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27 九月 2012 15:09

大坡池濕地 : 重新尋回魚米豐美的伊甸園

00Dapochih map

濕地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大坡池濕地

01
鳥瞰大坡池(圖片來源:台東縣觀光旅遊網)

英文名稱

Dapochih Wetland

溼地類型

內陸自然濕地

溼地範圍

本濕地位於省道台9南側約350公尺處,鄉道東9環繞本濕地之北側與東側,西面緊鄰池上平原。

02
大坡池一景(圖片來源:池上鄉公所)

溼地GPS座標

23° 7' 10.28'' N,121° 13' 26.33'' E

溼地面積

41公頃

海拔

256公尺

05j
大坡池畔生態豐富(黃志杰攝)

地形地質

池上斷層向西北逆衝所構成的斷層窪地

管理機關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台東縣池上鄉公所

溼地概況與人文歷史

溼地介紹

                    

大坡池是花東縱谷最高的天然湖泊,位於台東池上平原東側,緊鄰海岸山脈錦園河階崖邊,是因斷層活動而形成的窪地,也是昔日台東縣最大湖泊。水源來自新武呂溪沖積扇末端的伏流,以及池上圳的灌溉尾水,終年不涸。池水向北側低地流出,是秀姑巒溪的源頭之一。

此處為內陸淡水草澤地,動、植物等生態資源十分豐富,各種水生植物與鳥類、蛙類及淡水魚蝦等物種繁多。這裡也提供了一處冬候鳥度冬的好所在,據調查約可觀察到上百種鳥類,花嘴鴨等候鳥每年也都會到此停歇。

在台東縣政府的規劃與整治下,目前大坡池水域面積約有20公頃,加上週邊護岸及濕地腹地也有20公頃左右,設有環湖步道與自行車道,是在地居民與遊客進行植物觀察、賞鳥、垂釣、健行、騎自行車等休閒活動的理想場所。

歷史風華

大坡池原名大陂池,或作「大陴池」、「大埤池」、「池上大埤(陂)」,是池上地名的由來。日治時期的官方資料顯示,大坡池的面積曾廣達57公頃,光復初期曾以「池上垂綸」之名列為臺東十景之一,湖內魚、蝦豐美,遍生荷花、菱角,亦不乏筊白筍、布袋蓮、浮萍、蘆葦、水柳等,沿岸許多人家即以捕撈大坡池漁獲為生。據說早年池上便當的菜色許多即來自大坡池裡的魚蝦。

大坡池的水域面積在過去百年間時有增減。日治後期,因挖大出水口以放水造田,加上光復後「大坡大排水溝」水利設施興建,以及天然淤塞和農民圍墾與水爭地,大坡池水域面積急劇縮減,到了1985年,水池面積在枯水期時僅剩2公頃(滿水期時面積為4公頃)。大坡池由煙波浩瀚成為小水塘。

爾後台東縣政府將圍墾地收回,重新闢建為風景遊樂區。但是不當的設計和過度的水泥工程建設成就了「風景遊憩區」的想像,卻也讓大坡池成為無法呼吸的人工公園,同時也讓這個風景區計畫飽受批評。1985年後將近10年間,人們不再親近大坡池。2004年媒體票選「台灣十大首惡公共工程」,大坡池邊耗資6000萬元、450公尺長的大水圳和鋼筋水泥加蓋的停車場,名列榜上。

這個計畫,為大坡池掙回了20多公頃的水域面積,卻找不回大坡池畔曾有的清麗豐美。921大地震之後,政府建設經費短少,讓濃妝多年的大坡池有了一線轉機。一群地方人士組成「池潭源流協進會」,希望能重新恢復大坡池沼澤濕地的特性;加上政府官員的反省和支持,重新透過「大坡池環境復育工程」的簡法設計,除去不當設施,使得大坡池復育工作得到2005年內政部營建署「城鄉魅力人文景觀獎」首獎的殊榮。

今日的大坡池,在眾人的努力下,已經是居民與遊客都樂意親近、遊賞的水岸綠地,其水域與湖畔生態也日漸恢復。未來,水質控制與生態復育將是大坡池生態環境復育的努力方向。



溼地環境介紹

自然生態

本區屬熱帶濕潤氣候,年雨量約在2050公釐。經過整理復育後,目前大坡池的人為干擾已大量降低,濕地生態完整,提供了鳥類隱密棲所、水生植物茂密生長的環境,魚貝類的數量也因此大幅成長。現在,這裡已是重要野生動植物之棲息地,大量物種也在此繁衍茁壯。

動物分布

根據台東鳥會記錄,大波池的鳥類計有106種,包括池鷺、栗小鷺、黃小鷺、綠蓑鷺、蒼鷺、紫鷺、董雞、紅冠水雞;魚類則有27種,包括紅目鯽、鱔魚、鱸鰻、台灣石鮒(革條副鱊)、鯽魚、大肚魚。

此外,米蝦(即多齒新米蝦)也是早年大波池的普遍物種。過去池上便當中放有炸過的米蝦或沼蝦,是其特色之一,但現今在大坡池裡已不多見,是待復育的指標物種。

植物分布

植物有水柳、苦楝、小葉桑、麻竹、蘆竹、水竹草、布袋蓮,濕地中則以五節芒、野慈姑、香蒲、水蓼為主。

特殊物種介紹

多齒新米蝦(Neocaridina denticulata) 又名黑殼蝦、鋸齒新米蝦,是大坡池旗艦物種,具有復育指標的重要性。

多齒新米蝦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十足目、匙指蝦科、新米蝦屬。其成蝦體長約有2~3.5公分,廣布於台灣乾淨水域的河川,常隱身在水草叢內、石頭下及落葉堆裡,以藻類或有機顆粒為食,並且為其他大型魚蝦類的食物,在生態系統上扮演重要角色。因為相較於台灣羅漢魚、鯉魚、朱文錦等淡水魚,米蝦對於農藥反應最為敏感,又米蝦與其它蝦類如日本沼蝦、草蝦、五鬚蝦比起來,其敏感性、普遍性、生態價值更高,而成為淡水水域的指標生物。

瀕臨絕種的物種

無。

04photo by plj.johnny
俗稱小米蝦的多齒新米蝦(plj.johnny攝,符合創用CC授權)

珍貴稀有的物種

環頸雉、松雀鷹、澤鵟、紅隼、彩鷸、台灣畫眉、大冠鷲、鱸鰻。

應予保育的物種

紅尾伯勞、燕鴴。

保育現況

大坡池區位條件良好,池水環境面貌豐富,對野鳥生存繁殖具有特殊生態意義,目前規劃開發為風景區,發展為具教育、休閒意義的親水公園,可進行賞鳥、生態觀察、划船、騎單車郊遊等活動。

台東縣政府於1985年曾將大坡池規劃為風景遊憩區,當時設置的水泥堤、步道及水泥建築所造成的生態破壞雖已獲得局部改善,但南邊填土造景的面積約20公頃,仍有待改善。

本濕地曾有小族群的水雉,建議配合全台的水雉復育計畫,進行棲地復育以恢復原有的濕地生態風貌。

其他相關資訊

相關專文介紹

交通方式

自行開車:

沿台9線至池上鄉約322K位置依循路標續行。

大眾運輸:

搭乘火車在在台東池上站下車,循路標步行約10分蹱即抵達。

搭乘客運可於台東市搭乘鼎東客運山線往池上、富里、花蓮方向班車至池上站,或於花蓮火車站前搭乘花蓮客運、鼎東客運往台東方向的班車往台東的花蓮、鼎東客運至池上站,再循忠孝路南行,見指標右轉約500公尺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