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13 五月 2013 17:51

濕地常見甲殼類

Uca_formosensis
週一, 13 五月 2013 16:22

濕地常見鳥類

Ardea_alba

本研究試圖了解外來種互花米草在關渡自然保留區的入侵性,並且模擬互花米草進入關渡自然保留區可能的生長趨勢,提供防治外來種互花米草與經營紅樹林生態的參考依據,為面對或管理外來物種的決策支持提供一種方法。就關渡自然保留區而言,水筆仔對台灣有較高的環境適合度,加上物種本身的高擴散力與成林高密度的競爭優勢,對倘若自然漂流到關渡自然保留區的互花米草具備控制其爆發的條件,而淡水河岸其他水筆仔覆蓋度低的裸露灘地則是互花米草較具備競爭優勢。防治工作的進行,在裸露灘地,需把握互花米草尚未進入快速擴散期之階段的防治工

此本研究著重於探討當濕地面臨人為干擾時,如何量化環境管理策略所造成的生態影響,並擬定範圍內必須最先採取保護重視的區域,以提供決策者參考。

本研究選定位於嘉義縣布袋鎮之布袋鹽田濕地作為研究區域,本研究參考過去相關單位對此研究區域提出之建議策略,設計三種不同干擾程度的情境設計,分別為濕地現況、政府水利工程政策及觀光開發導向,以評估水利工程以及更大規模的開發案件對濕地生態的衝擊。

根據本研究成果,考量政府水利工程政策及觀光開發導向兩個不同程度的干擾下,觀光開發導向因將鹽田淺水域部分劃

本研究以澎湖青螺真武廟前濕地之紅樹林復育區為主要調查地點,於2011年3至11月間進行濕地環境、復育栽植4種紅樹林生長及族群結構等調查。本研究以永久樣區推算海茄苳和全區調查之五梨跤族群結構呈反J型,表示天然更新情況良好。調查全區水筆仔及所呈現之族群結構則呈現鐘形,顯示天然更新狀況不佳。

許多研究指出甲烷對全球氣候變化之影響顯著,甲烷的全球暖化潛勢為二氧化碳之23倍,主要來源為農業、掩埋場、濕地及家畜排泄物等。本研究以觀測霧峰農試所85號實驗田之甲烷通量為目標,搭配台灣稻作一年二期之頻率,於2012年2月22日至2012年6月5日進行實地觀測。研究結果發現,實驗期間之水位深度與累積雨量具相同變化趨勢,當土壤含水率及水位深度下降時,其甲烷通量呈上升趨勢。

本研究利用林航1983198919912002年的五千分之一航照2007年的Google分析台南市北門區急水溪口義縣東朴子溪口紅樹林分布的消下陷於河口紅樹林生系之影響與衝擊兩個河口的海茄苳都因地下陷呼吸根長時間浸泡海水紅樹河口往上游方向逐死亡亟需求保育

本研究建可以量化分析紅樹林生育地水文境需求的河岸紅樹擴張之生水利模式以淡水河系紅樹林水仔作模式的研究案例驗證模式之可行性外也根分析成果提出紅樹經營管理的建

分析成果浸淹非彼此立的境因子度乘上浸淹率的倒式分的期望值定值此一常視為植物生最大可承載鹽紅樹林的經營管理策略不同的生育地性而紅樹林於其生育地中具有高度擴張排他性不建議過度保的管理策略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了解海茄苳 (Avicennia marina) 植物組織內與土壤中重金屬濃度之關係,及海茄苳不同生長階段的植物組織之重金屬分布。研究證實海茄苳在植生改善 (phytoremediation) 的層面上,可做為一良好之植物穩定者 (phytostabiliser),可降低重金屬移動力因而減少重金屬污染之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