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濕地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茄萣濕地
英文名稱
Jiading Wetland
溼地類型
人為濕地及小部分海岸自然濕地
溼地範圍
東自漁塭旁起,西至高1公路(崎漏路)止;北自魚塭渠道起,南至興達港旁的紅樹林渠道止;是已停晒的鹽田。 地理上位在興達內海(古稱蟯港)的北岸和東岸,行政區域屬於高雄縣茄萣鄉,位在茄萣鄉的東南隅。茄萣濕地為竹滬鹽田兩區的其中一區:竹滬一區,竹滬一區在崎漏村和下茄萣的東方,竹滬二區在現在遠洋漁港(情人碼頭)的位置。
溼地GPS座標
120o11'44"E, 22o53'05"N
溼地面積
171公頃
海拔
15公尺
地形
茄地濕地草澤生態豐富。圖文:廖靜蕙
茄萣濕地,在作為遠洋漁港的底泥沉澱池後,四周土堤圍繞。 本區原為濱外沙洲地形,東臨蟯港(茄藤仔港)潟湖,西濱台灣海峽外海。河積、海積及風積為造成本區如此地形之主要力量與原因,沙洲與沙丘帶為本區主要聚落所在。
地質
泥土是青灰岩,不下雨的時候硬梆梆,下雨的時候黏滯難行,加上乾濕兩季分明,植物不易生長,在濕地自然生長的植物都以淺根性的草本植物為主。 因為土地含鹽分高,所以能在茄萣濕地生長的植物以耐鹽耐旱 的濱海植物為主。
法定地位與保育時間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生物多樣性組指示內政部營建署主辦「完成重要濕地與珊瑚礁區域分布圖」。經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於2006年12月14日召開「國家重要濕地」推薦說明會,且於2007年起開始進行全國重要濕地推薦與評選。評定本工程所在之茄萣(竹滬鹽田)濕地為地方級濕地。
管理機關
高雄市政府
二、溼地概況與人文歷史
濕地介紹
營建署為依「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生物多樣性組行動計畫,評定本工程所在之茄萣(竹滬鹽田)濕地為地方級濕地。 於1991年,竹滬鹽田因開闢興達遠洋漁港而廢曬,建港時挖掉約20公頃的紅樹林。遷徙性候鳥赤腹鷹、灰面鷲會利用興達火力發電廠的熱氣流盤旋。 紅樹林以海茄苳為主,欖李及紅海欖的數量較少;有些海茄苳的胸高徑達30公分,樹齡可能在百年以上。曾記錄鳥類114種,包括唐白鷺、黑面琵鷺、東方白鸛、赤腹鷹、灰面鷲、魚鷹、松雀鷹、大冠鷲、遊隼、燕鴴、小燕鷗等,其中東方環頸鴴曾出現3,000隻的族群。
歷史風華
茄萣濕地是日治時期開發六大鹽場中的烏樹林鹽場(高雄鹽場)的屬地,與四草鹽田、七股鹽田同為南台灣重要的曬鹽場,鹽田的規劃為方型的棋盤格式,筆直的分隔堤和運鹽道路形成特有的景觀。 究其歷史,是七七事變後,日本政府為了供應其本土工業用鹽需要,於1937年成立「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並在台灣布袋、七股、烏樹林等處,大量闢建生產工業用鹽之土盤鹽田。戰後,台鹽以人工生產不敷成本,陸續關閉所屬的鹽田,自此劃下了停止曬鹽的命運。 民國76年以開闢興達遠洋漁港之名售予高雄縣政府,竹滬二區挖深成港用於促進遠洋漁業發展,一區則成為二區海底泥的沉澱池,挖起的海底泥全被規劃堆於一區。竹滬一區也就為現今所稱的「茄萣濕地」。
保育現況
1-4道路若興建,將讓原本已被1-1道路切斷的茄萣濕地更加破碎化。圖片來源:守護茄定濕地青年聯盟
目前面臨2014年6月所產生的高雄市茄萣區1-4號道路工程開發案環評結果之爭議,為延伸莒光路南段947公尺,預計從中穿過黑面琵鷺棲息的茄萣濕地。包括守護茄萣濕地青年聯盟、茄萣生態文化協會、國際黑面琵鷺後援聯盟、高雄市野鳥學會、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等,皆到場表達茄萣濕地的珍貴性,以及對開路造成的野生動物棲地破碎化提出審慎警告。 環保團體非常贊成開設替代道路,解決在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和觀光遊憩的需求,但是根據開發單位所選擇的主方案,卻是用最具破壞性的方式來解決。而這項開發案會嚴重影響黑面琵鷺過境所需要之棲地。 這條開闢的替代道路就當地人指出,其實並沒有減少太多通勤時間,然而其卻影響了黑面琵鷺來台最初的覓食地點(第一覓食點),在第一覓食點周圍逐漸開發之下,將使黑面琵鷺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被迫內縮,也使棲地破碎化,有可能導致度冬的鳥類在台灣不再具有棲息地,將減少茄萣濕地的生物複雜度。
三、溼地環境介紹
自然生態
茄萣濕地位在竹滬一區的位置,在作為遠洋漁港的底泥沉澱池後,四周土堤圍繞,因原本和興達潟湖相通的水域已沒有連結,且遠洋漁港也不再抽海底泥水上來做泥水分離。每年春雨過後,即能吸引水鳥到此覓食棲息,夏天最多的是小燕鷗、小白鷺、夜鷺還有高蹺行鳥,小白鷺和夜鷺都各自不下500隻,一到冬天,此地又成為候鳥雁鴨停留棲息的度冬地,經常可見到雁鴨和鷸行鳥科的鳥類群起飛翔,場面甚是壯觀,不管什麼季節,只要到茄萣濕地就有機會見到群鳥飛翔的景象,冬天有候鳥的加入更是精彩。 由於這個溼地是由海底泥所填充而成,因此地形有高有低,有些部分有職務而有些部分無,這些地形的交互作用,進而形成了生態的複雜性以及生物的多樣性,但在各個種類的生物中其族群大小相對的就較單一地形環境的生物數量較小。
動物分布
鳥類有小鸊鷉、鸕鷀、蒼鷺、黃頭鷺、唐白鷺、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栗小鷺、黃小鷺、夜鷺、黑面琵鷺等等,其中Ⅰ 級保育鳥類有2種,Ⅱ級保育鳥類有9種,Ⅲ級保育鳥類有2種。 水生動物包括有浮游生物、大量的蝌蚪和青蛙、還有大量的小蝦和小魚,主要可供鳥類覓食。 水鴨種類達到10種,包括其他的鷸、行鳥科的鳥類。
植物分布
茄萣濕地樹木難以生長,最多的是耐鹽、耐旱的植物:鹽定、海馬齒莧、和其他少數種類植物。 茄萣濕地四周繁盛的生長著茄萣樹(海茄苳)。
特殊物種介紹
2015年茄萣濕地黑琵覓食秀。圖片來源:茄萣生態文化協會
黑面琵鷺(學名:Platalea minor,英文名:Black-faced Spoonbill),又名小琵鷺、黑面鷺、黑琵鷺、琵琶嘴鷺,俗稱飯匙鳥、黑面勺嘴,台灣賞鳥人士則暱稱為「黑琵」。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 黑面琵鷺在每年 10 月至翌年 2 月渡冬,東南亞觀鳥者會到處觀測關注其過冬狀況並統計數量。黑面琵鷺現時只活躍於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有琵琶的大嘴是琵鷺類鳥類共有的特徵,而黑面琵鷺是六種琵鷺種體型最小者,且面部黑色裸露皮膚延伸至眼睛後方。腳黑色。繁殖期時,黑面琵鷺的冠羽和胸前的羽毛有明顯的黃色。亞成鳥喙部顏色較淺,較小且表面較為平滑,初級飛羽末端外緣及飛羽羽軸皆呈黑色。雛鳥羽色全白,色澤比亞成鳥淺。 黑面琵鷺族群的數量下降,主要來自棲地遭到破壞以及人為干擾,尤其 2002 年底於台灣發生的黑面琵鷺肉毒桿菌集體中毒事件,更對黑面琵鷺的保護產生極大的傷害;因此近年許多保育人士發起保育黑面琵鷺的活動,也出現許多生態保護區,使黑面琵鷺的數量目前逐漸回升。
瀕臨絕種的物種
黑面琵鷺
珍貴稀有的物種
小燕鷗、遊隼、彩鷸
應予保育的物種
燕行鳥、紅尾伯勞
四、其他相關資訊
相關專文介紹
交通方式
自行開車
台17線189公里東側1-1號道路
大眾運輸
搭台鐵至台南火車站,轉1號公車,搭到成功橋站,即接近濕地
注意事項
若希望能夠針對黑面琵鷺做研究,最適合的時間點在過年前一個月左右,因容易觀察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