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 07 三月 2013 14:37

澎湖縣青螺濕地紅樹林生長及族群結構之研究

論文名稱

澎湖縣青螺濕地紅樹林生長及族群結構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The Growth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Mangrove at Chinglo Wetland, Penghu County, Taiwan

學位別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學研究所/100/碩士

研究生

陳正倫

指導教授

范貴珠

其他資訊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論文

中文關鍵詞:澎湖;青螺濕地;生長;族群結構

外文關鍵詞: Penghu;Chinglo wetland;growth;population structure

摘要

本研究以澎湖青螺真武廟前濕地之紅樹林復育區為主要調查地點,於2011年3至11月間進行濕地環境、復育栽植4種紅樹林生長及族群結構等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季節調查之水質pH、電導度、鹽度、溫度濁度等參數差異不大,均屬於紅樹林生長之適合範圍內,而水質之總氮及總磷濃度均低(<0.05 mg/L)。土壤調查結果顯示濕地不同樣區之底質機碳含量均小於3%,氮含量亦小於0.1%,範圍為433-310 mg/kg,均為不足狀態,但磷含量則介於941-2170 mg/kg之間,屬於足夠狀態。土壤粒徑分析結果顯示本濕地砂粒均在50%以上,表示本濕地為一通氣性佳,但保水及保肥力較差的環境;此外,各調查樣區較易漂移的極細砂粒較少,此可作為濕地復育紅樹林成效良好之指標。

本復育區於1994至2000年間,在濕地中5個不同區域直播或直插海茄苳(Avicennia marina)、五梨跤(Rhizophora stylosa)及水筆仔(Kandelia candel)繁殖體,而欖李(Lumnitzera racemosa)則栽植1年生之容器苗,本研究調查復育栽植紅樹林至今之生長狀況,結果顯示經過18年時間後,4種紅樹林之生長已明顯呈現差異;其中以直播方式復育耐鹽性強之海茄苳已成為優勢種,但生長相當緩慢,平均樹高範圍僅在0.6-1.4 m間,地徑範圍為2.51-7.47 cm。栽植在濕地靠岸邊之欖李目前雖然成活,但整體之生長勢已逐漸老化衰退,而水筆仔及五梨跤之生長則呈現停滯狀態,平均樹高分別僅有1.0及1.3 m。此外,濕地內海茄苳天然更新苗數量多,以致海茄苳面積逐漸往周圍擴展,惟周圍受魚塭堤岸限制,因此未來族群拓展面積將受限。本研究以永久樣區推算海茄苳和全區調查之五梨跤族群結構呈反J型,表示天然更新情況良好。調查全區水筆仔及所呈現之族群結構則呈現鐘形,顯示天然更新狀況不佳。

電子全文

資料來源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國家圖書館)