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煙聚落part1

八煙聚落

煙靄中的百年梯田‧傳統砌石工藝精湛再現

│推動時間│2009年

│面  積│2012年為止,水梯田溼地復育面積約為8.5分地

│範  圍│陽金公路約7.6公里處以北至北磺溪之間的傳統聚落。水梯田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一般管制區邊緣

梯田,多坐落於群山之中,不同於南臺灣的寬廣平原景貌,而是北臺灣山區獨特的農業地景;水,在農業灌溉上的不可或缺性,兩者綜合在八煙聚落,搭配而成層層梯田、處處水圳的詩意景觀。且因位於約320公尺的海拔高度,深受東北季風吹拂,經常潮濕多雨、水氣雲霧裊繞,又鄰近野溪溫泉,籠罩於地熱水煙之中,氤氳水梯田的獨特風貌由此而生。

位於新北市金山區大屯山麓上的八煙聚落,隔著磺溪與七星山相望,早期是魚路古道的重要據點。這條又稱為金包里大道的古道,連接古士林城以及金山磺港。金山磺港為早期開發之漁港,因輸出硫磺而成名,並以供應臺北城之漁貨為主要經濟活動。幾百年前金包里(今金山)漁民皆是行經這條古道,扛著扁擔、裝滿魚貨,翻山越嶺至士林地區販售。這條連結城內人民與漁業經濟的重要動脈,沿途至今仍可見到先人們篳路藍縷的開鑿痕跡,而地處重要商旅中繼站的八煙聚落,又是什麼樣的歷史景貌呢?

早年八煙聚落先民們順應土地紋理,在此開闢了連綿梯田,並發揮智慧取材當地的安山石,運用其節理平整的特質,建造出冬暖夏涼的石屋及灌溉梯田的砌石圳溝。八煙聚落至今已有兩百年的歷史,廣闊梯田、石砌老屋與古圳,成為本地最動人的風華,更是珍貴的文化資產。

然而歷經社會變遷,陽金公路的興建、水圳失修崩壞、水梯田陸化、田間化學污染、年輕人口外移……曾經興盛的八煙逐漸沉寂了。直到2009年,林務局與臺灣生態工法基金會共同合作,透過梯田復舊、重修砌石水圳、推動有機農法以及發展農村產業的模式,進行生態復育與產業復甦,期待八煙水梯田重現生態功能與地景價值。

在基金會進駐聚落後,先藉由承租陸化梯田並放水養田,短短3 個月內,即有相當多生物回來了,包括淡水魚、蟹、螺貝類、蜻蜓類、兩生類、蛇類、龜鱉類等等。兩生類就有13種,包含了喜歡靜水生態系的澤蛙、貢德氏赤蛙、虎皮蛙,以及喜歡流水生態系的長腳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其中又以樹蛙類種類最多,如臺北樹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白頷樹蛙、褐樹蛙等等皆有紀錄。

大型昆蟲共發現有19種,以蜻蛉目為大宗,亦包含臺灣最大型蜻蜓,也是二級保育類的無霸勾蜓。蛇的種類也很多,計有紅斑蛇、鈍頭蛇、白腹遊蛇、花浪蛇、青蛇、臭青公、黑眉錦蛇、茶斑蛇、過山刀、眼鏡蛇、龜殼花、赤尾青竹絲、雨傘節。龜鱉類則有柴棺龜、食蛇龜及斑龜。而哺乳動物也曾發現穿山甲於聚落周邊活動。此外,八煙的水梯田生態與獨特地理位置,成為冬候鳥北返的路徑據點之一,曾見蜂鷹、灰面鷲、赤腹鷹、紅隼等遷移性鳥類,亦有多達55種鳥類紀錄。

植物多樣性亦是不遑多讓,因雨量豐沛、水氣旺盛,苔蘚植物生長尤其良好,像是土馬騌錯落有致密生在砌石田埂之上,彷彿為一條條田間小路鋪設上綠漾的絨毯一般。自2006年起此處設有四處植物樣區,包含 2 處森林樣區、一處水圳樣區與一處硫氣孔樣區,總共登載了4種水生植物、115種陸生植物以及3種苔蘚植物。

八煙周邊林相層次鮮明,第一層喬木以山紅柿、紅楠、紅淡比、樹杞為優勢,第二層喬木則以江某、茜草樹、山龍眼為主,是次生林中成熟度較高的林分。水圳旁之植被則以紅淡比、水同木、筆筒樹為多,山月桃、野薑、杜虹花、冇骨消則是聚落常見的原生灌木。水圳內則能見到金魚藻、馬藻、菁芳草、豆瓣菜的蹤影。

八煙聚落具備了水圳的流水生態及水梯田的靜水生態潛力,又鄰近國家公園保護區,森林植被完整;在經過砌石水圳及水梯田生態環境的復育之後,生態面相更加豐富了!

 

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

  又稱為臺灣鯪鯉,是一種從頭到尾披覆鱗片的食蟻哺乳類動物,體長約30~100公分。除腹部以外,頭的上部、身體的背面與側面長滿了灰褐色鱗片。四肢均為五爪,且前肢的爪子特別發達顯長。多棲息在亞熱帶或熱帶地區的山區森林、灌木叢林環境,善於挖掘洞穴作為棲息地,因晝伏夜出,白天在洞穴,夜晚外出覓食,食物以白蟻與螞蟻為主。牠會爬樹游泳,但是行走緩慢,遭遇危險受驚嚇時,會將頭部往腹部內縮,捲曲成球形,以背部的堅硬鱗片來應付敵人。屬於臺灣特有亞種,因棲息地多普遍遭到開發,族群分布分散,已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

 

土馬騌

Polytrichum commune

  屬苔蘚類無維管束植物,是常見、最有代表性的苔類植物,又稱為大金髮苔、獨根草,是森林底層的耐蔭植物。外觀直立,與蘚類之平鋪附著物明顯不同。土馬馬宗常見於陰暗潮濕的地方,呈現綠色的部分是屬於能獨立生活的配子體個體,黃紅色有柄的則是孢子體,由一細長的柄和孢子囊所構成。孢子體雖然也含有一些葉綠體,但無法獨立生存,必須依賴配子體提供必要的水和營養。

 

 

閱讀 4192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 28 一月 2015 04:25

媒體

梯田,多坐落於群山之中,不同於南臺灣的寬廣平原景貌,而是北臺灣山區獨特的農業地景;水,在農業灌溉上的不可或缺性,兩者綜合在八煙聚落,搭配而成層層梯田、處處水圳的詩意景觀。且因位於約320公尺的海拔高度,深受東北季風吹拂,經常潮濕多雨、水氣雲霧裊繞,又鄰近野溪溫泉,籠罩於地熱水煙之中,氤氳水梯田的獨特風貌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