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part2

淡水河水筆仔身世之謎

當你走在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的木棧道上,放眼望去盡是綠意盎然,裸露的泥灘地上彈塗魚爬跳、招潮蟹橫行,河口溼地生態一覽無遺。但就隔著一片綠海,同時也看到周邊林立的高樓大廈,與茂密的紅樹林生態形成強烈的對比。這片水筆仔純林,成為都會中一處難得的綠洲。
然而這塊都會綠洲曾經歷一段險些被鏟除、開發的危機!當年曾參與保護運動的作家韓韓和馬以工女士在《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一書中記錄下這段歷史:1980年初政府為開發河川新生地,預計砍伐當地紅樹林以興建國宅。經不少專家學者奔走、反對,最後由當時的行政院院長孫運璿指示:「紅樹林生長地區應予保護」,才確保了淡水河紅樹林的生存。這在以經濟開發為尚、環保觀念薄弱的當時,可謂臺灣保育運動史跨出劃時代的第一步。
即便如此,這片綠蔭仍不斷招來開發的覬覦,企圖在此興建土堤和沿河道路,幸而計畫一一遭到否決。直到1986年6月,農委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設置「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方確保了此地之永續生存。

保護區的威脅與挑戰

保留區雖然成立,但威脅一直未能遠颺,工廠偷倒垃圾、廢土,鄰近民眾非法占用,上游漂流而下的垃圾堆積等等狀況不斷產生。直到近幾年,仍有「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的開發計畫提出,道路劃設雖然避開了保留區範圍,仍緊貼著淡水河岸及紅樹林,離保留區最近處僅1.5公尺,不少人擔心通車後,車流噪音與廢氣可能對當地的景觀及紅樹林生態帶來衝擊。此外經學者研究,由於水筆仔快速擴散,裸露泥灘地愈來愈少。
這裡曾是北部地區重要的鷸鳥類棲息地,如今卻已愈來愈少見到這些水鳥,而以棲息在樹林梢的黃頭鷺居多,一些底棲無脊椎動物也大量減少。這片水筆仔純林過度擴散,反而大幅降低了溼地內的生物多樣性。

淡水紅樹林來源成謎

淡水河的紅樹林到底是經過人為移植的外來種,還是本土原生種,長期以來引發不少討論。贊成淡水河紅樹林為本土原生種者認為,考古證據顯示,早在1800年前的十三行文化時期,當地人已會使用紅樹林提煉染料做為染布、織布之用。史料也記載,到了1632年西班牙人占領淡水後,曾派出探險隊沿著淡水河深入臺北平原調查,一路上在淡水河口北岸發現許多紅樹林。這些西班牙人也曾和凱達格蘭族交易紅樹林皮,因為其含有高量單寧酸聚合物,可用來治療當時黑的死病──瘧疾。
一位著名的英國學者斯文豪(Robert Swinhoe,早期譯為史溫侯)亦曾記載自己在1862年4月搭乘英國商輪進入淡水河,看到河下游生長著紅樹林。此外英國學者奧德翰(RichardOldham)亦早在1864年即於臺灣淡水及基隆採集大量水筆仔標本,這些標本現還存放在大英博物館中。綜合以上種種史料紀錄和考古發現,因而有人認為,淡水河的水筆仔應為長久以來伴隨這塊土地成長的原生種。
另有學者主張,1923年日本植物學家佐佐木舜一在調查中發現水筆仔已於基隆絕滅,並懷疑基隆以外地區還有水筆仔的存在,因而推測淡水的水筆仔可能在日治時代即已滅絕,後來才再由大陸引入,且由於淡水河口的泥沙逐漸堆積,才造成今日大面積的純林。這些推論之所以讓人信服,乃因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臺灣的水筆仔與東南亞的種類不同,與大陸地區的水筆仔相同,正好成為佐佐木舜一立論的佐證。然而這些水筆仔又是怎麼從中國大陸移植過來呢?資料顯示,一位英國殼牌石油公司代理商黃東茂,在日本大正2年(1920)5月間,遷居淡水竿蓁林,為了防止颱風天大浪沖擊,特別由廈門鼓浪嶼引進一批水筆仔,種在別墅旁。據說當時黃東茂引進之時,當地人不認識這種植物,見其胎苗長長像一支筆,便隨口稱之為「水筆仔」,自此流傳。
究竟淡水河紅樹林是原生種還是外來種?雖然眾所紛云且各自言之成理,一時尚無法揭開其身世之謎,但仍無損淡水地區紅樹林在臺灣保育運動史上所創下的先驅地位!

最易親近的紅樹林生態教室

為徹底杜絕保護區的人為干擾及破壞,除了政府保育單位的努力,提升民眾的環保意識亦為首要之務;有鑑於此,臺北捷運淡水線於1997年興建通車,保留區旁設有紅樹林站,林務局特別於捷運站二樓闢有紅樹林生態教育館,提供紅樹林及水筆仔的相關生態介紹,並於2005年完成穿越紅樹林森林的木棧道,讓大家更容易親近並認識紅樹林生態。
教育館中除了有平面靜態的文字展示、動態多媒體實景解說外,還辦理許多紅樹林生態推廣活動,提供到館參觀及步道導覽,希望藉由這些教育活動,讓所有人認識、關心這片紅樹林生態。下次當你迎著夕陽、沿著木棧道騎腳踏車暢遊淡水,別忘了到教育館中,一探紅樹林的奧妙;說不定,你也可以解開這些水筆仔的身世之謎!

閱讀 4821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四, 22 一月 2015 16:45

媒體

當你走在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的木棧道上,放眼望去盡是綠意盎然,裸露的泥灘地上彈塗魚爬跳、招潮蟹橫行,河口溼地生態一覽無遺。但就隔著一片綠海,同時也看到周邊林立的高樓大廈,與茂密的紅樹林生態形成強烈的對比。這片水筆仔純林,成為都會中一處難得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