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水花走濕地】專欄:觀新藻礁

作者:廖靜蕙(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由林務局舉辦的十大地景票選進行中,截至目前為止,涵蓋觀新藻礁在內的「桃園台北藻礁海岸」,名列第6,在當地民間團體發動下,名次有望往前躍升。

提到台灣北部的這些生物礁,僅剩4公里仍深具生態功能,民間團體稱之為觀新藻礁,歷經多年論辯,至今保護區設立仍無定論,可喜的是,當地污染防治大有進展,而藻礁的珍稀性也獲得國人關注。

雨中的永安漁港,灰暗讓人聯想拷秋勤〈灰色海岸線〉。4月原應春光明媚,「珍愛藻礁千人健行」活動當天卻傾盆大雨,即使如此,仍有數百位民眾參加。沿著二河局興建的巨大堤防走著,一路詢問,這是不是藻礁?最後導覽人員指著一片礫石灘說,下面就是藻礁。經再三確認,上面有礫石的這片嗎?

沒錯,因為堤防的關係,礫石就這樣壓在活生生的藻礁上面。

凸堤、海堤、消波塊常伴藻礁

2007年一連串違法且錯誤的工程,揭開了桃園外海藻礁的面紗,我們有幸得以認識藻礁,竟然是因為它被破壞的奄奄一息。第二河川局興建的巨大堤防將原始海岸林與海分割,原本受環境、氣候歷練而形成的海岸林,具有海岸保安的功能,現在也被巨大堤防所保護。大潭電廠的凸堤向海延伸所造成的淤沙堆積,是礫石灘的來源;泥沙堆積在堤防邊,消波塊也沉浸其中,功能有待評估。

經民間動員全力搶救,中央保育主管機關也將之列入自然保留區追蹤名單。只是媒體焦點一轉移,保育的倡議隨之沉寂,一直到2010年底觀音工業區蠢蠢欲動,藻礁的珍稀性才又被提出,才又吸引國人的眼光,這一次,桃園在地團體誓言保護千年藻礁,並積極倡議劃設自然保留區。

只是僅剩4公里的藻礁還能撐多久,沒有人知道。根據資料,桃園原本有長達23公里海岸是完整的藻礁所構築,但有19公里似無成長的跡象;以桃園在地聯盟為主的民間團體擔心,一旦連這4公里也隨之死亡,台灣再也沒有這麼完整連貫的藻礁海岸,桃園海岸、河口生態也隨之淪亡。

北迴歸線以北的珍貴現象

在此之前,藻礁一直被視為珊瑚礁。珊瑚礁已知只能生長在南北回歸線之內,到了台灣北部,更因溫度太冷,而不利於珊瑚造礁;即使有珊瑚,也都零星分布,無法成礁。1998年,台大戴昌鳳教授調查研究,確認了不是珊瑚礁,是更具特色、更珍貴的植物藻類所造的礁體,凸顯了藻礁的特殊與珍貴。

其實「桃園台北藻礁海岸」範圍涵蓋了台北前洲子海岸以南的所有礁體,從藻礁礁體骨骼可以進行太陽同位素,比對出所屬年代,當時的海水溫度以及氣候變遷,用此架構古環境,進而了解海岸、環境以及氣候變遷。透過與考古學團隊合作,透過古環境的架構,對於台灣史前史的研究深具價值。可惜的是目前針對藻礁的研究很少,因此對藻礁的了解也很少。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指出,雖然部分藻礁生態相不如人意,不過只要基本環境條件存在,這些礁體仍有機會成長或恢復。

保護藻礁中央與地方同命不同調

一旦發現藻礁被珊瑚礁更難能可貴,才稍稍讓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有保育壓力。這兩年歷經多次立法院、縣議會公聽會,尋找最佳的藻礁保護方案。

林務局於2012年5月26日邀集桃園縣政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經濟部水利署、工業局、台電、中油、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等機關及學者專家現勘,確認物理性、化學性危害因子應優先防治,劃設保護區後藻礁生態方有可能恢復生機,並就「物理性危害防治」、「化學性危害防治」、「運用社區力量加強監督巡守」、「積極評估暫定自然地景」、「規劃國家重要濕地」、「發展新屋鄉客家雙星產業發展計畫搭配藻礁保育」等6大項工作訂定實施方法、時程與分工,由各權責機關立刻落實執行。

其中在化學危害防治上,由環保署以及桃園縣政府環保局聯手緝查下,成效斐然,不但讓違法廠商現形,老街溪、南崁溪等溪流,水質監測都明顯改善。二河局、台電也已要求廠商不得破壞藻礁以及監督廢水排放。

另外,桃園縣政府則以千萬經費進行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可行性評估,完成相關的報告結論。針對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影響進行調查研究,並建議劃設「觀新河口藻礁海岸生態系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野生動物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河口海岸藻礁生態系及其棲息之鳥類、野生動物。

人文、地質、生態三合一 民間倡議自然保留區

不過民間團體支持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為自然保留區才能保護藻礁。長期追蹤海岸生態的特有生物中心副研究員劉靜榆表示,藻礁珍貴的人文(海洋客家文化)、地質(國際級地景)、生態(生物礁生態),三者缺一不可,不是野生動物保護區的保育目標所能涵蓋。

縣政府則反駁幾次座談會發現,當地漁民及部分居民意見與保育團體倡議的意見不同。漁民反對藻礁劃設保育區,因為劃保育區無法解決問題及會限制漁民活動,漁民需要放置魚網及撈魚苗維生;漁民認為縣府作好上游河川污染防治及減少海岸工程使用廢建材及消坡塊,藻礁就可以繼續存活;現行環保法規管制污染,並非保護法令不足,而是執行不力的問題。

繼地球日民間團體舉辦了珍愛藻礁健行活動之後,6月8日海洋日則有台南大學附設小學的學生發起「一人一信救藻礁」,數百封信湧入總統府,讓總統好感動。總統馬英九隨後回應說聽到了,繼而敦促中央主管機關以及地方政府積極處理。

保護藻礁已有共識,如何保護成為關鍵點。無論如何,在現行法令下積極執法是最根本的作為;而積極的保護藻礁,不但讓台灣社會引以為榮,更是留給下世代最好的禮物。

閱讀 5308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 06 十一月 2013 13:47

媒體

提到台灣北部的這些生物礁,僅剩4公里仍深具生態功能,民間團體稱之為觀新藻礁,歷經多年論辯,至今保護區設立仍無定論,可喜的是,當地污染防治大有進展,而藻礁的珍稀性也獲得國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