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異常,反而讓南台灣一群蜻蜓向北擴散,是否會與北部族群競爭,改變一個地區的蜻蜓相?台灣研究蜻蜓的專家不多,這樣的議題,難引起政府關心...
新北市貢寮區的水梯田,在稻穀收割後,依舊保存水源,形成重要的溼地環境,罕見的「黃腹細蟌」即在此生活。
擁有綠色複眼,身長不到4公分的黃腹細蟌,在台灣可是個傳奇。1978年前曾經有多筆紀錄,後來消失了大約30年,最近才在貢寮水梯田再度被發現。
喜愛觀蜓的林試所技正葉文祺指出,「農藥」加上「水田旱化」是主因。貢寮水梯田的春耕、夏耘、秋收都是人力親為,也習慣隨著耕作的節奏,在無毒水田裡繁殖生長。不過政府鼓勵水梯田休耕、廢耕,台灣的水田陸化變成旱地,數量稀少的黃腹細蟌,極有可能在台灣走入歷史。
蜻蜓因為人為而消逝,還有另一個例子。屏東萬巒的五溝水,是非常著名的湧泉溼地,許多對水質要求高的原生魚種,或是水域周邊的優勢植物,都在這裡獲得庇護,一種極為稀有的豆娘-脊紋鼓蟌,也會在此悠遊飛翔。
2013年時,政府以防洪之名將溼地拓寬,並且在周邊水圳築起堤防,五溝水的景色與生態加速消失,「脊紋鼓蟌不見了,瘦面細蟌也看不到」蜓友陳榮章說。
台灣的水利工程習慣採用水泥護岸,坡面陡峭的二面光、三面光整治法,不僅讓五溝水的蜻蜓遭殃,也讓全台蜻蜓無處為家。因為「兩邊都沒樹,蜻蜓無法躲藏休息;水底舖水泥,水流沒緩衝,就把蜻蜓卵和幼蟲沖走」葉文祺說。
人為工程搗毀蜻蜓棲地後,想利用人工繁殖回復蜻蜓數量,有其困難度。碰上全球氣候亂象,擾亂蜻蜓的生長週期,蜻蜓的生存更為艱辛。
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內有84種蜻蜓,種類佔全台1/2,園內只要有水池的地方,都可看到蜻蜓的蹤跡,過去只在中南部出現的「善變蜻蜓」、「溪神蜻蜓」竟然在北部也看得到。
動物園推廣組輔導員唐欣潔也發現,原本應該在夏季出現的蜻蜓,可能因為氣溫過熱,延遲到初秋才現蹤,或往高海拔地區移動(泰雅晏蜓、台灣弓蜓)。
究竟這些遷徙的蜻蜓,會不會與當地族群競爭,改變一個地區的蜻蜓相?或是對哪些生態造成影響?台灣研究蜻蜓的專家不多,這樣的議題難引起政府關心,現在只能仰賴民間蜓友建立資料庫,長期觀察蜻蜓的種類變化...
※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蜻蜓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