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自然保留區part1

關渡自然保留區
北市唯一自然保留區‧鳥類觀察研究國際合作先驅
│劃定時間及法律依據│1986年6月27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之
│保護面積│55公頃
│範 圍│ 臺北市關渡堤防外沼澤區
│管理機關│臺北市

 


基隆河和淡水河交匯處形成一大彎道,在河岸的兩側,分別是葫蘆形沙洲──社子島和臺灣北部最大的沖積平原──關渡平原。
在清朝康熙年間,臺北盆地仍是臺北湖的時期,關渡平原有部分在湖底,之後海水逐漸退去,河流繼續沖積,才形成這片大平原。後經過開墾而成為農耕地,一直到1962年所拍的照片顯示,當時關渡還維持著田園風貌,但由於臺北地區人口不斷成長,超抽地下水使臺北盆地地層下陷,加上1963年葛樂禮颱風淹水及第二年關渡旁的隘口被炸,引起海水倒灌積水不退,致使許多農地廢耕,漸漸荒廢成草澤及草地。
靠近基隆河和淡水河交匯處的河岸區域,則形成了一個大面積的沙洲泥灘地,這些泥灘地因為有豐富的有機質,成為魚、蝦、貝類生長的樂園,吸引大量水鳥來訪。不過也因為環境適合水筆仔的生長,逐漸形成大面積的紅樹林。在草澤區和紅樹林沼澤區間則有一條潮溝,關渡堤防就沿著這道潮溝修建。堤防的建造雖然阻擋了淹水問題,但也改變了自然的感潮帶,使得堤防兩側的生態呈現兩種不同的類型。

堤防外側是沙洲、紅樹林、長著蘆葦和茳茳鹹草的河岸,以及淡鹹水混合的水域;堤防內有稻田、菜園、草地、沼澤、池塘等,包含了多樣化環境,因此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常有些少見鳥種來訪,帶給鳥友們無限的驚奇。1983年,臺北市政府指定關渡117公頃的範圍作為「關渡水鳥生態保育區」,範圍包括了堤防以南的草澤及以北的部分農地與溼地;而至1986年,農委會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堤防以南的55公頃草澤地為「關渡自然保留區」。
過去的調查中,關渡地區的植物有 6 種類型:沙洲上的鹽性溼生植物、水池中的水生植物、草原上的溼生植物、高地上的旱生植物、農耕地作物和一些木本植物,植物種類有175種以上。其中較大的改變是保留區內原本長著蘆葦和茳茳鹹草的河岸已被水筆仔所取代,紅樹林面積迅速擴大,使得生物多樣性逐漸降低,因此主管單位曾經嘗試疏伐改善。


未料自1993年之後,中華星天牛的出現,成為疏伐的天然助手,因其幼蟲喜食水筆仔,常啃食其莖造成折斷,讓原本的密林出現一塊塊空隙,反有利於其他生物的繁衍,對水鳥的覓食也有幫助。
至於鳥類紀錄,在關渡地區的鳥種多達兩百多種,以候鳥、水鳥為主;其中以春季候鳥北返的高峰期種類最多,可達九十多種;其他秋、冬期間,也都有五、六十種的鳥種;夏季則是鳥類種類較少的季節。

 

茳茳鹹草
Cyperus malaccensis
莎草科,多年生挺水性植物,多生長在潮間帶,高度約1~1.5公尺。在沒有塑膠袋、尼龍繩的年代,人們利用其莖桿綁肉綁菜、編織草蓆。以往在淡水河和基隆河畔有大片面積生長,但由於蔓延性較弱,長期以來逐漸為水筆仔和蘆葦取代,目前已成少見稀有植物。

交通指引
大眾運輸: 搭乘臺北聯營公車223、302號公車及從關渡
捷運站前搭紅35和小23公車至關渡宮站下車,步行5分鐘即可到達關渡堤防。或是搭乘臺北捷運淡水線到關渡站下車後,沿著大度路三段301巷或知行路步行,約15分鐘會經過關渡宮,從宮門前過小橋即可到達關渡堤防。
自行開車: 由中山高下重慶北路交流道,接重慶北路、承德路,再沿著大度路走知行路到關渡宮停車場,再步行至關渡堤防。

閱讀 3985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 28 一月 2015 04:43

媒體

基隆河和淡水河交匯處形成一大彎道,在河岸的兩側,分別是葫蘆形沙洲──社子島和臺灣北部最大的沖積平原──關渡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