熱帶魚類,它分布於南太平洋、印度洋、紅海、非洲東部海岸,在台灣主要分布於西南部。它善於跳躍,生性活潑,母魚一次可產上百萬顆的卵。台灣地區四面臨海,海岸線長達一千六百餘公里,西部則陸棚坡緩而平坦,浮游生物產量甚多,是養殖虱目魚非常理想的環境,所以在春秋季虱目魚之仔稚魚期常在台灣靠海近岸河口區隨波逐流,漁民會撈捕後再售於養殖戶蓄養。淺海養殖漁業的範圍大致從彰化一帶經雲林、嘉義布袋、台南北門、七股、四草以至高雄永安彌陀、林園屏東一帶,均可說是淺海漁塭養殖最大的集中地。
圖說:虱目魚生態養殖池提供黑面琵鷺避冬食物 |
而這些虱目魚的養殖地剛好是南部的濕地區,其實濕地與人類的密不可分,除了提供人類水源、食物,對其它生物還具有許多的功能。例如,它提供鳥類庇護,覓食及生育時的棲地。近年來魚蝦養殖戶也知道濕地的重要性紛紛加入保育的行列中,其中生態養殖部分就是與漁民合作,將傳統淺平虱目魚養殖池的剩餘物質當作冬天來台避寒的黑面琵鷺食物。而濕地對於水文的貢獻更是無庸置疑,包括調節水量、穩定海岸、便利交通、淨化水質、生產魚蝦木材、具有景觀文化意義,以及維繫自然過程和生物多樣化等。
圖說:濕地提供鳥類庇護覓食及生育時的棲地 |
所以當我們下箸品嘗餐桌上的各樣美食時,是否曾經想過這些食材有部分來自濕地或是與其相關的生態環之一?以虱目魚的故鄉七股來說,這裡擁有全台最大的濕地,其間孕育了豐富的生態。只要是去過七股的遊客很難不被其特殊而優美的潟湖,沙洲、魚塭漁村容顏所吸引,這裡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在這片富饒的海田,以傳統而謙遜的方式生活著,構成一幅天人和諧共存的感動畫面。
喜愛吃虱目魚的我,在拜訪過濕地之後才了解到濕地的可貴,就像我童年時在外婆家田裡抓青蛙、河邊捉泥鰍的美好往事,這些經驗就像是濕地提供給我們的休閒價值一樣寶貴。然而因著台灣進入工業快速發展,導致自然資源被大量且不當使用,這些自然資源大都是脆弱的,尤其是濕地,被破壞後就一去不返。無論科技再怎樣進步,以目前的技術來講,我們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被不當使用的自然資源從自己的眼前漸漸消失。其實你我都是天地的過旅,我們該為自己留下怎樣的足跡呢?是把地球的資源消耗殆盡,或是留下一片淨土給後代子孫?
圖說:珍稀的野鳥-鴻雁偶然出現於溼地中 |
圖說:高腳鴴也是溼地的嬌客之一 |
現在再到市場採買食材時,我總會多去思考一下它背後的來源。因為食物里程也和濕地息息相關,我們該要多購買本地當季當令的蔬果而減少購買進口食材,除了支持在地小農辛苦地付出勞力生產之外,也要學習不讓浪費糧食,因為浪費食物就等同贊助森林、濕地、草原的摧毀,減少浪費就是為阻止濕地消失盡一份心力。
所以我愛虱目魚,這是屬於我們台灣的食材,請大家多加食用和支持。烹煮著雪白的虱目魚,看著它慢慢地在鍋中由白轉為焦黃的顏色,在陣陣香氣與熱氣氤氳中,我遙想起當年鄭成功第一次品嘗到虱目魚的美味,他大概不知道三百年後台灣的百姓依舊喜愛當時被稱為『國姓魚』的鮮美滋味。虱目魚和濕地都是台灣的寶貝,願你我都能盡心盡力地守護這兩樣寶貝,讓我們的濕地能生生不息,讓我們的後代子孫在享受虱目魚的美味之餘,也能享受濕地帶給他們的和諧與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