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 28 十二月 2011 13:26

以自然淨化法處理畜牧廢水之研究

 

論文名稱 以自然淨化法處理畜牧廢水之研究
論文名稱

(外文)

The Study of Natural Treatment System for Purifying Livestock Wastewater
學 位 別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所/98/碩士
研 究 生 吳明賢(Ming-Shien-Wu)
指導教授 林俐玲
其他資訊 論文出版年: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1

中文關鍵詞:水土保持設施、雨量、污染去除效率、遞移

外文關鍵詞: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acilities、rainfall、point contaminant removing efficiency、deliver rate

摘 要

為了解三段式畜牧處理廢水之點源污染,再進入人工溼地自然系統處理淨化的可行性;本研究自2008年12月起至2009年8月,選擇苗栗縣山區一處畜牧場,進行水質樣品收集,利用水土保持設施如:滯洪沉砂池(A、B區)、農塘的大型淨化池(C區)、礫石草溝(D區),以不同面積與水生植物種類 進行豪雨(單日降雨130mm以上)、大雨(單日降雨50-130mm)及小雨(單日降雨50mm以下)三種雨量,各採兩次的水體資料,以循環系統方式,作自然淨化動作。觀察養牛廢水在放流之前,利用自然機制淨化處理後,除污效率及污染遞移情形。再利用河川分類指數(river pollution index ,RPI),評定分類不同降雨狀況所淋洗釋出之污染物,流入各試驗池的污染程度。其結果與畜牧放流水標準作比對,確認是否達到排放標準。

研究結果顯示,自然淨化處理後廢水中污染物有明顯降低。除污效率(原水至A區大沉砂池):1、生化需氧量去除效率上,大雨最好達93.42%,豪雨最差只有 47.92%。2、在總磷、氨氮、懸浮固體去除效率上,小雨的最好達80.59%、98.35%、99.03%,大雨的30.24%、1.55%、豪雨的 69.61%最差。3、在溶氧上升效率中,以小雨上升率最高達77.27%,大雨上升率最低只有33.33%。

B區小沉砂池、C區農塘(大型淨化 池)到D區的慢濾礫石草溝,污染狀況受到雨量大小而有所影響,在小雨期間氨氮與懸浮固體因水量不足,自浄系統機制無法啟動,污染物累積結果,指數有上升趨勢,建議小雨以下或乾旱期間自浄系統只開放至A區大沉砂池,即進行排放,避免污染物質累積造成二次污染。大雨期間整體除污效率屬正常運作,自浄循環系統建 議全面開放。豪雨期間(如超大降雨量或颱風),建議自浄系統全面關閉。

利用河川污染分類指數(RPI)值分類結果顯示污染指數呈趨緩現象,顯示循環系統並無造成浄化水池污染加重情形。畜牧排放標準中生化需氧量及懸浮固體比較方面,檢驗值有70.6%至99%的下降率。

電子全文
資料來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國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