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23.5度黑翅鳶與黑面琵鷺同歡 鰲鼓濕地鑲嵌在社區

作者:廖靜蕙(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立冬的嘉義東石,陽光仍然燦爛,正是來一趟濕地之旅的最佳時刻。距離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開園還有兩周,東石鄉沿路,到處都有酬神敬鬼的廟會,鑼鼓喧天好不熱鬧。進入四股村也能感受到熱鬧的氣氛,除了廟會之外,因為濕地慕名而來的旅客讓社區騷動起來。

01
四股社區的入口意象:「海口人與鳥仔的純情夢」(廖靜蕙提供)

四股聚集海口人與鳥仔

一進入社區,就被裝置藝術所吸引。四股社區是典型的農、漁村社區,是最靠近鰲鼓濕地的村莊,幾年前透過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農村再造,藉由去(2011)年文化部「藝術界入空間」計畫,將鰲鼓濕地與四股社區改造為「海口人與鳥仔的純情夢」,兩位藝術家盧銘世、蔡英傑賦予廢置的蚵殼、水管、鋼筋、保麗龍、漂流木 新任務,讓社區變身為兼具生態、人文、藝術的觀光景點。

02
四股社區入口的貓頭鷹胖胖(廖靜蕙提供)
03
社區入口的鳥造型(廖靜蕙提供)
04
另一種藝術蚵架(廖靜蕙提供)
05藏身於草澤中的水鳥裝置(廖靜蕙提供)

由嘉義林管處舉辦的社區巡禮活動,吸引近百位民眾參加,分為4隊,在當地解說導覽員引導下,體會四股人文風情。總幹事陳文賢表示,四股代表著男女老幼四股力量,也意味著教會、社區、濕地團結共生。

禮體會漁

從社區唯一一家掛有菸酒公賣局招牌的柑仔店,以及小貨卡載著的生鮮蔬果,窺見村民生活消費型態。貨卡上務實的收錄村民生活所需的食品,每周兩次,提供最新鮮的產品。

看到顧客成群上門,柑仔店老闆溫溫的笑著。和都市連鎖超市擺設方式不同,店裡幾個塑膠罐裡放著梅心麥芽糖、梅子餅等傳統點心,也有一般超市買得到的七七乳加巧克力,還有一些冷飲、日用品,老闆還會陪消費者聊天,有問必答,和城市冰冷毫缺乏互動的購物天差地遠。

06
社區柑仔店(廖靜蕙提供)
07
柑子店老板熱情招呼著旅人(廖靜蕙提供)

 

一天沒來幾班公車的候車亭,做了很多裝飾,吸引候車者的目光,忘記候車的寂寥;一旁還有球狀的展示牆,集合了許多人、自然、生物的圖片,意味著這個多元的 世界。經過辛勤挖蚵仔的民家,忍不住好奇探詢,蚵農還會將現挖的生蚵給旅客品嘗,這時也可現場購買最新鮮的蚵仔帶回家喔!

08
候車亭(廖靜蕙提供)
 
09
用微笑串起的地球,這是個萬物燦爛的世界(廖靜蕙提供)
10
辛勤挖蚵的農民,家裡也種些無毒蔬菜(廖靜蕙提供)

陳文賢說,東石有三寶,濕地、候鳥、牛奶蚵;而濕地也有三寶,就是黑面琵鷺、高蹺鴴以及反嘴鴴,這三寶可不是每個濕地都得見的,而四股居民已深深領略鎮地之寶的珍貴。

展示提供境教育

除了社區巡禮,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內,一群來自下楫、港口國小約60位小朋友正忙於創作。創作的題材大多來自撿拾天然廢棄物,蚵殼、樹枝、樹葉,再以水彩補足意象。雖然是假日,下楫國小校長湯慧屏仍親自帶著30幾位小朋友來參加,他說,當地大多為漁村,孩子透過活動體會自己生活周遭的產業以及自然環境。現場有6小組,透過團體合作,成品一點也不遜於當代藝術作品。

11
下楫國小的小朋友認真的彩繪(廖靜蕙提供)
12
不輸給現代藝術(廖靜蕙提供)
 

東石展示館原為下楫國小鰲鼓分校校舍,自從2006年廢校後,為增加閒置校舍使用效益,而將產權移轉林務局運用,如今已然為當地環境教育重心。

館內設有地板投射區、固定式展區、漁村文化展示區、動態展示區;投射區有如一塊小小的濕地,有洞穴、沙地,踩上投射區,會顯示腳印,一旦有模擬生物在附近,就會躲起來。目的是讓孩子知道,一舉一動造成濕地生物的影響,藉此說明保育觀念。另外還有觸控螢幕,每個畫面約有十幾種鳥類、貝蟹類,點選畫面上的物種,就會出現說明。

最近,居民更在館外廣場前的華盛頓椰子上發現群聚的高頭蝠,因椰子葉部分枯萎脫落露餡了,才得以觀察並攝影記錄。喜與農田、校園為鄰的蝙蝠,有些會啄食害蟲,對農業有功,卻常因棲地破壞、農藥等因素而逐漸消失,此地卻聚集上百隻高頭蝠,當地居民都大呼,實在太有「蝠」氣了!相較於西方國家將蝙蝠視為邪惡的對象,台灣是個懂得惜蝠的國家呢!

13
華盛頓椰子是高頭蝠的棲息處(廖靜蕙提供)
14
群聚一處的蝙蝠(廖靜蕙提供)
 
 

間團體合作經營

園內另一個觀海樓則位於東石農場西北隅,同樣進行著導覽解說。3層樓建築,昔為台糖公司倉庫,為全區置高點,可鳥瞰農場濕地範圍,也是觀賞日落最好的地點,入口處的魚鷹翅膀入口意象,呈現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眾鳥歡棲的景象,此地有濕地也有森林,水鳥、陸鳥齊聚,其中又以黑面琵鷺與黑翅鳶最具代表性。

15
觀海樓(廖靜蕙提供)

森林生態系的鳥種黑翅鳶,原本是候鳥,2001年在鰲鼓發現繁殖紀錄,一變為留鳥,是台灣的新移民,不但鳥友報以熱情,也成為當地嘉義鳥會的象徵。

包括東石自然展示館在內,兩個展示館目前皆委託給國際水利環境學院(TIIWE)經營管理,負責館內的解說及舉辦環境教育等活動。

共生的保概念

除了來一趟社區人文巡禮,或讓孩子們參加動靜皆宜的營隊,也可以有不同的假期體會。即使日正當中,仍有來自台北以及當地社區約20位志工,選擇貢獻出假日,移除外來入侵種銀合歡守護鰲鼓。

這是由嘉義林管處與野FUN生態實業公司合作的生態工作假期,嘉義林管處為了讓居民能參與濕地的經營管理,除了兩個展示館委由民間社團經管之外,社區以及園區則開放,成為社區發展的領域。希望濕地的畫設能讓居民體會到好處。具有多年社區陪伴、社造經驗的野FUN生態實業公司負責人賴鵬智是嘉義林管處延攬的專家,培力當地社區居民,發展導覽、生態旅遊的服務,甚至激盪出社區獨特產業。

16
野FUN生態實業公司負責人賴鵬志協助嘉義林管處社區陪伴(廖靜蕙提供)
17
志工移除銀合歡(廖靜蕙提供)
 

工作假期一兼二

西堤上原應由雜草、灌木、雜林演替生長,交錯成一個堅固的保安生態系,但現在放眼看去,只有銀合歡以及馬纓丹這類強勢外來種。銀合歡耐旱、耐貧瘠,葉分泌含羞草素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繁殖快、排他性極強又無天敵,很容易形成單一純林,因而降低所生長環境的生物多樣性,也形成保安缺口。鋸除銀合歡只能延緩成長速度,讓其他植栽有機會競爭,卻無法根除。志工們利用假日揮汗工作,即使像徒勞無功的薛佛西斯也要盡力而為。

這是台灣大哥大程式設計師蔡先生第四次參加工作假期,能遠離都市塵囂,接觸自然生態,又能有機會勞力,吸引他一次又一次投入度假當志工的活動。全家出動的陳先生,則是聽從妻女的意見同遊,只見他專注的鋸除銀合歡,不一會兒就聚集一小堆。即使是當地社區的志工,也因了解外來種的生態危害,並且能回饋社區而感到十分榮幸。

入冬之後,沿著防汛道路,目視即可賞鳥,豐富的鳥況吸引了大批的賞鳥者,不但是鳥類天堂,也是賞鳥人的天堂。根據計畫記錄及過去研究觀察的結果,基地孕育白鷺、雀鷹、赤腹鷹、灰面鷺、魚鷹、彩鹬、小燕鷗、紅尾伯勞等超過200種的鳥類,近達台灣所有記錄鳥種之半數。如此豐富的鳥況,難怪第一次賞鳥的人,也能上手呢!

旅客在知名的阿里山看日出萬別忘了日落之前抵達鰲濕地留住最後一抹夕的依23.5度的北回歸線之旅留下完整的註腳

閱讀 5225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 06 十一月 2013 13:49

媒體

01

立冬的嘉義東石,陽光仍然燦爛,正是來一趟濕地之旅的最佳時刻。距離鰲鼓濕地森林園區開園還有兩周,東石鄉沿路,到處都有酬神敬鬼的廟會,鑼鼓喧天好不熱鬧。進入四股村也能感受到熱鬧的氣氛,除了廟會之外,因為濕地慕名而來的旅客讓社區騷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