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暖化日益嚴重是由人類造成、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持續升高的此刻,生態系對地球整體健康、對人類存續的多重價值在氣候調節與碳吸存功能上就越加受到重視;因此,在探討生態系的經濟價值時,計算「碳吸存能力」便成了重要的項目。不過,有時學者在計算這個項目時,會發現其他面向的事實,可以反過來推論生態系的健康程度,本文要介紹的淡水河口研究案例,便是一個例子。
測碳吸存 先測淡水河口溼地基礎生產者
上一篇的生物多樣性專欄文章〈碳匯計算 生態經濟價值推估的方法論〉當中,根據對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幸助的訪談,介紹了林幸助、謝蕙蓮(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章波(台灣濕地學會)、施上粟(台大水工試驗所)等學者進行的「亞熱帶河口生態系統碳吸存能力之評估」,其中談到,要測量其碳吸存能力,得先標定出淡水河口溼地的基礎生產者,再根據不同的生產者特性,規劃「生物量變化」、「收割法」、「密閉罩蓋法」、「溶氧代謝法」等方式;本文則進一步介紹根據這些方式所得出的結果:
紅樹林碳吸存能力是892 ton C/ yr(每年892公噸碳),草澤1209 ton C/ yr,合計是每年吸碳約2000公噸;但有趣的是,計算底棲藻與浮游藻的碳吸存時,數據是負的,分別是 -156 ton C/ yr與 -13309 ton C/ yr。
學者團隊為了嘗試推論淡水河口濕地與周邊生態系的碳流動狀況,另外再計算河口濕地邊界的碳吸存數據力,包括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與台灣海峽四處;結果顯示,除了大漢溪數值為844 ton C/ yr,其餘皆為負值:台灣海峽為 -207 ton C/ yr、基隆河為 -19387 ton C/ yr、新店溪為 -9902 ton C/ yr。
垃圾食物餵飽淡水河的藻類及細菌
以調查結果來看,淡水河生態系統整體來說,吸碳能力小於排碳的能力,成為「碳排放源」,而不是碳匯;以碳通量來初步推論,淡水河的生態系服務受到人為污水排放──外來污水與有機質影響下,藻類與細菌仰賴外來食物,不需要行光合作用就可存活,讓淡水河仰賴生態系統的能量來源,以「異生性有機碳源」(其相對詞是「自生性」)為主。
這樣的假設需要更多進一步研究驗證,需要更多研究者投入。只是,林幸助說,野外生態調查工作很困難,又常常受制於天候影響,去到現場,不是要採數據就能馬上採集到,例如要用密閉罩蓋法讀取底棲藻的光合作用吸碳量,必須連續五天都是好天氣。而冬天常常一天到晚下雨,夏天悶熱,還得著一整天泡在紅樹林裡;這樣異常辛苦與艱難的研究條件,也常讓學子怯步。
儘管辛苦研究的成果得來不易,總算有其非凡的價值。以本文介紹的淡水河口濕地來說,若能進一步探究外來有機碳源的貢獻量,得出整個流域更完整的碳流向,則可更精確驗證人類活動排放的碳源,不只進入大氣,也透過各種不同介質影響生態系統。
(全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