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野雁保護區part2

期待雁鴨再訪的季節

位在大漢溪、新店溪和淡水河交會口的萬華,古名「艋舺」,是臺北地區發展最早的區域。
早在漢人入墾前,本地凱達格蘭族人便以獨木舟(或小船)為交通工具,在淡水河系沿線上活動;而萬華地區因為是兩大支流與主河道的匯合點,便成為淡水河系上最重要的一處匯集處。當1709年漢人來到萬華,看到此地獨木舟匯集的景況,便以獨木舟的平埔族語「mankah」(艋舺)稱之。
艋舺地區在漢人入墾後,漸漸成為原住民帶著農產品(地瓜為主)與漢人交易的「番薯市街」,以昔日碼頭(即華江橋和中興橋之間的龍山河濱公園)所在向東發展出一條街,因此有「臺北第一街」之稱,就是今日的貴陽街二段,此地正是臺北市的發祥地。昔日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即可說明艋舺在當時的地位。

沒落商港變身水鳥樂園

1897年由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所拍攝的凱達格蘭人,其活動範圍約為現今臺北淡水河岸一帶,主要以漁獵為生,此外也從事農墾,當時已深度漢化。
一直到清朝時期,艋舺河岸邊都是舟船繁盛的景況。不過在公路取代水路運輸後,河岸不再熱鬧,萬華逐漸沒落,特別在河岸築起高聳的堤防後,堤防外成了人跡罕至的荒涼地帶。但也在人為干擾逐漸遠去,河道缺乏疏濬,逐漸淤積出大片的泥灘地,繼而成為水鳥的樂園。
1983年臺北市政府即將此區域公告設置「臺北市中興橋-華江橋候鳥生態保育區」,其範圍約70公頃,10年後又公告設置為「臺北市中興橋-華江橋野生動物保護區」,修正總面積約200公頃。其後,因淡水河流域候鳥過冬棲地有逐漸往新店溪上游擴散之趨勢,1996年擴大保護區範圍,涵蓋中興橋至永福橋間的水域及河岸溼地,面積約245公頃,並將本區更名為「臺北市野雁保護區」。另外為提供民眾從事休閒活動及自然教學的場所,並且提供野雁保護區緩衝綠帶,同年也將鄰近華江橋的河濱區域公告成立「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涵蓋面積約為28公頃。

清同治年間編修《淡水廳志》所繪地圖中,艋舺已因泉漳人械鬥及港口淤積嚴重,商港地位逐漸受更北部的大稻埕取代

 

1897年由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所拍攝的凱達格蘭人

守護溼地社區一起來

然而由於「臺北市野雁保護區」位在大臺北地區人口極為稠密的區域,長期受到家庭生活污水排放影響,河川水質一直處於「嚴重污染」程度。為改善大臺北母親之河水質,二十多年來,政府各級單位積極進行污水下水道接管、截流站及人工溼地設置、稽查取締等工作,以使污水量減到最低。目前水質確有逐年改善跡象,以往消失多年的乾淨指標魚種如日本禿頭鯊、眼斑厚唇鯊以及翹嘴紅魚白等,均重現淡水河,生物多樣性大幅提升。
儘管水質明顯改善,不少魚蝦回來了,但在大環境方面受到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並且在地環境也逐年改變──新店溪、大漢溪泥沙淤積嚴重、河川水量不足、野狗干擾等因素之下,每年造訪的雁鴨數量從盛轉衰,原本適合雁鴨棲息及覓食的天堂有極大的改變。
緊鄰堤外溼地的華江里,擁有一群極具環境意識的在地群眾,多年來一直積極以華江雁鴨公園為深耕目標,尤其自1992年成立華江社區發展協會以來,更培養出一群社區志工,定期舉辦鳥類生態解說、參與河濱環境綠美化等活動;並且更進一步邀集專家學者,組成華江溼地守護聯盟,每月固定進行生態調查行動,長期以來,已累積不少資料。基於對華江溼地的愛,促成了社區營造的成功,或可成為全國社區參與當地溼地經營管理之參考模式!每年雁鴨來訪時,由這些在地社群、臺北市政府和臺北市野鳥學會等關心華江溼地的單位,所共同舉辦的雁鴨季活動,總能吸引無數市民的關注和參與,親身體驗華江溼地的繽紛生命力。大家都有個相同的心願:期待年年再見華江溼地中冬季雁鴨群的美麗身影!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設置人工池和溝渠整理,營造適合水鳥棲息的環境(圖片來源:婁序平攝)

 

淡水河水質改善促使各種水上運動及親水活動興起(圖片來源:林穆琳攝)

閱讀 4516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 24 一月 2015 13:45

媒體

清同治年間編修《淡水廳志》所繪地圖中,艋舺已因泉漳人械鬥及港口淤積嚴重,商港地位逐漸受更北部的大稻埕取代

位在大漢溪、新店溪和淡水河交會口的萬華,古名「艋舺」,是臺北地區發展最早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