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自然保留區part2

刻劃百年賞鳥屎的濕地樂園
三百多年前郁永河在《裨海紀遊》中,記錄了當時臺北湖和關渡的風貌,其中提到:從淡水港進入,看到兩山相對峙的地方,叫「甘答門」。甘答指
的就是關渡,當時關渡正是臺北湖的隘口,之後湖水漸退,關渡仍是淡水河上河道最窄的地點,扮演著阻擋海水入侵的角色。只是在多年後因為臺北地區淹
水,政府將鎮守隘口的山頭炸毀,遂改變了當地的地形、地貌。
關渡地區早期曾經是臺北盆地的先住民──凱達格蘭族漁獵、放耕的區域,之後漢人移民進入,將此地區開墾成大片的農耕地。位在基隆河和淡水河交匯
口旁的象山上有間關渡宮,據廟方記載,至今已有350年歷史,可說是移民發展的見證。


愛鳥人跨國界結盟
關渡地區最早的賞鳥紀錄可追溯至西元1863年,當時淡水已開放為通商港口,英國鳥類學家斯文豪搭著船進入淡水河,看到關渡有一片長達兩里的沼澤地帶。當時正是水鳥北返的高潮期,他不僅記錄到罕見的朱鷺,同時也看見數以萬計的水鳥與野鴨漫天飛舞。斯文豪的記載,可說是關渡最早的一筆賞鳥紀錄。
「關渡自然保留區」和「關渡自然公園」的催生也與賞鳥人士有關,可說關渡保育史與臺北市野鳥學會的發展史有緊密的關聯。話說1970年代臺灣仍處於戒嚴時期,當時一些在臺灣工作的外籍人士主動協助指導本地人如何辨識鳥類,並進行鳥類資源調查,進而在1973年促成臺北賞鳥會(臺北市野鳥學會的前身)的成立,從此關渡就一直是賞鳥人士注目的焦點。
除了定期舉辦賞鳥活動,在關渡也一直有各類鳥類調查活動進行,包括與國際合作進行鳥類繫放研究,以及淡水河沿線的鳥類監測等等,讓愈來愈多人了解關渡是臺灣難得的賞鳥天堂。

保留區和自然公園共構大綠林
不過同時間鳥友也見證了臺北地區環境的惡化,特別是關渡這一大片平原,同時擁有良好的交通和自然環境,成了開發者眼中的大肥肉,於是有意、無意的破壞一再發生,這些事件激發了鳥會在此推動成立保護區的決心。雖然在1983年、1986年分別有「關渡水鳥生態保育區」和「關渡自然保留區」的設立,但短期間未能達到保護鳥類的目的,仍有許多捕鳥、廢土及垃圾的傾倒、違章養豬、養鴨場及土地開發行為,不斷對溼地環境造成嚴重衝擊。

因此1985年臺北市政府便決議在堤防以北建立一座50公頃的自然公園,直到1995年才獲得議會的同意編列預算,開始徵收土地,1998年終於完成細部規劃和設計,並在2001年啟用。
關渡自然保留區和關渡自然公園連成大片蓊鬱綠林,吸引大批水鳥來訪。每年候鳥季來臨,第一批光臨的水鳥總引發人們的翹首企盼。年年在此舉辦的「國際賞鳥博覽會」,已成為熱愛自然人士賞鳥、交流的好時機。

 

濕地小百科
候鳥抵臺第一站在哪裡?
關渡自然保留區是臺灣西部溼地中位置最北的一處,那麼這裡是不是候鳥到達臺灣的第一個補給站呢?
如果關渡真是候鳥們的第一個落腳點,那麼應該是全臺最早有候鳥現蹤的地方。但根據全臺鳥友的觀察紀錄,位於新竹市雅客溪口的濱海野生動物保護區,最早於7月底就有許多鷸類過境。大肚溪口地區也是差不多7月便開始有候鳥光臨。再統計比對歷年觀察結果,發現每年北部候鳥大批報到的時間,平均較中南部晚一個半到兩個月之久。難道是北部溼地環境惡化才讓這些貴客過門不入嗎?那麼為什麼每年秋季仍有許多候鳥大駕光臨關渡溼地呢?
鳥類專家提出可能的解釋,認為每年飛抵苗栗以北和苗栗以南溼地的候鳥,可能族群不同,且來自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徑。中、南部的候鳥可能是由繁殖地沿中國海岸線南渡至福建後,中途橫切來臺繼續南遷。而北部及東北部的候鳥則是經由韓國、日本,然後循海線南渡。循海線遷移之族群可能來自較北的地方,且橫渡海洋的距離比較遠,需多花時間覓食儲備能量,出發的時間晚,因此到達臺灣的時間也較晚。
然而這些都是專家的推測,缺乏直接證據,我們對於每年來訪的朋友了解實在太少,只能等待更多的研究才能真正解開謎底了!

閱讀 4369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三, 28 一月 2015 04:49

媒體

關渡這一大片平原,同時擁有良好的交通和自然環境,成了開發者眼中的大肥肉,於是有意、無意的破壞一再發生,這些事件激發了鳥會在此推動成立保護區的決心。雖然在1983年、1986年分別有「關渡水鳥生態保育區」和「關渡自然保留區」的設立,但短期間未能達到保護鳥類的目的,仍有許多捕鳥、廢土及垃圾的傾倒、違章養豬、養鴨場及土地開發行為,不斷對溼地環境造成嚴重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