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part1

保育戰勝經濟開發首例‧最易親近的紅樹林生態教室

│劃定時間及法律依據│1986年6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之

│保護面積│76.41公頃

│範 圍│新北市竹圍附近淡水河沿岸風景保安林

│管理機關│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保育對象│水筆仔

淡水河在過了關渡後,河道逐漸變寬;過了淡水竹圍地區後則向左岸形成一個大彎。由於河水流速減緩,從上游沖刷而下的泥沙淤積在河道的凹處,漸漸形成沙洲沼澤區。這片沙洲緊貼著河岸,在漲潮時有三分之二區域浸在水中,但在退潮時與陸地間形成一條明顯水道。這個北寬南窄如肝臟的沙洲,就是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所在區域。由於距離出海口僅5公里,因潮水漲退,淡鹹水混合,鹽度變化大,這獨特的環境成為水筆仔生長的絕佳場域。

這片水筆仔森林是全臺面積最大的水筆仔純林,尤其近二、三十年劃為自然保留區後,人為干擾減少,在保留區七十多公頃總面積中,水筆仔的生長面積從早期的二十多公頃,到今天已超過40公頃了。而且這片保留區也是北半球紅樹林分布最北端中面積最大的一片,因此特別具有生態上的意義。

與市鎮相倚的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成為珍貴的都會綠肺。(圖片來源:林穆琳攝)

水筆仔攔截了淡水河上游所帶來的有機物,加上植物體本身落葉枯枝的掉落、分解,形成魚、蝦、蟹和貝類的食物來源,退潮時於泥灘地可見許多招潮蟹和彈塗魚活動;這些生物吸引水鳥於此覓食。而在紅樹林區域過去曾有大批鷺鷥棲息此地,包括小白鷺、牛背鷺和夜鷺,形成優美特殊的景觀。

除了水筆仔,部分沙洲是蘆葦蔓生的區域,伴隨著鹽地鼠尾粟、五節芒及白茅等禾本科的植物;比較靠近內陸的區域則有一些木本植物如構樹、苦楝、黃槿等喬木生長。在保留區範圍內還有一些私人土地及稻田、菜園、竹林和相思樹林等人為種植的植物等。由於水筆仔快速生長,影響泥灘地的生物多樣性,部分生態學家提出了疏伐的意見。如果水筆仔持續擴張,將使這片沼澤地繼續抬高;特別是近二、三十年來,河川水量減少,沙洲地勢逐漸增高,更加速其陸化狀況。

從臺北捷運淡水線紅樹林站 2 號出口出站後,可以快速通往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的入口。主管單位在貼近紅樹林水道的水筆仔樹林間修築了一條365公尺長的木棧道,讓人不需踏入泥濘的灘地便能輕易近距離觀察到水筆仔植株,包括開花、結果、落在地上生長的胎生苗等過程,也可以看到招潮蟹、彈塗魚活動其中。而在紅樹林生態展示館的樓上或沿途的眺望亭上,可以眺望整個溼地大環境,整條步道走完大約半個多小時,是一趟輕鬆有趣的紅樹林之旅。

橫行於淡水紅樹林保留區的弧邊招潮蟹(圖片來源:葉人豪攝)

 

保留區內隨時可見鷺科鳥類踱步覓食(圖片來源:林穆琳攝)

 

木棧道提供遊客近距離觀賞紅樹林生態(圖片來源:葉人豪攝)

 

閱讀 3912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四, 22 一月 2015 16:37

媒體

與市鎮相倚的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成為珍貴的都會綠肺。(圖片來源:林穆琳攝)

淡水河在過了關渡後,河道逐漸變寬;過了淡水竹圍地區後則向左岸形成一個大彎。由於河水流速減緩,從上游沖刷而下的泥沙淤積在河道的凹處,漸漸形成沙洲沼澤區。這片沙洲緊貼著河岸,在漲潮時有三分之二區域浸在水中,但在退潮時與陸地間形成一條明顯水道。這個北寬南窄如肝臟的沙洲,就是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所在區域。由於距離出海口僅5公里,因潮水漲退,淡鹹水混合,鹽度變化大,這獨特的環境成為水筆仔生長的絕佳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