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基本資料 | ||
中文名稱 |
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蘭陽溪口濕地) |
蘭陽溪出谷後溪水多下滲成伏流,中下游河床乾枯裸露,放眼望去盡是一片寸草不生的礫石河床 蘭陽溪出海口 |
濕地類型 |
海岸自然濕地 |
|
濕地範圍 |
宜蘭縣蘭陽溪下游河口(噶瑪蘭大橋以東河川地),為蘭陽溪口濕地(面積:2,799公頃)的一部份。 西以台2線北部濱海公路之噶瑪蘭大橋為界,東至低潮線沙灘、沙洲以內,南從噶瑪蘭大橋以下沿宜2線五結堤防道路至大錦閘門北端橋頭向東延伸至海岸低潮線止,北從噶瑪蘭大橋以下沿宜蘭河及美福大排水線匯合處北岸依鄉界線延伸至海口。 |
|
濕地GPS座標 |
24°42'59"N , 121°47'55"E |
|
成立時間 |
民國85年9月16日 |
|
濕地面積 |
206公頃 |
|
地質 |
地形上來看,本區全為砂岸,主要地形有沙灘、水域、沼澤濕地與農地。海岸砂丘因長期受東北季風強烈吹襲影響,形成東坡平緩、西坡較陡之砂丘景觀。而從地質觀之,本區以粘板沖積土為主,河床全為細沙,土質細,排水性差。同時蘭陽平原地下水位高,常造成農田排水不良。 |
|
管理機關 |
宜蘭縣政府 |
|
濕地概況與人文歷史 |
||
濕地介紹 |
蘭陽溪口水鳥保護區,位於蘭陽溪、宜蘭河及冬山河3條河川匯流處,因河水長年夾帶泥沙淤積及有機物的堆積,至河口形成沖積平原,加上淡水鹹水的交會,及年雨量高達2,656公釐,常於夏季水流量豐富時宣洩不良,形成廣大沼澤,使得河口孕育了獨特的生態環境。 這片蘭陽溪河口濕地,每年均吸引大批的水鳥棲息,為台灣北部地區重要濕地之一。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 BI)將其劃為台灣25個「重要野鳥棲地」(IBA)之一,而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亦將蘭陽溪口列入台灣12大濕地之一。棲息鳥類種類數量之多,為全台之冠,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間是觀鳥的最佳季節,是愛鳥者不可錯過的景點。 蘭陽溪河口,因其獨特之自然資源,早在民國61年交通部觀光局就將此地規畫為台灣第一個「雁鴨保護區」,民國73年,被內政部規劃為「蘭陽海岸保護區」中之「自然保護區」部分。但因原有保護區之經營管理與保護工作不易推行,宜蘭縣政府乃於83年,重新就保護區自然資源之特性作一整體規劃,並於85年9月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將噶瑪蘭大橋以下至河口段面積約206公頃之地區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積極保護河口濕地生態系和野生動物資源。 |
魚鷹
|
歷史風華 |
宜蘭縣的兩大河川蘭陽溪及冬山河,在流經各大鄉鎮後於五結鄉的東北部小村落(錦眾村)匯入太平洋,此區居民生活均與這兩條河川息息相關。 此地的居民可以分為三大族群,分別是漢族、噶瑪蘭族及外省遷入的族群。產業以農漁業為主,產業與自然景觀隨著時代變遷而多所異動,從稻作到日治時期的蔗田到如今的養殖漁業,沿海漁業也甚為發達,然時代變遷後原有之沿海漁業(牽罟活動)已沒落。此外,每年冬季一波波寒冷冬北季風,帶來了豐富的鰻魚苗,也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財富。 |
蘭陽溪、宜蘭河、冬山河三條河流會合入海河口,形成沼澤、沙洲、水域、河川耕地、菜圃旱田等多樣化的濕地環境。遠方為龜山島。(攝影:秋錦和)
|
濕地環境介紹 |
||
自然生態 |
蘭陽溪發源於海拔3,555公尺之南湖大山北麓,流經牛鬥出谷後,於噶瑪蘭大橋附近會合宜蘭河、冬山河,隨即注入太平洋,流域面積865.46平方公里,河流長度73.06公里。蘭陽溪上游水流急促,常挾帶大量砂石,下游則因流速減緩,至河口形成沖積平原。由於年雨量高達2,656公釐,地下水位甚高,抽取容易,但因本區屬細質砂土,排水性差,故常於夏季水流量豐富時宣洩不良,氾濫成災,形成廣大沼澤。 本區為河口沼澤濕地環境,豐富的有機質提供魚、蝦、貝、蟹所需食物,又有水域、沙洲、防風林、耕地、蘆葦、鹹草等多樣化環境,因此吸引許多鳥類在此棲息、覓食。主要棲地類型大致可分成草澤、沙洲、水域、菜圃4大類型,其中又以草澤、沙洲與水域為大部分水鳥所利用之棲地。 |
|
動物分布 |
本區可謂蘭陽平原最佳之賞鳥據點之一,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每年以10、11月及3、4月候鳥遷移時,鳥況最佳。在所有記錄的236種鳥類中,水鳥佔半數以上,以鷸科、鷗科、鷺科及雁鴨科為主,其中又以鷸科所記錄的種類最多。其中東方環頸、濱鷸是本區鷸科兩大主要鳥群,族群量可達上千隻。而過境之鷹斑鷸、黑腹燕鷗及渡冬之小水鴨、花嘴鴨與尖尾鴨,均為本區極具特色之代表性鳥種。其他如水田內隱藏性高的秧雞科、河口防風林內之鷺科營巢處,亦為本區之重要動物資源。 |
|
瀕臨絕種的物種 |
黑面琵鷺 (Platalea minor)與隼 (Falco peregrinus) |
|
珍貴稀有的物種 |
唐白鷺 (Egretta eulophotes)、黑鸛 (Ciconia nigna)、鴛鴦 (Aix galericulata)、松雀鷹 (Accipiter virgatus)、澤鵟 (Circus aeruginosus)、魚鷹 (Pandion haliaetus)、大冠鷲 (Spilornis cheela)、赤腹鷹 (Accipiter soloensis)、燕隼 (Falco subbuteo)、紅隼 (Falco tinnunculus)、彩鷸 (Rostratula benghalensis)、燕 (Glareola maldirarus)、玄燕鷗 (Anous stolidus)、小燕鷗 (Sterna albifrons)、蒼燕鷗 (Sterna sumatrana)、翠翼鳩 (Chalcophaps indica)、短耳鴞 (Asio flammeus)、長耳鴞 (Asio otus)、褐鷹鴞 (Ninox scutulata)、畫眉 (Garrulax canorus)、綬帶鳥 (Terpsiphone atrocaudata) |
|
應予保育的物種 |
紫嘯鶇 (Myiophoneus insularis)、紅尾伯勞 (Lanius cristatus) |
|
保育現況 |
蘭陽溪口自然保護區與水鳥保護區雖已正式公告,但是溪口的釣況佳,每天的釣魚人潮成了驚擾鳥類棲息的最大問題。冬季捕鰻季節到臨時,來自各地的捕鰻人,在沙洲上搭棚露宿,時間長達幾個月,使得溪口的棲地人為干擾不斷。三月以後,捕鰻人走了,留下大批帳棚、圾垃等廢棄物,怵目驚心形同廢墟,其所帶來的污染年年不斷。 蘭陽溪口除了人為干擾外,尚面臨河川過度開發使用、上游垃圾、河床農地的殘餘農藥、蔬菜專業區不斷擴大,加上常有人在此電魚和獵捕,這些現象都讓保育人士憂心。 |
|
其他相關資訊 | ||
相關專文介紹 |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自然保育網: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ct.asp?xItem=7640&ctNode=178&mp=10 國家重要溼地資料庫入口網站:http://wetland-tw.tcd.gov.tw/drupal/node/107 |
|
交通方式 | 開車
客運(從台北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