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村生活在溼地專題(一):國外的家庭農村濕地案例

作者:廖靜蕙(本報特約記者)

強調生態多樣性的塱元米,提供香港最新鮮不用等地稻米。(圖片來源:禾花雀塱元生態社臉書)濕地餵養人們的故事,在世界各個角落發生,不僅是台灣,一向被視為高度都市化的香港,也有相同的故事。

在香港,一包包在超市買到的米,至少都是儲存兩年之後,才釋出進入市場販售,原因無他,糧倉必須保有戰備米,避免缺糧無米之苦。為了吃一碗新米煮成的飯,香港人必須遠赴日本或台灣,才有一碗香甜可口的米飯可食。

這幾年,位於新界北塱原的「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下稱塱原生態農社)開啟了種田吃飯的契機,培育出全港第一支自產米「塱原米」,而這些米由潔淨、肥沃的濕地孕育而生!

香港人差不多人人都吃過米飯,而且香港的原居民也曾是以種水稻為主,如今藉由塱原生態農社計畫,讓港人有機會回歸與土地的親密對話,無論是插秧、拔草、收割,一天下來,全身沾滿泥巴,卻笑得合不攏嘴,直呼「種米真係好玩啊!」

 

以改變農法一圓可持續發展的願景

到濕地體驗農耕樂趣。(圖片來源:禾花雀塱元生態社臉書)

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的「塱原」,是雙魚河及石上河兩條河流沖積而成、香港新界西北面最完整的天然洪氾平原,由400多塊細小農地、河流、風水林等等不同棲地組成。此地也是重要野鳥棲地(IBA)與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溼地相連,每年有大量水鳥越冬或過境,當中更有不少珍貴的雀鳥,也是香港最後一片完整的農田溼地。

塱原生態農社是香港觀鳥會以及長春社「塱原可持續發展計劃」成立的計畫,2005年在香港政府的資助下,展開第一個農田溼地的保育管理計畫,目標為保育塱原的文化景觀及生物多樣性,特別是依賴淡水溼地的雀鳥和兩棲類動物;其次也防止棲地進一步退化,提升塱原的棲地質素,並且延續本地農耕文化,推動生態農業及旅遊的發展。

這項計畫也提供教育、研究調查的機會,塱原的農地面積約50公頃、30多位農民,目前已有28位參與管理計劃,其中5位是水稻農,為有利於水鳥以及其他溼地生物多樣性的水田而進行管理措施。

塱原米的理念包括,使農民繼承昔日農耕傳統,在肥沃的塱原平原重新種植水稻,重建已消失幾十年的本土稻田濕地生態系統以及生物多樣性;農法以使用有機肥料種植為主,不時以綠肥、休耕、輪作等方法讓泥土自然回復健康活力。不用化學肥料、不用化學農藥、殺草劑以溫和、友善的方法種稻,不做無謂殺生,種出與大自然共生的稻米,達成100%本地出產,新鮮、健康。

塱原土地肥沃,一年可以出兩期米,第一期4月插秧、7月收成;第二期8月插秧、11月收成。水田休耕期,部分維持濕地樣貌,有些則種植綠肥,維持土地肥力。

禾花雀悲歌

2007年起,長春社及香港觀鳥會在塱原展開水稻復耕工作,復興傳統水稻種植文化,保育瀕危物種,例如禾花雀及田雞,讓塱原農業與生態相輔相成。

保育禾花雀(黃胸鵐 Emberiza aureola)是有原因的。根據報導,禾花雀每年秋天天氣逐漸轉涼,從遙遠寒冷的西伯利亞,飛到溫暖濕潤的廣東過冬,然而,港粵一帶為了「滋補」捕食,使得族群數量直直落,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去(2013)年11月,正式將禾花雀由「易危」(Vulnerable)提升到「瀕危」(Endangered)等級,意即各國政府及民間人士若不再採取任何保護措施,禾花雀將會於10年之內絕種。

中國早於1950年代時雖將禾花雀當作侵食穀物的害鳥,但禾花雀在繁殖時期也會大量啄食害蟲,科學界早已將其剔出害鳥之列。

香港觀鳥會認為,雖然禾花雀與黑臉琵鷺保育等級相同,但黑琵多年獲得各國政府及民間合力拯救及保護,情況已然改善,但禾花雀仍成千上萬進入饕客肚腹,非法捕獵的情況難以禁絕;再加上覓食所需的農耕地逐年減少,保護工作雪上加霜。

而塱原濕地可說是香港現存最廣、最連續的農業式淡水濕地,提供禾花雀覓食之地,保留棲地,不僅如此,蛙類、蟲鳴也熱鬧非凡。

不只是農耕,還是生活的一部份

為了持續此項計畫,塱原米以社區支持型農業理念,號召民眾認養塱原米,以穩定的收入來支持農夫的生活和農業結合生態的理想,不但延續當地水稻農業傳統,也為當地市民生產出本地米,多元化了本地農業生產,提供了一種本地農業新的可能性。

另外,作為社區、環境教育的一種工具,讓農夫、市民透過參與生態保育及食物生產的過程,重新連結人與土地、自然的關係,反思食物、農地的價值。無論是塱原收成節、塱原小農夫生態農業體驗活動、稻草人設計及製作比賽、上水塱原生態旅遊,幾乎都以秒殺的速度額滿,塱原濕地散發的魅力,不言而喻。

去年,長春社先舉辦《塱原居民生態導賞員訓練課程》,因為由塱原居民親身介紹自己居住的地方是最適合的!他們熟悉這片土地,了解這裡的風土民情,見證了環境的變遷,而且也樂意與參加者分享於塱原一帶生活的點滴和童年回憶,為導賞遊參加者帶來更豐富、深刻的講解。第一批完成訓練的20位由當地居民組成的導賞員(解說導覽員),也將投入社區導覽、自然解說的行列。

今年,對外舉辦「塱原生態、古蹟導賞遊」,邀請民眾走讀全港最完整的農業式淡水濕地,一睹馬蹄、慈姑、稻米等現已在本地難得一見的農作物。

這些努力,都證明了濕地的價值,不但帶來農民經濟收益,撐起了農業以及糧食自給的一片天,由農業所形成的淡水生態系,守護了生物多樣性;而幾乎被遺忘的傳統文化、風土民情,也重回到人們的印象中,成為日常現實的一部份緊緊扣連。這就是何以「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中,並不是只求環境保育,也應考慮長線的經濟及社會發展。」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閱讀 4514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二, 16 六月 2015 15:41

媒體

強調生態多樣性的塱元米,提供香港最新鮮不用等地稻米。(圖片來源:禾花雀塱元生態社臉書)
濕地餵養人們的故事,在世界各個角落發生,不僅是台灣,一向被視為高度都市化的香港,也有相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