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四草溼地)part1

鹽田人文風情‧了解紅樹林最佳去處
│劃定時間及法律依據│1994年11月30日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
│保護面積│523.848公頃
│範 圍│ 臺南市安南區四草地區
│管理機關│臺南市政府
│保育對象│珍貴溼地生態環境及其棲息之鳥類


由17世紀荷蘭時代的古地圖可以知道,現在的四草溼地,原本是一大片潟湖,稱作臺江內海。1823年的大暴雨造成曾文溪氾濫改道,由上游沖下大量泥沙,臺江內海日漸淤積而形成海埔地,最後萎縮形成三大潟湖,由南而北分別是鯤鯓湖、四草湖與七股潟湖。這些新生的土地,由於土質疏鬆、含鹽分高且地
勢低窪,並不利於農作;而濱水的溼地反倒成為候鳥及紅樹林等溼地浪族的樂園。
日治時代1911年,「臺灣製鹽會社」開始在四草湖一帶築堤攔阻海水,將原有的溼地沼澤開闢成鹽田,稱為「安順鹽場」,當地漁民則在附近開墾漁塭,並在渠道與潟湖中養殖牡蠣。這些鹽灘、漁塭、渠道,加上海岸、河灘、紅樹林、防風林及草澤,就形成今天人們所看見的四草溼地。
隨著製鹽事業的沒落,1992年政府準備利用臺南鹽田土地設置「臺南科技工業區」,保育團體群起搶救,與學者專家爭取將生態資源較豐富的區域劃作保護區。1994年11月30日乃得以公告劃設「臺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臺灣西南沿海位於東亞候鳥航道上,由於鹽田蒸發池和引水漕溝含有豐富營養鹽,孕養多種底棲生物及魚蝦,提供鳥類豐富食物來源,因此每年度冬時期的四草溼地,便成為候鳥的重要棲息站。此地累積紀錄49科200種鳥類,以鷸科、鷺科、雁鴨科為優勢,其中包括24種保育類鳥種,當中最有名的要屬黑面琵鷺、反嘴及高蹺。早在1939年,日本鳥類學家風野鐵吉即在今天安平鹽水溪堤防以北潮間帶(相當於今天的四草保護區南側)發現約50隻黑面琵鷺;到了今天,黑面琵鷺在四草度冬數量,也成為全球僅次於曾文溪口的最佳觀察地點。
臺灣以往曾有 6 種紅樹林植物,但由於海岸的開發,紅茄苳及細蕊紅樹已絕跡,只剩下水筆仔、紅海欖、欖李以及海茄苳。在四草,可以輕易觀察到這 4 種現存的紅樹林,成為想要了解紅樹林生態者的最佳去處。此外,在四草還可以發現種數繁多的濱海植物,像稀有的禾葉芋蘭、苦檻藍,常見的香蒲、蘆葦、鹽萣、馬鞍藤、苦林盤、土沈香、臺灣海桐等,以及傳說「四草」名稱由來的草海桐。
螃蟹是溼地生態中相當有趣的生物,尤其是招潮蟹;根據臺灣溼地保護聯盟的調查,在四草的蟹類紀錄有51種,單單招潮蟹即可發現10種,四草溼地可謂螃蟹觀察的絕佳場所。


除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四草溼地還深具臺灣早期墾拓的人文變遷景觀,結合生態旅遊,可以帶動民眾認識溼地之美。例如保護區裡的舊鹽場辦公室與鹽田,可以體驗日治時代鹽村生活文化;臨近的大眾廟乃17世紀荷鄭戰役的戰場之一,可以乘坐竹筏遊覽紅樹林綠色隧道;鹽水溪下游則由紅樹林保護協會開乘膠筏,帶領民眾就近欣賞紅樹林水上森林、潮間帶生態以及體驗在地漁民古早捕魚方式。豐富的生態、人文歷史景觀,讓四草溼地於1994年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2003年劃入「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2007年評選為「國際級重要溼地」,2009年成立「臺江國家公園」。四草溼地的規劃經營,或可成為國內溼地保育的典範,以提升公眾環境意識與人文關懷,進而有益於臺江地區之永續發展。

 

高蹺鴴
Himantopus himantopus
黑色的翅膀,有一雙紅色、狀如高蹺的長腳,還有一個尖而細長的嘴巴。主要棲息於海岸淺灘、海岸附近的溼地、湖沼、河流、水田、魚塭及埤塘等地;因具有細長的腳,可在較深的水域裡活動。雄性上背及肩形羽皆為黑色,雌性則呈黑褐色,每年3月南風吹起時開始配對,一直到9月結束。平均每巢產4枚卵,約3~4週孵化。高蹺鴴繁殖期間,除了民眾經過巢區偶爾會隨意撿拾鳥蛋或帶走幼雛之外,對高蹺鴴繁殖較大的威脅主要是老鼠、鷺鷥或流浪狗。

 

紅海欖
Rhizophora stylosa
俗名五梨跤,是目前全臺現存4種紅樹林當中數量最為稀少的一種。葉對生、卵形革質且先端較尖,開黃白色花。主要特徵為從主幹及側枝分岔出許多支持氣根,伸入泥灘中,且與水筆仔一樣以胎生苗繁殖,但不同的是紅海欖胎生苗較長且外表具粗疣。此外水筆仔較常出現北部,而紅海欖則只生長於嘉義、台南及高雄沿海一帶,尤其以台南四草和四鯤鯓為主。

 

交通指引
自行開車:前往A1走臺17濱海路,轉北汕尾3路(天后宮方向)可到達;前
往A2可走臺17濱海公路,轉本田路二段,再接大眾街即可到達;或經安北路過四草大橋、四草大道,轉大眾街可到達;前往A3可由臺17濱海公路轉
安清路,續走至城西街三段可到達。
大眾運輸:於台南火車站搭乘10路或觀光休閒公車臺江線99路抵大眾廟站,可步行至紅樹林綠色隧道及四草湖乘船處;或至鹽田生態文化村站下車,參觀鹽田風情。

閱讀 6795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 28 一月 2015 04:35

媒體

由17世紀荷蘭時代的古地圖可以知道,現在的四草溼地,原本是一大片潟湖,稱作臺江內海。1823年的大暴雨造成曾文溪氾濫改道,由上游沖下大量泥沙,臺江內海日漸淤積而形成海埔地,最後萎縮形成三大潟湖,由南而北分別是鯤鯓湖、四草湖與七股潟湖。這些新生的土地,由於土質疏鬆、含鹽分高且地
勢低窪,並不利於農作;而濱水的溼地反倒成為候鳥及紅樹林等溼地浪族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