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 27 十二月 2011 20:15

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無尾港濕地):沒有出海口的港

Map 7
濕地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無尾港濕地)

01無尾港一景(攝影:黃世仁)

03無尾港濕地多樣化的地貌(攝影:黃世仁)

 

 

濕地類型

河口型濕地

濕地範圍

以蘇澳鎮港邊里海岸防風林內溼地為中心,北為中央山脈北段,東至太平洋海岸,南至澳角山崖,西至省道臺二線公路。

濕地GPS座標

24°37'N , 120°51'E

濕地面積

約101.62公頃

海拔

東半部區域地勢較平緩,海拔高度在40公尺以下;西半部坡度較陡峭,高度在40到320公尺之間。

地質

蘭陽平原南側之山地為第三紀中新世的廬山層,地質構造大部分為黑色到深灰色的硬頁岩、板岩及千枚岩和深灰色的硬砂岩互層組成,此外亦含有零星散布的泥灰岩團塊。本岩層因長期風化作用,多沿劈理崩塌,因此造成許多崩積層。

管理機關

宜蘭縣政府農業局

濕地概況與人文歷史

濕地介紹

根據清代《噶瑪蘭廳誌》記載,無尾港本名為「馬賽港」,位處蘭陽平原最南端,武荖坑溪(又名新城溪,清代舊名為馬賽溪)於此處往東奔流出海。據記載武荖坑溪於1830年氾濫,大量士石淹沒早期移民開墾的土地,故洪水退後先民於此築堤分流。

日據時代,本溪仍常氾濫,此外因應當時海防需要,引導部份河水從頂寮附近出海,而原紗帽山的溪水奪猴猴溪谷,從今天的白米溪出海,造成武荖坑溪原出海口的水量遽減、河道逐漸淤塞。

日據時代昭和17年(1942)一場颱風風災,使新城溪改道北移,這裡的舊河道溪水漸稀, 河道逐漸淤塞。民國57年(1968)時,颱風引發的土石洪流更使出海口完全淤塞,造就現今所見的一片沼澤地,因此本地便成了沒有出海口的河港,於是漸漸被人稱為「無尾港」。

因為近海口的水道日益淤積,水流受阻,於是自然改道,舊河道形成沼澤,周邊滿布蘆葦,加上原有的木麻黃防風林與黃槿,形成一道防護牆,此地因而成為雁鴨度冬的安全隱蔽區。

每年十一月,是冬候鳥大批湧入的高峰期,無尾港經常可見二、三千隻雁鴨到此度冬,這種壯觀場面,引來各地鳥友爭睹群鴨飛舞奇景,也為無尾港打開知名度。

由於無尾港地區位處秋冬季候鳥過境的必經路徑上,再加上其濱海型自然沼澤感潮溼地的特性,豐富的水生動、植物資源,提供了候鳥不虞匱乏的食物來源,因此成為台灣地區最主要的雁鴨度冬區之一。

1988年無尾港被「國際水禽研究中心」(IWRB)及「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列為亞洲重要溼地之一。1992年宜蘭縣政府向農委會提出「無尾港水鳥保護區計畫」,同年9月審議通過,1993年9月24日宜蘭縣政府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將無尾港規劃公告為「宜蘭縣無尾港水鳥保護區」,這是臺灣本島第一個劃設公告的水鳥保護區。

歷史風華

無尾港地區位於宜蘭縣蘇澳鎮境內,包括有大坑罟、過港仔、港口、嶺腳、岳明新村以及澳仔腳等聚落,港口庄、嶺腳庄及大坑罟庄各有一座廟宇,是當地居民生活信仰中心。

由於東邊緊鄰太平洋海岸,早期居民係由平埔族及數個海洋特性族群組成,甚至琉球漁民也曾居住過此地,區內涵蓋兩個主要聚落(嶺腳庄及港口庄)及三個小聚落(澳仔角庄、三面城庄及過江仔庄)。住家戶數共有約300戶,居民1600人左右。此地居民早期以漁業為生及部份務農,是傳統小農漁村落。早期近海漁業資源豐富,多數居民靠近海漁撈及「牽罟」捕魚為生。

所謂「牽罟」這個宜蘭傳統的捕魚方式是指,過去無尾港村民在海邊守望的人發現魚蹤時,便趕緊吹螺通知村民。村民聽到螺響,便會放下田間工作,取出「牽罟」的裝備,趕來海邊一起「牽罟」捕魚。雖然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傳統的「牽罟」捕魚已經沒落,但無尾港每年都會舉辦類似的「牽罟」活動,以凝聚社區情感及 保存這項捕魚的傳統。

而近年來,由於社會的快速變遷,經濟型態的改變,村落內的年輕人口大量外移,導致人口結構呈現老化的現象,致使原來的產業型態不再,地區的發展與建設也跟著停擺。

民國75年(1986年),台電計畫在港邊里及岳明里一帶興建「蘇澳火力發電廠」,並在大坑罟設置工業港口,用以運送發電廠所需的動力原料-生煤,澳仔、嶺腳港口以及岳明新村的居民面臨了集體遷村的命運,再加上對火力發電廠可能帶來嚴重環境污染問題的恐慌,老一輩的居民,憑藉著對土地、河流,甚至是故鄉一草一木的愛護,開始了一段長達 8年的「反火力運動」,更讓出外工作的年輕人,陸陸續續的回到故鄉,積極的參與社區生活環境的種種改造計畫,這一開始就停不下來的愛鄉護土之情,在反火力事件得到政府善意的回應之後,自救會的階段性目標,便在此光榮的結束,也因此事件,讓更多家鄉的人聚集在一起,更進一步催生了以「自然生態保育、文化教育推廣」為宗旨的「無尾港文教促進會」。

07港邊社區內保純良好的傳統石板屋
(攝影:葉人豪)08紅磚古井(攝影:葉人豪)

 

 

 

 

濕地環境介紹

動物分布

本區水鳥資源豐富,每年11月至隔年3月候鳥過境期間,均吸引數千隻的雁鴨到此渡冬,鳥種記錄達140種,為台灣地區主要的雁鴨渡冬區之一。其中最常見的為小水鴨,尖尾鴨與花嘴鴨次之,數量多時達上千隻。此外本區因位於低海拔山區旁,故也可見低海拔山鳥。其他鳥類還包括罕見的棕耳鵯、巴鴨、佛法僧、禿鼻鴨等。

防風林中有龜殼花、雨傘節、赤尾鮐、眼鏡蛇、百步蛇等爬蟲類出沒活動。植物有96科247屬324種;在鄰近的山邊小溪,曾記錄稀有植物「水禾」。

植物分布

區內的植物分布,主要原生闊葉樹優勢植物,以黃槿、苦楝、小葉桑和血桐為主,防風林中由人工栽植的木麻黃為主,伴隨著月桃、串鼻龍,以及馬纓丹、槭葉牽牛等強勢外來物種出現。乾生草地主要以白芒、五節芒、蘆葦為優勢,草澤溼地則以蘆葦為強勢物種。

珍貴稀有的物種

鳳頭蒼鷹、松雀鷹、大冠鷲、澤鵟、紅隼、百步蛇。

應予保育的物種

紅尾伯勞、龜殼花、雨傘節、眼鏡蛇。

保育現況

本水鳥保護區目前正面臨多重的挑戰:濱海公路的開拓、河水受到鄰近工業區的開發及家庭廢水的排放所污染、蘆葦的增長使雁鴨棲息水域面積減少,且許多鳥類因危害附近農地而遭捕殺,顯示出相關的管理維護工作有待加強。

曾有人質疑,無尾港水鳥保護區的劃設,雖然讓政府撤銷了1986年興建火力發電廠的計畫,也阻止了一場可能發生的生態浩劫,但是102公頃的保護區劃設,居民卻沒有因此而受益,社區裡也沒有因為保護區的公告劃設,而帶來各項大興土木的公共建設,甚至有居民認為乾脆廢了水鳥保護區。

由於水鳥的季節性遷徒,造成了農民農作上的損失,尤其在插秧時節,水鳥為了覓食,常常會造成新插的秧苗遭到破壞,這使得「水鳥的生存」與「農民的生計」之間產生了極大的衝突。有些農民為了不傷害這些遠道而來的候鳥,不得已只好採取「休耕」的辦法,這對依賴土地為生的社區居民來說,也正面臨了一場生態保育與居民生計的拉距戰。

為了避免水鳥在農田裏覓食,造成農民的農穫的損失,無尾港文教促進會每年都募集民間資源的支持,推動「食源計劃」。促進會的義工朋友們,除了在水鳥保護區放置水鳥食源,定期播撒穀類和玉米,以吸引更多的水鳥留在保護區內之外,更積極推動水鳥保護區的經營管理工作,包括復育逐漸惡化的生物棲地、改善已接近陸化的溼地環境、生態環境的教育工作,以及生態資訊解說與自然觀察導覽等等,做好保育及棲地的經營管理,化解一場水鳥與人之間,「生存」與「生計」之爭。

10無尾港濕地正嚴重面臨乾旱陸化問題 
(攝影:黃世仁)

 

 

 

 

 

其他相關資訊
相關專文介紹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自然保育網:http://econgis.forest.gov.tw/wetland/detail.asp?wl_id=wl12

國家重要溼地資料庫入口網站:http://wetland-tw.tcd.gov.tw/drupal/node/100

交通方式

• 開車前往:由台2號省道,或由宜蘭市沿著台9號省道,從蘇澳港口里進入。

• 大眾交通工具:搭乘宜興客運至「岳明國小」站下車,再步行至無尾港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